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皖北黄泛区善后救助措施研究(1946-1947) 被引量:1
1
作者 肖倩倩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8-115,共8页
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口后,皖北地区受黄泛影响,环境破坏严重,民众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对皖北泛区进行善后救助,国民政府在该区实施了一系列善救措施,包括环境的修复、难民的救助、农地的复垦等.这些举措在客观上具有一定... 1938年花园口黄河决口后,皖北地区受黄泛影响,环境破坏严重,民众生命财产损失巨大.抗日战争胜利后,为对皖北泛区进行善后救助,国民政府在该区实施了一系列善救措施,包括环境的修复、难民的救助、农地的复垦等.这些举措在客观上具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善救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受物资的短缺和限制、交通的破坏、基层行政组织的失效和贪腐、国内政治环境变化等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政府的善后救助效果大打折扣,更没有达到其所希冀的善后和重建的目的.从更深广的层面看,政府善后救助的低效和对泛区民众生命的漠视,影响了人心向背,亦间接影响了国民党政权的统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北 黄泛区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 皖分署 善后救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战后国共关于黄河工程博弈中的美国因素
2
作者 孙小蕾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37,共16页
1943年11月9日,同盟国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联总”)。这是二战时期最大的政府间救灾组织,旨在联合国控制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国际救济和善后工作。1945年,国民党... 1943年11月9日,同盟国成立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United Nations Relief and Rehabilitation Administration,简称“联总”)。这是二战时期最大的政府间救灾组织,旨在联合国控制地区开展有计划的系统的国际救济和善后工作。1945年,国民党政府成立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简称“行总”),作为联总在中国的分署,办理中国收复区的善后救济事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救济 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 黄河工程 善后工作 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 二战时期 善后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