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行政问责制面临的困境及重构的路径 被引量:16
1
作者 张劲松 贺小林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7-40,共4页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 我国当前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果,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主体 客体 信息 困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异体多元行政问责制的价值理念及其建构 被引量:23
2
作者 孔祥利 郭春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2-118,共7页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行政机关中实行的是同体问责制,同体问责主体设置单一、缺乏制衡,存在着问责范围窄、问责力度弱、问责效用差等缺陷。异体多元行政问责的价值理念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反映。构建以共... 目前在我国绝大多数行政机关中实行的是同体问责制,同体问责主体设置单一、缺乏制衡,存在着问责范围窄、问责力度弱、问责效用差等缺陷。异体多元行政问责的价值理念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和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反映。构建以共产党为核心、人大为中枢,民主党派、社会团体、舆论媒体和公民广泛参与的多元主体问责体系是多元问责价值理念的现实要求。要实现由同体问责向多元主体问责的转变,就必须实现体系的制度化与法律化,着力培植多元问责土壤,培养公民问责意识,完善多元主体问责机制,形成多元主体问责网络,确保行政问责制的有效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异体多元 执政理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行政问责制的完善 被引量:7
3
作者 宋心然 杨小军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5-127,共3页
行政问责制度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行政问责制度实施过程中,人治化、政治化、运动化的特点仍然显著,在问责依据、对象、程序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法治... 行政问责制度是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建设的一个重要举措。但是,行政问责制度实施过程中,人治化、政治化、运动化的特点仍然显著,在问责依据、对象、程序和责任承担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反而削弱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法治政府形象的树立。随着社会民主化和法治化的推进,行政问责制度的常态化、规范化和法治化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规范化 任政府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维责任路径的行政问责制时域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美雷 杨志荣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1-45,共5页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实施问责制是建立责任政府的有效途径。随着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传统公共行政的责任范式转变为新公共管理的责任范式。即应实现"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相互分... 责任政府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价值理念。实施问责制是建立责任政府的有效途径。随着民主政治和公共行政理论的发展,传统公共行政的责任范式转变为新公共管理的责任范式。即应实现"主观责任"和"客观责任"的相互分立向两者相结合的转变;实现"过错责任"的单一路径向"过错责任"和"说明责任"相融合,并注重强调"说明责任"的转变。基于"客观责任—主观责任"、"过错责任—说明责任"的二维分析框架,我国当前行政问责实践中存在着权责不统一、缺乏行政伦理建设、问责范围狭窄、权力运行不公开不透明及问责制度化缺失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构建权责一致的问责前提、加强行政问责伦理建设、拓宽行政问责的范围、促进信息公开实行"阳光问责"及健全行政问责相关制度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二维路径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及其意义 被引量:157
5
作者 周亚越 《理论与改革》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1-43,共3页
行政问责制既是一个实体规范,也是一个程序规范。在我国,建立和完善行政问责制可以达到整肃吏治、破除官本位的目的,有助于建立廉洁、高效、责任政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公务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完善路径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琪 吕文娟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89,共5页
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政府的制度化体现,我国在2003年"非典"危机中启动的行政问责制,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完善的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行政问责... 行政问责制是责任政府的制度化体现,我国在2003年"非典"危机中启动的行政问责制,已经逐步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的道路。本文主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实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及完善的路径选择。认为我国行政问责制在制度供给以及制度实施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要完善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应该从增加正式制度的供给、改善非正式制度的落后现象、改善实施机构及其有效性等方面着手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现实困境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根源: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考察 被引量:21
7
作者 高志宏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8-25,共8页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产生并日益成熟是对全球行政改革浪潮的回应,也是克服我国行政管理中责任追究制度弊病的需要,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责任政府的建立进程。由于传统行政责任文化缺失、政治体制权责不清、法律制度创新乏力等原因,我国行政... 行政问责制在我国产生并日益成熟是对全球行政改革浪潮的回应,也是克服我国行政管理中责任追究制度弊病的需要,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责任政府的建立进程。由于传统行政责任文化缺失、政治体制权责不清、法律制度创新乏力等原因,我国行政问责制在构建进程中存在泛滥化与简单化现象,还没有完成由"权力问责"向"制度问责"过渡,且呈现出阶段性、不均衡性的特征。我国应制定全国统一的专门的行政问责立法,对问责主体、问责对象、问责范围、问责内容、问责程序、问责救济等方面作出科学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度供给 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多维困境及其路径选择 被引量:54
