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洼地存在问题及治理对策分析
1
作者 胡军庆 《陕西水利》 2025年第3期81-83,共3页
为了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洼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存在排涝标准低、除涝体系不完善、管理薄弱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重建涵闸等建... 为了改善当地生产生活条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地区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对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洼地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治理对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要存在排涝标准低、除涝体系不完善、管理薄弱等问题,结合实际情况,采用重建涵闸等建筑物,有重点的实施部分排涝干沟疏浚及桥梁工程等措施,使治理区形成完整的防洪排涝体系。经过经济性对比,该方案经济上可行,可加快推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蓄洪区 存在问题 治理对策 经济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持续人居环境导向下的居民迁建规划研究——以濛洼行蓄洪区为例
2
作者 韦一 李冉 《安徽建筑》 2025年第2期7-8,33,共3页
濛洼行蓄洪区内存在大量村庄,人口增长和用地限制导致行蓄洪区内人居环境恶化。为保障居民安全,须对区内居民进行迁建。规划以人居环境为主导,深入分析现状,明确规划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搬迁安置、康居优化、多元产业和公共安全... 濛洼行蓄洪区内存在大量村庄,人口增长和用地限制导致行蓄洪区内人居环境恶化。为保障居民安全,须对区内居民进行迁建。规划以人居环境为主导,深入分析现状,明确规划目标,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搬迁安置、康居优化、多元产业和公共安全方面探索居民迁建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人居环境 居民迁建 濛洼行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姜唐湖行蓄洪区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国养 《治淮》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姜唐湖行蓄洪区是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淮河历次流域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姜唐湖行蓄洪区现状调研和分析,针对行蓄洪区蓄洪能力方面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提升行蓄洪区蓄洪能力,为姜唐湖行蓄洪区建设... 姜唐湖行蓄洪区是淮河中游防洪工程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在防御淮河历次流域大洪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通过姜唐湖行蓄洪区现状调研和分析,针对行蓄洪区蓄洪能力方面问题,提出相应对策措施,以提升行蓄洪区蓄洪能力,为姜唐湖行蓄洪区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唐湖行蓄洪区 规范管理 智慧化 标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干流行蓄洪区糙率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震 蔡正中 陈祥 《中国水利》 2017年第5期63-65,26,共4页
为确定安徽省淮河干流行蓄洪区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糙率分布。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相结合方法,以1991年、2003年及2007年淮河历史洪水实测资料为基础,搭建蒙洼、城东湖、姜唐湖、荆山湖及花园湖水文水动力学MIKE模型,分析研究行蓄洪区不... 为确定安徽省淮河干流行蓄洪区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糙率分布。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相结合方法,以1991年、2003年及2007年淮河历史洪水实测资料为基础,搭建蒙洼、城东湖、姜唐湖、荆山湖及花园湖水文水动力学MIKE模型,分析研究行蓄洪区不同下垫面的空间糙率取值,包括村庄、树丛、旱田、水田、道路及河道等,提出了适用于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不同下垫面糙率的取值,进行沿淮行蓄洪区的洪水风险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风险图 行蓄洪区 水动力 不同下垫面糙率 安徽 淮河干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流域行蓄洪区的演化及湿地恢复驱动力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张晓蕾 宋豫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27,共6页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因人为干扰造成原有湿地大量消失,导致流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受季节性洪水影响,人水争地矛盾尖锐。为了重现流域湿地曾星罗棋布的原生态景观,本文提出将淮河人工修建的行蓄洪区部分恢复为湿地,以实现防洪减灾、... 淮河流域生态系统因人为干扰造成原有湿地大量消失,导致流域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加之受季节性洪水影响,人水争地矛盾尖锐。为了重现流域湿地曾星罗棋布的原生态景观,本文提出将淮河人工修建的行蓄洪区部分恢复为湿地,以实现防洪减灾、洪水资源利用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在划分淮河行蓄洪区演化阶段基础上,基于实地调研、入户访谈和相关统计数据,以干流21个行蓄洪区之一的濛洼蓄洪区为例,论证了行蓄洪区湿地恢复的驱动力,旨在为建立淮河流域人水和谐的洪水管理新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流域 行蓄洪区 演化阶段 湿地恢复 驱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蓄洪区型流域洪水模拟 被引量:18
6
作者 王船海 李光炽 《成都科技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6-14,共9页
本文建立了行蓄洪区型流域洪水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无资料地区径流如何流入干流以及加何将河网—维水流模拟与行蓄洪区二维水流模拟耦合统一求解的问题。模型其有稳定、通用、可移植性等特点。最后以淮河中下游段为试验区.进行了洪水还... 本文建立了行蓄洪区型流域洪水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无资料地区径流如何流入干流以及加何将河网—维水流模拟与行蓄洪区二维水流模拟耦合统一求解的问题。模型其有稳定、通用、可移植性等特点。最后以淮河中下游段为试验区.进行了洪水还原计算.结果令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网 行蓄洪区 洪水 数值模拟 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减灾 被引量:8
7
