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低频浮动车数据的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4
1
作者 曲鑫 林赐云 +2 位作者 杨兆升 商强 程泽阳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0-34,共5页
为解决利用低频浮动车数据进行路径行程时间估计时精度不高的问题,从分析浮动车数据特征的角度出发进行行程时间分布的估计,提出并讨论利用浮动车数据估计行程时间的潜在误差,针对每种潜在误差提出修正模型,并选取上海市长寿路部分路段... 为解决利用低频浮动车数据进行路径行程时间估计时精度不高的问题,从分析浮动车数据特征的角度出发进行行程时间分布的估计,提出并讨论利用浮动车数据估计行程时间的潜在误差,针对每种潜在误差提出修正模型,并选取上海市长寿路部分路段进行实证分析,利用1 500辆出租车数据,对各种修正方法下的行程时间进行估计,与改进内插值估计方法进行对比,并与车牌识别装置提供的直接行程时间估计结果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所有误差均修正的行程时间估计与改进内插值方法相比,平均估计精度提高9.5%,且估计的中位数、25%分位数和75%分位数与车牌识别方法有较高的匹配度.考虑低频浮动车数据误差修正的行程时间估计可以改善估计的精度,可提供有效的行程时间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与交通管理 低频浮动车数据 误差修正模型 车牌识别 行程时间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NN和SCATS交通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被引量:5
2
作者 姜桂艳 李琦 董硕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349,共7页
为了改善利用SCATS交通数据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效果,通过分析SCATS实际交通数据获取时间间隔不一致的特征,构建了SCATS交通数据虚拟时间序列,将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的主因子作为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的构成要素,用欧氏... 为了改善利用SCATS交通数据估计路段行程时间的效果,通过分析SCATS实际交通数据获取时间间隔不一致的特征,构建了SCATS交通数据虚拟时间序列,将利用因子分析法提取的累计贡献率在85%以上的主因子作为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的构成要素,用欧氏距离作为当前交通模式特征向量和历史交通模式特征向量相似性的测度指标,以路段行程时间估计误差最小为目标选取当前交通模式的近邻数,对交通模式之间距离的倒数进行归一化处理,确定了相似交通模式的行程时间权重,设计了基于SCATS交通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实例结果表明:与多元线性回归方法相比,本文方法估计的路段行程时间平均绝对误差、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平均减少了9.68 s、8.07%和4.5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系统 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K近邻算法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建成环境和低频浮动车数据的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被引量:3
3
作者 钟绍鹏 何璟 +2 位作者 朱康丽 邹延权 隽海民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25-131,147,共8页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 将城市道路周边建成环境的相关属性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解释变量,结合城市低频浮动车数据,在不需要速度等GPS信息的条件下研究建成环境属性因素对路段行程时间的影响。同时,给出一种新的路段行程时间分布估计方法,即利用路段车辆数的分布代替路段长度作为路段行程时间的分配比例系数,得到路段行程时间的分布情况。为验证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以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锦山大街为例进行分析,用极大似然估计法得到各类建成环境对行程时间的影响参数值,并对比研究路段在有、无建成环境影响下的行程时间。结果表明:道路周边的建成环境会在不同时段导致路段行程时间显著增加,学校的影响时间段主要在6:00-7:20,医院、诊所集中在7:00-8:00,交叉口造成的行程时间增量在研究范围内整体较为平均。通过似然比检验,验证了将建成环境变量作为路段行程时间影响因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路段行程时间估计 浮动车数据 道路建成环境 极大似然估计 路段行程时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浮动车技术的道路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宋承波 燕雪峰 《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2098-2102,共5页
针对现有基于浮动车技术的道路行程时间估计方法无法满足在不同浮动车占有率情况下对于估计精度要求的不足,利用前一时刻平均速度的稳定性和当前浮动车采集的平均速度精确性的优点,根据浮动车占有率动态分配权重,实现了较为精确的路段... 针对现有基于浮动车技术的道路行程时间估计方法无法满足在不同浮动车占有率情况下对于估计精度要求的不足,利用前一时刻平均速度的稳定性和当前浮动车采集的平均速度精确性的优点,根据浮动车占有率动态分配权重,实现了较为精确的路段平均速度估计,从而实现了对路段行程时间的较为精确的估计.进而,针对在浮动车占有率高于预定值的情境下,提出的方法所存在的因浮动车采集的平均速度波动性导致的估计波动问题,本文提出基于加权融合的估计波动性平滑方法,使用加权平均的融合方法将基于浮动车的估计结果和固定检测器估计结果进行融合,有效降低估计波动.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浮动车技术的道路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在不同的浮动车占有率情况下估计结果的平均相对误差不超过0.7%,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因此可适用于不同浮动车占有率情况下的道路行程时间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估计 浮动车技术 加权平均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换道轨迹规划模型的车道级行程时间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管德永 张树鹏 刘海青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4-131,共8页