8
作者 刘厚金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40-44,共5页
我国行政问责肇始于“非典”肆虐的公共卫生危机,在两年来的制度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是: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问责客体限于政府系统;问责内容缺乏法律规范,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程序可操作性不强;问责的法律体系尚存缺陷... 我国行政问责肇始于“非典”肆虐的公共卫生危机,在两年来的制度化进程中,面临诸多困境,主要表现是:问责主体缺乏法定明确性;问责客体限于政府系统;问责内容缺乏法律规范,问责标准弹性过大;问责程序可操作性不强;问责的法律体系尚存缺陷;转型中的行政生态环境还不能有力地促进问责制的推行。完善行政问责制的路径选择是:确立以权力机关为主导、多方有序参与的问责主体架构;规范问责客体的范围,科学、合理、公正地界定责任人;界定问责内容,实现问责标准法定化;完善问责程序,增强可操作性;健全法律体系,克服制度缺陷;革新行政环境,再造责任型行政伦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多维困境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与完善 被引量:61
9
作者 顾杰 《理论月刊》 2004年第12期5-9,共5页
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将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问责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推行行政问责制无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还... 在非典危机中启动的问责制,已从非常时期的非常措施走向了制度化的轨道,“可问责政府”的理念将在中国的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问责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的亮点;推行行政问责制无论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民主政治和社会进步,还是对重塑政府、优化公务员队伍、密切干群关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积极的作用,有着广泛的影响和意义。完善我国行政问责制必须转变理念,划清问责制与株连制的界限,划清效果论与动机论的界限,划清腐败因素与管理因素的界限,健全法律与制度,进行配套改革并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政治改革 理念 经济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重构:行政问责制的完善路径 被引量:4
10
作者 贺小林 龚亮 《理论月刊》 2008年第3期78-81,共4页
当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 当前我国的行政问责制面临着行政问责主体缺失、客体不清、信息缺失、机制缺失的现实困境,造成了行政问责不畅、不公、不广、不力等消极后果。为此,我们应从界定问责主体、明晰问责客体、公开问责信息和完善问责机制方面入手消除不良后果,完善行政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困境 后果 完善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问责制理论与实践问题再思考 被引量:15
11
作者 王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50,共7页
我国行政问责制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与发展理路。现实中,行政问责制彰显政治行政领域的多重价值,对于塑造行政责任理念,深化行政领导体制改革,净化政治生态以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无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由于制度的不完善,... 我国行政问责制有其独特的生成逻辑与发展理路。现实中,行政问责制彰显政治行政领域的多重价值,对于塑造行政责任理念,深化行政领导体制改革,净化政治生态以及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等无不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针对由于制度的不完善,行政问责在实践中常遇到诸如权责关系不清,问责对象不明晰,问责力度疲弱,程序不规范等问题,应以加快问责立法为基础,以重构问责主体树权威,以规范问责程序促公正,以健全体制机制作保障来推动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再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价值意蕴 实践阻梗 政策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行政问责制的类型与程序 被引量:14
12
作者 施雪华 邓集文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5期29-36,共8页
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既有其共性,又有不同。美国的行政问责制主要包括议会问责、司法问责、政府内部问责和选民问责。法国、英国的行政问责制大致包括议会问责、... 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已经形成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既有其共性,又有不同。美国的行政问责制主要包括议会问责、司法问责、政府内部问责和选民问责。法国、英国的行政问责制大致包括议会问责、司法问责、政府内部问责和公务员惩戒问责。日本、德国大体包括议会问责、司法问责和公务员惩戒问责。西方国家的行政问责制总的来讲是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不能搬用,但其中的一些具体做法是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成果,对建构和完善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行政问责制还是有某些启示意义和价值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国家 行政问责制 类型 特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及其构架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洪生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0-73,共4页
行政问责制是对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而使国家、法人或公民的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既是一套民主体系,又是一套责任体系,既是一套道德体系,又是一套法治体系。从功能上看,行政问责制建立的目的即... 行政问责制是对国家公务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或玩忽职守而使国家、法人或公民的利益遭受损失的行为进行责任追究的制度。它既是一套民主体系,又是一套责任体系,既是一套道德体系,又是一套法治体系。从功能上看,行政问责制建立的目的即在于事后惩戒、事前预防以及警示教育。而要建立与完善行政问责制,就必须架构政治权力的制衡机制、建立多元问责机制、实行完备的问责法治、实现政务信息公开以及问责程序设置科学合理,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民主 法治 权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问责制 被引量:48
14