作者 徐迎春 陈平 陈锡炎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 2004年第1期61-65,共5页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进洪频繁,一直是治淮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回顾了淮河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分析了行蓄洪区运用方式的变化及安全建设经过,指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行蓄洪区治理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蓄滞洪区... 淮河中游行蓄洪区进洪频繁,一直是治淮的难点和重点。本文回顾了淮河行蓄洪区的形成与变更,分析了行蓄洪区运用方式的变化及安全建设经过,指出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行蓄洪区治理提出不同的要求。提出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审视蓄滞洪区的布局与建设,在研究行蓄洪区的运用与建设问题时,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了有效调度、运用行蓄洪区,达到防洪减灾的目的,首先要实施行蓄洪区调整与改造工程,其次,要继续开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安全建设,同时,实施人口外迁工程,安排必要的内部治理项目,加强行蓄洪区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行蓄洪区 防洪减灾 堤防 洪水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行蓄洪区湿地化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3
8
作者 宋豫秦 张晓蕾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15,28,共5页
淮河洪水泛滥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淮河流域的行蓄洪区呈现经济和地理上的"双洼效应"。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施湿地化,转变其形态和功能,能够在有效削减洪水的同时,发挥洪水的资源属性,达到... 淮河洪水泛滥和水资源短缺的矛盾长期阻碍区域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使淮河流域的行蓄洪区呈现经济和地理上的"双洼效应"。在淮河流域行蓄洪区实施湿地化,转变其形态和功能,能够在有效削减洪水的同时,发挥洪水的资源属性,达到防洪减灾和资源利用的双赢。以淮河濛洼蓄洪区为例,分析了实施湿地化战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基于"受益人"的效益识别方法,选用替代工程法、服务质量分类法及经验值法,评估了湿地化带来的防洪效益、蓄水效益和生态效益。可为淮河行蓄洪区湿地化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政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化模式 效益评估 行蓄洪区 淮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行蓄洪区防洪保险的思考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家先 《中国水利》 2004年第3期42-43,共2页
关键词 安徽 行蓄洪区 防洪保险 泄洪通道 非工程防洪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沿淮行蓄洪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
10
作者 鲁峰 《财贸研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22,共3页
沿淮行蓄洪区频繁受灾 ,经济落后 ,社会形象差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行蓄洪区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充分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更新思想观念 ,辩证地防洪用... 沿淮行蓄洪区频繁受灾 ,经济落后 ,社会形象差 ,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开发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要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根据行蓄洪区的自然生态发展规律 ,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充分利用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更新思想观念 ,辩证地防洪用洪 ,做到既能解决洪水出路 ,又为群众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存与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淮行蓄洪区 可持续发展 战略思考 淮河沿岸 安全设施 人口 工业化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蓄洪区运用补偿政策和标准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效武 《中国水利》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53-54,57,共3页
安徽省2003年、2007年在淮河干流运用了18处(次)行蓄洪区,另对12处(次)行洪区下达了转移命令,后因情况变化未行洪。2003年和2008年在滁河流域运用了7处(次)行蓄洪区。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规章,对行蓄洪区内群众实施了... 安徽省2003年、2007年在淮河干流运用了18处(次)行蓄洪区,另对12处(次)行洪区下达了转移命令,后因情况变化未行洪。2003年和2008年在滁河流域运用了7处(次)行蓄洪区。依据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有关规章,对行蓄洪区内群众实施了补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蓄洪区 补偿:办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7
12
作者 张震 夏广义 辜兵 《人民珠江》 2018年第11期157-164,共8页
为研发符合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需要的风险管理系统,采用水文学法、水动力学法及损失率法等方法,以近些年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基于Arc GIS、MIKE... 为研发符合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需要的风险管理系统,采用水文学法、水动力学法及损失率法等方法,以近些年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基于Arc GIS、MIKE、SQL Server、Power Designer、Visual Studio等软件技术研发了水文信息和水文预报模型、洪水分析模型、洪水分级预警与调度决策、灾情评估、避险转移和洪水风险图等6个子系统。该系统提高了对淮河流域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等信息的快速处理、科学分析、准确预测、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能力,为优化防汛调度、决策和防洪减灾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分析 灾情评估 洪水风险图 淮河 行蓄洪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行蓄洪区运行管理状况评价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燕 曾桂菊 殷卫国 《治淮》 2014年第4期40-41,共2页
