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诉讼目的新论——以行政诉讼结构转换为维度 被引量:20
1
作者 谭宗泽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6,共7页
行政诉讼目的是国家基于行政诉讼性质所确立的制度目标,它具有可预期性、人为设计性等特点。而行政诉讼性质由行政诉讼结构所决定。在行政诉讼结构转换中,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结构部分的原告和法院以及被告、行政主体通过身份转换,对行政... 行政诉讼目的是国家基于行政诉讼性质所确立的制度目标,它具有可预期性、人为设计性等特点。而行政诉讼性质由行政诉讼结构所决定。在行政诉讼结构转换中,作为行政诉讼主体结构部分的原告和法院以及被告、行政主体通过身份转换,对行政诉讼目的的构建产生根本性的功能意义。通过对四重关系的考察和行政诉讼结构转换的阐述,本文论述了行政诉讼的根本目的应该是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目的 行政诉讼结构 四重关系 身份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诉讼目的的多维性 被引量:3
2
作者 胡肖华 谢忠华 《湖湘论坛》 2010年第5期48-52,共5页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国家基于对行政诉讼固有属性的认识预先设计的关于行政诉讼结果的理想模式。行政诉讼目的论是行政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前提性理论,不仅为整个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指明方向,而且为具体制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学... 行政诉讼的目的是国家基于对行政诉讼固有属性的认识预先设计的关于行政诉讼结果的理想模式。行政诉讼目的论是行政诉讼法学基础理论的前提性理论,不仅为整个行政诉讼法学理论研究指明方向,而且为具体制度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学界对其重视程度日益提高。行政诉讼目的具有多维性:程序正义、利益平衡、促进合作、道德成本最低化等。上述目的最终归结于行政诉讼的终极目的--基本人权的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目的 程序正义 合作 道德成本 人权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行政诉讼目的的检讨与反思 被引量:4
3
作者 刘运毛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12-18,共7页
本文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且辨析了它与行政诉讼的目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通过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多元目的之间的非一致性的分析 ,也就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的“损害”的逻辑关系的展... 本文对我国行政诉讼法的目的进行了具体分析 ,并且辨析了它与行政诉讼的目的区别 ,在此基础上通过我国行政诉讼法的多元目的之间的非一致性的分析 ,也就是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违法”与行政相对人的权益的“损害”的逻辑关系的展开 ,说明“兼顾”是不可以的 ,相反 ,必须就行政诉讼确立一个基本目的。此外 ,本文还对与行政诉讼法的目的相关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法的目的" 行政诉讼 立法者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 旧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重构
4
作者 赵玄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7-114,共8页
作为行政诉讼特色的概念,受案范围在中国语境中有更多的研究价值,亦有许多的争议焦点。以行政诉讼的目的切入,阐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实现行政诉讼目的之价值,同时以现行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为考察对象,结合域外相关经验,对存在的争议进... 作为行政诉讼特色的概念,受案范围在中国语境中有更多的研究价值,亦有许多的争议焦点。以行政诉讼的目的切入,阐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对实现行政诉讼目的之价值,同时以现行法律规范和司法实践为考察对象,结合域外相关经验,对存在的争议进行梳理,并提出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立法建议,以期消弭争议并助力于中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受案范围 司法审查 行政诉讼目的 行政职权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解决行政争议”的限定及其规则--基于《行政诉讼法》第1条展开的分析 被引量:44
5
作者 章剑生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3-104,共12页
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之立法目的,由此,行政诉讼呈现出多重立法目的之分层化。在实现"解决行政争议"这一立法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它与其他三个立法目的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对&q... 2014年修改的《行政诉讼法》第1条增加了"解决行政争议"之立法目的,由此,行政诉讼呈现出多重立法目的之分层化。在实现"解决行政争议"这一立法目的的过程中,必须权衡它与其他三个立法目的之间的关系,从而构成了对"解决行政争议"的限定。基于司法审查和诉讼调解的制度性功能,我们可以导出对"解决行政争议"的限定之内容及其相关规则。作为一种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同样具有"解决行政争议"的功能,但判断是否能够"解决行政争议"的标准,却要受制于该制度的局限性。行政诉讼只能解决部分的行政争议,也只能在法律上解决行政争议。将"解决行政争议"替换成"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可能会导致行政诉讼多重立法目的之间的价值冲突,从而影响行政诉讼法的整体性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立法目的 解决行政争议 司法审查 诉讼调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