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考虑透射模量的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峰
梁军
+3 位作者
丛志鹏
杨慎全
车仁飞
邹贵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2,118,共6页
提出了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对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初始反极性行波的出现时刻与母线类型、故障点位置和零模分量衰减程度有直接关系;三一类母线结构中故障初始行波和第2个同极性波头的时间差Δt1,以及第2个同极性波头...
提出了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对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初始反极性行波的出现时刻与母线类型、故障点位置和零模分量衰减程度有直接关系;三一类母线结构中故障初始行波和第2个同极性波头的时间差Δt1,以及第2个同极性波头与初始反极性行波的时间差Δt2,在故障点透射模量可测和衰减至不可测情况下,其比值Δt1/Δt2与故障距离均满足固定的函数关系;Δt1与故障距离在透射模量可测和衰减至不可测情况下也满足固定的函数关系。提出了考虑故障点模量透射及其衰减特性的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初始反极性行波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模量透射
初始
行波
行波
波头
反极性
行波
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透射模量的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
被引量:
5
1
作者
张峰
梁军
丛志鹏
杨慎全
车仁飞
邹贵彬
机构
山东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
烟台电力公司
山东电力经济技术研究院
出处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8-112,118,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277114)
山东省博士后专项基金资助项目(201103032)
+2 种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
山东大学自主创新基金项目(2011GN066)
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申请号:201110199061.1)~~
文摘
提出了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对单端行波故障测距具有重要意义。初始反极性行波的出现时刻与母线类型、故障点位置和零模分量衰减程度有直接关系;三一类母线结构中故障初始行波和第2个同极性波头的时间差Δt1,以及第2个同极性波头与初始反极性行波的时间差Δt2,在故障点透射模量可测和衰减至不可测情况下,其比值Δt1/Δt2与故障距离均满足固定的函数关系;Δt1与故障距离在透射模量可测和衰减至不可测情况下也满足固定的函数关系。提出了考虑故障点模量透射及其衰减特性的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仿真验证表明,该方法可有效识别初始反极性行波的性质。
关键词
行波模量透射
初始
行波
行波
波头
反极性
行波
测距
Keywords
module traveling wave coupling
initial traveling wave
raveling wave head
reverse polarity
traveling wave fault location
分类号
TM75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考虑透射模量的初始反极性行波的辨识方法
张峰
梁军
丛志鹏
杨慎全
车仁飞
邹贵彬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