在车联网环境下,为满足精细化的车辆诱导需求,提出基于换道轨迹规划模型的车道级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建立路网基础道路拓扑模型,对所构建的路网模型进行Link划分,并利用改进的5次多项式模型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描述,构建车辆在不同路段Lin... 在车联网环境下,为满足精细化的车辆诱导需求,提出基于换道轨迹规划模型的车道级行程时间估计方法。建立路网基础道路拓扑模型,对所构建的路网模型进行Link划分,并利用改进的5次多项式模型对车辆行驶轨迹进行描述,构建车辆在不同路段Link间行驶的换道轨迹规划模型;整合车辆在路段各个Link单元的行车轨迹与行程时间,实现车道级行程时间估计;选取单向4车道的城市道路为仿真算例,建立VISSIM仿真模型,验证本文模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在不同的车辆行驶速度条件下,相比于传统行程时间估计方法,本文提出的改进5次多项式换道轨迹规划模型能够精确地得到车辆最短行程时间下的行车轨迹,实现车道级行程时间的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行程时间估计 换道轨迹模型 车道级路网 车联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伟健 邴其春 +2 位作者 沈富鑫 胡嫣然 高鹏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
为有效提高城市快速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和网格虚拟车的行程时间估计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平滑滤波插值获得固定检测器之间的速度数据,实现固定检测器之间的时空速度场重构。然后将重构的速度场细分为... 为有效提高城市快速路路段行程时间估计精度,本文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滤波和网格虚拟车的行程时间估计方法。首先,利用自适应平滑滤波插值获得固定检测器之间的速度数据,实现固定检测器之间的时空速度场重构。然后将重构的速度场细分为若干网格单元,通过计算虚拟车在重构时空速度场的虚拟轨迹估计路段行程时间。最后,选取城市快速路感应线圈实测数据进行实例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自由流、平稳流和拥堵流3个运行时段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15、0.35和1.06,平均相对误差均低于10%,具有较高的估计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行程时间估计 自适应平滑滤波 速度场重构 网格虚拟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不确定性建模的行程时间与置信区间估计
7
作者 申泽楷 郭晟楠 +4 位作者 毛潇苇 吕聪康 贾宇欣 林友芳 万怀宇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15,共8页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行程时间估计的不确定性量化的难题,提出一种全局-局部不确定性感知行程时间估计方法(global and local uncertainty-aware travel time estimation,GLUTTE)。首先,通过多任务学习策略建模整体路线与各局部路段的行... 针对智能交通系统中行程时间估计的不确定性量化的难题,提出一种全局-局部不确定性感知行程时间估计方法(global and local uncertainty-aware travel time estimation,GLUTTE)。首先,通过多任务学习策略建模整体路线与各局部路段的行程时间关系及其不确定性。其次,采用多粒度分位数回归方法,综合考虑全局和局部特征,提供准确的置信区间估计。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量化不确定性,同时保证准确性并提供可靠的置信区间,从而提升结果的可用性和可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估计 不确定性量化 置信区间 时空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信号控制干道行程时间实时估计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勇 杨晓光 《自动化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151-1158,共8页
给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控制干道行程时间实时估计模型.其建模思路是:将分析时段分为若干个较短的时间窗,然后进一步把一个时间窗离散为多个时间间隔.将干道各交叉口停车线前的车辆是否处于排队定义为干道系统的状态.在一个时间窗内,确定每... 给出了一种新的信号控制干道行程时间实时估计模型.其建模思路是:将分析时段分为若干个较短的时间窗,然后进一步把一个时间窗离散为多个时间间隔.将干道各交叉口停车线前的车辆是否处于排队定义为干道系统的状态.在一个时间窗内,确定每个时间间隔上的干道系统状态,由此构造出一个无记忆特性的随机过程,根据离散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理论,实现了单个时间窗的干道行程时间估计.在每个时间窗上应用该过程,实现了干道行程时间的实时估计.与现有模型相比较,文中模型的优势体现在:模型输入是通用的流量和信号配时数据,模型参数少且容易标定,模型应用方便、成本低和可移植性强.最后,该模型在广州市的某条实际干道上进行了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行程时间估计 离散马尔可夫链 信号控制干道 排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行程时间预测准确度评价的数据融合方法 被引量:9
9
作者 李慧兵 杨晓光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0-65,共6页
提出BP神经网络融合模型.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初始数据产生模块、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模块、融合结果分析模块.选择四个参数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变量,其中路段交通流密度和交通量由线圈数据提供,而行程时间估计值与浮动车样本量由浮动车数... 提出BP神经网络融合模型.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初始数据产生模块、BP神经网络数据融合模块、融合结果分析模块.选择四个参数作为该模型的输入变量,其中路段交通流密度和交通量由线圈数据提供,而行程时间估计值与浮动车样本量由浮动车数据提供,并且给出选择这四个参数的依据与原因.最后选择杭州市的一条主干道作为目标路段,采集该路段上的406组数据对该模型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对准确度评价的相对误差仅为4.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估计 准确度评价 BP神经网络 浮动车数据 线圈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GPS的交通状态参数估计与仿真模型 被引量:11
10
作者 童小华 陈建阳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604-1607,共4页
基于'大样本,长周期'条件(大样本指车辆数5 000~50 000,长周期指GPS位置传送间隔2~5 min),探讨了在GIS环境下用仿真出租车GPS信息来估计和推算行程时间参数,包括建立参数估计模型、基于GIS的仿真、采用Householder变换解算大... 基于'大样本,长周期'条件(大样本指车辆数5 000~50 000,长周期指GPS位置传送间隔2~5 min),探讨了在GIS环境下用仿真出租车GPS信息来估计和推算行程时间参数,包括建立参数估计模型、基于GIS的仿真、采用Householder变换解算大规模矩阵;最后将通过仿真系统模拟获得的解算结果数据,与最初给每条路段预设的等级而确定的每条路段上行驶的时间相比较,实验表明达到预期效果,验证了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程时间估计 最小二乘 Householder变换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