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星际高速流的演化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友秋 陈挺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79-285,共7页
本文采用一维时变模型,对高速流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高速流前沿演化成为由前向快、慢激波和后向快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高速流固有的低密度特征显著减弱前向慢激波的强度,并阻止后向慢激波的出现.2.高... 本文采用一维时变模型,对高速流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高速流前沿演化成为由前向快、慢激波和后向快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高速流固有的低密度特征显著减弱前向慢激波的强度,并阻止后向慢激波的出现.2.高速流尾沿产生以快模为主体的前、后向稀疏波,它们对高速流前沿形成的快激波对的演化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高速流 磁流体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空间慢激波的演化 被引量:3
2
作者 胡友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275-281,共7页
日心距离0.3AU以内形成的磁流体慢激波在向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中,通过向上游发出快压缩波而不断减弱.所发出的快压缩波经非线性变陡转化为快激波,形成由原慢激波和新生快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强度不断减弱的慢激波将逐渐演变为... 日心距离0.3AU以内形成的磁流体慢激波在向行星际空间传播过程中,通过向上游发出快压缩波而不断减弱.所发出的快压缩波经非线性变陡转化为快激波,形成由原慢激波和新生快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强度不断减弱的慢激波将逐渐演变为准切向间断.这可能是在1AU附近很少观测到慢激波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磁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压力扰动传播的数值研究
3
作者 夏利东 胡友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86-292,共7页
采用一维时变MHD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结果表明:(1)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发展成为快激波对和接触间断,其中密度扰动和持续时间较短的温度扰动,可能导致慢激波的形成;(2)激波和接触间断的强度随... 采用一维时变MHD模型,系统地研究了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的传播.结果表明:(1)压力扰动在行星际空间发展成为快激波对和接触间断,其中密度扰动和持续时间较短的温度扰动,可能导致慢激波的形成;(2)激波和接触间断的强度随扰动幅度的增长而变强,形成位置则随扰动持续时间变短而提前;(3)随着扰动持续时间的增长,快激波强度增强,慢激波强度反而减弱;(4)快激波主要受温度扰动控制,而慢激波则主要受密度扰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压力扰动 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星际中间激波的演化
4
作者 胡小龙 胡友秋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47-454,共8页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 本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和激波装配法,对磁流体中间激波在行星际空间的演化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主要结论如下:(1) 2→4型中间激波通过向下游发出后向慢压缩波使下游态磁场减幅,通过向上游发出前向快压缩波使上游态磁场增幅,以致2→4型中间激波迅速经导灭激波向慢激波转化;所发出的前向快压缩波经非线性变陡形成快激波。(2)1→3型中间激波首先通过向下游发出前向慢稀疏波而很快变成1→3=4型临界中间激波,并瞬间转变为由前向快激波和前向2→4型中间激波构成的激波系统。其中,2→4型中间激波可在其前导快激波的下游传播较远的距离,有可能为 IAU 附近的飞船观测到,但最终导灭激波转变为慢激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磁流体力学 磁流体激波 中间激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风流界面的成因
5
作者 胡友秋 夏利东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6,共6页
在日心距离1AU处的高速流的前沿部位,经常观测到厚度≈10^4km的流界面(streaminterface:):跨过它密度陡降,温度陡增,风速上升,气压和磁场几乎连续。本文从日心距离0.3AU处一典型高速流的方位剖面... 在日心距离1AU处的高速流的前沿部位,经常观测到厚度≈10^4km的流界面(streaminterface:):跨过它密度陡降,温度陡增,风速上升,气压和磁场几乎连续。本文从日心距离0.3AU处一典型高速流的方位剖面出发,采用二维定态MHD模型,研究它在日球赤道面内随日心距离的演化。结果表明,流界面系高速流前沿非线性演化的产物。它先于前、后向激波形成,在日心距离1AU处得到充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际动力学 太阳风 流界面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