作者 周仲秋 《社会科学家》 CSSCI 2004年第3期128-130,共3页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先后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塑造出一个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行政问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困境、路径选择与制度重构 被引量:9
15
作者 高志宏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4-229,共6页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和执法实践都取得了重大实效,有力地推进了责任政府的建立,但囿于我国"可问责政府"行政文化缺失、政治体制权责不清以及制度供给不足等原因,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应严格把握行政问责制的内...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立法和执法实践都取得了重大实效,有力地推进了责任政府的建立,但囿于我国"可问责政府"行政文化缺失、政治体制权责不清以及制度供给不足等原因,我国的行政问责制还存在诸多问题。应严格把握行政问责制的内涵和外延,遵循权责相统一、问责法定、正当程序等原则,处理好行政问责与其他责任追究机制的关系,并从界定行政问责主体、确定行政问责客体、规范行政问责事由、完善行政问责程序、健全问责责任体系等方面构建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任政府 度供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大事故行政问责制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国栋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0-28,共9页
如何建构有效的问责制来督促政府责任行政,以确保政府公共工程事故不再发生?基于我国特色的政治与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问责机制在面对这类事故时,在善后问责方面具有高效全面的优点,但却因为难以保证问责的长效性与深入性而难以避免... 如何建构有效的问责制来督促政府责任行政,以确保政府公共工程事故不再发生?基于我国特色的政治与行政管理体制,我国行政问责机制在面对这类事故时,在善后问责方面具有高效全面的优点,但却因为难以保证问责的长效性与深入性而难以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对此,需要建构公共参与问责制来弥补其不足。与此同时,还要注意行政问责制建构的其他问题,尤其是行政价值多元性所决定的行政问责制的类型化建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重大事故 公共参与 行政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与现实悖论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康之国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6-79,共4页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而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权高于民,权... 行政问责制的法理逻辑表明,人民主权是政府权力的逻辑基础,如果没有人民主权,也就不可能有政府权力,因此,政府权力必然要受人民主权的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应对人民负责。而在我国行政问责制实施过程中,一些地方却出现了权高于民,权大于法,问责执行机关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等现象。生成我国行政问责制现实悖论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传统的原因,也有政治体系发展不健全、配套制度与改革相对落后的原因。解决此问题的关键,需要一些政府官员转变观念,树立"权为民所用"的服务意识,同时,要健全各级政府的责任体系,强化制度执行的针对性以及建立有效的责任追究控制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法理逻辑 现实悖论 路径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沙首推行政问责制:政策文本解读及其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周仲秋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93-95,共3页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长沙市人民政府率先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 针对我国行政责任制度不完备,普遍存在重权力轻责任的弊端,特别是一些地方和部门的行政权力实际上处于无责任、无风险运行的状态,长沙市人民政府率先出台、实施行政问责制。行政问责制突出了行政管理中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一致的原则,是政府实现其行政责任的一种自律或自我控制,其实质在于防止和阻止行政官员"滥用或误用公共权力"的失职行为,也将着力强化"无功便是过"的新为官之道。实施行政问责制是我国干部制度改革和行政体制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大大拉近市民与政府之间的距离,大大提升政府形象,加快推进高效政府、诚信政府和责任政府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 行政问责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问责制:权责对等的制度性保障 被引量:12
19
作者 周斌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2期34-35,共2页
“权、责相符”是现代政府治理模式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要求政府具有“有什么样的权力,必须负什么样的责任”的责任理念。目前,“可问责政府”的理念正在中国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 “权、责相符”是现代政府治理模式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发展观,提升政治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都要求政府具有“有什么样的权力,必须负什么样的责任”的责任理念。目前,“可问责政府”的理念正在中国行政改革中得到全面推行。而这种“有权必有责”的制衡原则要上升到制度的层面,必须通过可操作的法定程序特别是启动异体问责机制来切实得以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问责制 政府 对等 异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 被引量:5
20
作者 黄爱宝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0-65,共6页
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既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有机构成。它应当是一种超越西方社会治理模式和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行政模式下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立足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契合中... 中国特色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既是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特色行政问责制的有机构成。它应当是一种超越西方社会治理模式和面向后工业社会的服务型行政模式下的生态行政问责制,是一种立足中国基本政治制度以及契合中国特色环保道路的生态行政问责制,也是一种需要在理论上不断深化和实践中不断完善的生态行政问责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 生态行政问责制 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 中国基本政治 中国特色环保道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