一、概况 淮河行蓄洪区使用频繁,启用标准普遍较低,在1950~2010年60年中,现有的28处行蓄洪区共启用273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行蓄洪区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削减洪峰、蓄滞洪水的重要作用,保障了重要防洪保护区的安全,为流域防洪减灾... 一、概况 淮河行蓄洪区使用频繁,启用标准普遍较低,在1950~2010年60年中,现有的28处行蓄洪区共启用273次。新中国成立以来,行蓄洪区在防御洪水中发挥了削减洪峰、蓄滞洪水的重要作用,保障了重要防洪保护区的安全,为流域防洪减灾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淮河河槽不能满足宣泄洪水的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行蓄洪区仍有存在的必要,并在淮河流域防洪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蓄洪区 淮河流域 状况评价 管理 运行 防御洪水 防洪减灾 削减洪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预警功能体系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震 徐迎春 +1 位作者 陈福容 李福云 《中国防汛抗旱》 2018年第6期22-24,共3页
为增强淮河洪水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能力,构建符合安徽省防汛决策需要的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以近年来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三... 为增强淮河洪水应急响应与风险管理能力,构建符合安徽省防汛决策需要的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以近年来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通过对三线水位预警及行蓄洪区预警进行分析,研发了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预警功能体系,包括实时洪水预报预警、巡查防守预警和调度预警,对推进安徽省淮河洪水调度管理工作的现代化与决策科学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水预警 淮河 行蓄洪区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庄台扩容提标方案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震 高强 辜兵 《江淮水利科技》 2019年第1期13-14,21,共3页
庄台是行蓄洪区内历史形成的保障生命安全和方便生产的安置方式。针对庄台居住拥挤、生活环境差、安全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结合行蓄洪区风险类别、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安全设施状况,制定了保庄圩安置、新建庄台安置和外迁安置三类庄... 庄台是行蓄洪区内历史形成的保障生命安全和方便生产的安置方式。针对庄台居住拥挤、生活环境差、安全与发展矛盾突出等问题,结合行蓄洪区风险类别、人口分布、社会经济、安全设施状况,制定了保庄圩安置、新建庄台安置和外迁安置三类庄台扩容提标方案,并就庄台人口安置方案的制约因素,提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台 行蓄洪区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风险管理系统洪水分析模型子系统研究与开发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震 《人民珠江》 2018年第6期101-106,112,共7页
为研发符合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需要的洪水分析模型子系统,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相结合方法,以近些年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搭建了淮干区间水文预... 为研发符合安徽省淮河洪水及行蓄洪区调度决策需要的洪水分析模型子系统,采用水文学和水动力学相结合方法,以近些年安徽省建立的淮河流域工程防洪体系、水文自动测报系统、水文预报系统、洪水风险图等成果为基础,搭建了淮干区间水文预报模型、干支流一维水动力学模型和行蓄洪区二维水动力学模型,并基于Arc GIS、MIKE、SQL Server、Power Designer、Visual Studio等软件技术耦合三大模型,研发了洪水分析模型子系统。该子系统提高了对淮河流域雨情、水情、工情、险情等信息的快速处理、科学分析、准确预测、风险管理与决策支持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水动力学 二维水动力学 模型构建 洪水风险图 行蓄洪区 淮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人口外迁安置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慧萍 《工程与建设》 2007年第1期94-96,共3页
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行蓄洪区人口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讨论了行蓄洪区人口外迁安置的必要性和紧... 行蓄洪区是淮河防洪工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口安置不仅关系到及时运用,更关系到区域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行蓄洪区人口安置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依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讨论了行蓄洪区人口外迁安置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给出了外迁安置的实施方式和类型;针对人口外迁安置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提高人口安置规划编制层次,动态确定安置区等人口外迁安置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行蓄洪区 人口外迁安置 新农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山湖行蓄洪区蓄水前景探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唐明 唐曙暇 《治淮》 2007年第3期15-17,共3页
一、荆山湖行蓄洪区的基本情况 荆山湖行洪区位于淮河干流淮南田家庵以下约17km处,行洪区退洪闸距安徽省蚌埠市以上约20km。行洪区面积72.1km^2,耕地8.6万亩,区内现居住人口1.12万人。
关键词 行蓄洪区 蓄水前景 洪区 淮河干流 蚌埠市 安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7年安徽省防御淮河洪水过程中应急预案的启动与行蓄洪区调度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家先 朱兆成 《中国防汛抗旱》 2008年第5期25-28,共4页
2007年淮河流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流域性洪水,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及时启动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对沿淮行蓄洪区实施应急调度,取得了防御洪水的胜利。本文介绍了安徽省沿淮行蓄洪区现状和2007年行蓄洪区调度情况。
关键词 洪水 应急管理 行蓄洪区 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治理 被引量:5
20
作者 夏广义 辜兵 《江淮水利科技》 2012年第4期19-20,30,共3页
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不仅是行蓄洪水的场所,而且是沿淮近130万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行蓄洪区还存在着启用标准低、使用频繁、人与水争地矛盾突出等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对现阶段行蓄洪区治理中存在的有... 安徽省淮河行蓄洪区不仅是行蓄洪水的场所,而且是沿淮近130万群众赖以生存发展的基地。由于历史原因,目前行蓄洪区还存在着启用标准低、使用频繁、人与水争地矛盾突出等问题。笔者结合近几年的工作实际,对现阶段行蓄洪区治理中存在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 行蓄洪区 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