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气边界层高度预测方法研究 |
白嘉怡
魏伟
张宏昇
车慧正
|
《大气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安徽阜阳地区边界层高度的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 |
路传彬
戴秋丹
谢正辉
陈娟
孙向明
张思超
戴铁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边界层高度的不同诊断方法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适用性分析 |
程楠
黄鹤
张文煜
张昕宇
|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大气边界层高度确定及应用研究进展 |
张宏昇
张小曳
李倩惠
蔡旭晖
范绍佳
宋宇
胡非
车慧正
权建农
康凌
朱彤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9
|
|
5
|
青藏高原中部地区不稳定大气边界层高度的确定与分析 |
宋星灼
张宏升
刘新建
范邵华
刘辉志
胡非
李诗明
周明煜
卞林根
徐祥德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20
|
|
6
|
敦煌夏末大气垂直结构和边界层高度特征 |
韦志刚
陈文
黄荣辉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4
|
|
7
|
中国西北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变化特征——基于探空资料与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 |
赵采玲
李耀辉
柳媛普
周甘霖
张铁军
孙旭映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9
|
|
8
|
感热变化对东亚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的影响 |
万云霞
张宇
张瑾文
彭艳秋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16
|
|
9
|
地基微波辐射计探测大气边界层高度方法 |
刘思波
何文英
刘红燕
陈洪滨
|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25
|
|
10
|
中国夏季边界层高度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的分区研究 |
吴雯璐
陈海山
郭建平
许智棋
张潇艳
|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11
|
基于地基C波段垂直雷达的青藏高原大气边界层湍流特征研究 |
洪岚
王寅钧
阮征
鲍艳松
|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2
|
青藏高原夏季大气边界层高度与地表能量输送变化特征分析 |
苏彦入
吕世华
范广洲
|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8
|
|
13
|
地基遥感联合反演大气边界层高度与ERA5再分析资料比对分析 |
杨世昆
杨玲
张雪芬
陶法
何平
茆佳佳
焦志敏
徐文铎
|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8
|
|
14
|
不同边界层高度诊断方法对海洋大气边界层高度诊断的适用性研究 |
董议文
张蕴斐
张戈
韩博
李响
易侃
|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15
|
南海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特征研究 |
董议文
李响
张蕴斐
王剑
易侃
姚佳伟
|
《海洋预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6
|
云南大气边界层高度演变及其与PM2.5变化相关性分析 |
赵平伟
段绍玲
史建武
罗成鲜
张婧
钟珉菡
李四兰
陈静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7
|
北极扬马延岛大气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特征分析 |
张祥
张叶晖
韩靖博
张乐
史婉蓉
|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8
|
华北平原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对大气边界层高度影响的初步研究 |
周亚东
何报寅
寇杰锋
钟玉龙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18 |
1
|
|
19
|
基于激光雷达的天津海-岸-陆地区大气边界层高度研究 |
刘敬乐
史静
李培彦
姜明
蔡子颖
韩素芹
崔晔
姚青
|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3 |
1
|
|
20
|
基于CALIPSO的长三角午间大气边界层高度时空分布研究 |
方文圣
曹念文
宋坤杰
|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