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论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以类型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
18
1
作者
胡晓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9,共10页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制中,行政命令受法律控制的强度较小,随时都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可能。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精确化、具体化的适法性控制是依法治国理念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具有现实依据和理论基...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制中,行政命令受法律控制的强度较小,随时都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可能。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精确化、具体化的适法性控制是依法治国理念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具有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类型理论在行政行为型式化过程中具有路径价值。通过对行政命令相关事实形态的考察梳理,排除作为内部行政行为的"职务性命令",将"规则性命令"和"补救性命令"纳入行政命令类型的事实范围,可以抽象提炼出行政命令类型的"中心价值",即通过指令履行义务来维护行政秩序。围绕这一"中心价值",可以形成以"中心价值"为核心,以基本要素为补充,与其他行政行为相区别的行政命令类型体系,从而为行政命令的法律控制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命令
型式化
类型
理论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行为论”到“关系论”的中国行政法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福林
张肇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5,92,共6页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创设于19世纪的德国,其对当时行政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功效。然而,由于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双重弊端,导致其在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的变迁时,日渐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引入行政法律关系理论...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创设于19世纪的德国,其对当时行政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功效。然而,由于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双重弊端,导致其在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的变迁时,日渐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引入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以弥补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的缺陷。具体而言,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指导下,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理念更加现代、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范围更加宽泛,中国行政法学也因此呈现出整体、多边以及动态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法律关系
理论
行政
法学
中国
行政
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97
3
作者
范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104,共12页
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活动方式,行政黑名单制度近年来陷入了泛化与滥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法治化建构中,学界对作为前置性问题的界定其法律属性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囿于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既有学说都无法完全揭开行政黑名...
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活动方式,行政黑名单制度近年来陷入了泛化与滥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法治化建构中,学界对作为前置性问题的界定其法律属性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囿于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既有学说都无法完全揭开行政黑名单制度之"面纱"。行政过程论研究范式下的行政黑名单制度包括拟列入行为、列入行为、公布行为和惩戒行为。其中,拟列入行为是列入行为的准备行为;列入行为依照有无"列入决定",分别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公布行为都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惩戒行为应定性为行政处罚。为回应实践中的泛化与滥用危机,应从创设准据、适用范围、程序规范以及救济机制建立等方面对行政黑名单制度予以法律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黑名单
法律属性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过程论
合法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社会变迁与行政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8,共6页
行政法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逐步深化发展的,与国家的演进过程以及国家目的的发展紧密勾连,行政法学需要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行内容上的调整。行政行为形式理论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修正和完...
行政法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逐步深化发展的,与国家的演进过程以及国家目的的发展紧密勾连,行政法学需要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行内容上的调整。行政行为形式理论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修正和完善,使其理论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能够适应社会变迁的开放体系。方法论上走向开放,意味着就不再囿于以逻辑为核心,以规范为前提的法学方法,而要借助于行政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重社会科学资源来推进行政法学方法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结构
社会结构
行政
法学体系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以类型理论为基础
被引量:
18
1
作者
胡晓军
机构
浙江警官职业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0-89,共10页
基金
司法部预防犯罪研究所2013年度重点课题"社区矫正监管措施的法律属性及规制"(项目编号:2013-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在中国现行法律体制中,行政命令受法律控制的强度较小,随时都有侵害公民合法权益的可能。对行政命令行为进行精确化、具体化的适法性控制是依法治国理念的要求,也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具有现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类型理论在行政行为型式化过程中具有路径价值。通过对行政命令相关事实形态的考察梳理,排除作为内部行政行为的"职务性命令",将"规则性命令"和"补救性命令"纳入行政命令类型的事实范围,可以抽象提炼出行政命令类型的"中心价值",即通过指令履行义务来维护行政秩序。围绕这一"中心价值",可以形成以"中心价值"为核心,以基本要素为补充,与其他行政行为相区别的行政命令类型体系,从而为行政命令的法律控制奠定理论和制度基础。
关键词
行政
命令
型式化
类型
理论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分类号
D923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行为论”到“关系论”的中国行政法学
被引量:
3
2
作者
李福林
张肇廷
机构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地方立法研究基地/党内法规研究中心
澳门科技大学
出处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71-75,92,共6页
文摘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创设于19世纪的德国,其对当时行政法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极大功效。然而,由于其在理论和实务上的双重弊端,导致其在面对现代公共行政的变迁时,日渐显现出诸多不足之处。为此,有必要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引入行政法律关系理论,以弥补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的缺陷。具体而言,在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指导下,中国行政法学的研究理念更加现代、研究视角更加开阔、研究范围更加宽泛,中国行政法学也因此呈现出整体、多边以及动态之特征。
关键词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法律关系
理论
行政
法学
中国
行政
法学
分类号
D91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
97
3
作者
范伟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3-104,共12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跨部门综合执法权配置与运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7BFX041)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作为一种新型的行政活动方式,行政黑名单制度近年来陷入了泛化与滥用危机。在应对危机的法治化建构中,学界对作为前置性问题的界定其法律属性作出了诸多努力,但囿于行政行为形式理论研究范式的内在缺陷,既有学说都无法完全揭开行政黑名单制度之"面纱"。行政过程论研究范式下的行政黑名单制度包括拟列入行为、列入行为、公布行为和惩戒行为。其中,拟列入行为是列入行为的准备行为;列入行为依照有无"列入决定",分别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和内部行政行为;面向当事人和社会公众的公布行为都属于行政事实行为;惩戒行为应定性为行政处罚。为回应实践中的泛化与滥用危机,应从创设准据、适用范围、程序规范以及救济机制建立等方面对行政黑名单制度予以法律控制。
关键词
行政
黑名单
法律属性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过程论
合法性控制
Keywords
Administrative Blacklist
Legal Attribute
Administrative Behavioral Form Theories
Ad-ministrative Process Theory
Legality Control
分类号
D922.1 [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社会变迁与行政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
2
4
作者
李佳
机构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8,共6页
文摘
行政法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逐步深化发展的,与国家的演进过程以及国家目的的发展紧密勾连,行政法学需要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行内容上的调整。行政行为形式理论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修正和完善,使其理论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能够适应社会变迁的开放体系。方法论上走向开放,意味着就不再囿于以逻辑为核心,以规范为前提的法学方法,而要借助于行政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重社会科学资源来推进行政法学方法的革新。
关键词
政治结构
社会结构
行政
法学体系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
法律关系
分类号
D90 [政治法律—法学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论行政命令的型式化控制——以类型理论为基础
胡晓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4
1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行为论”到“关系论”的中国行政法学
李福林
张肇廷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行政黑名单制度的法律属性及其控制——基于行政过程论视角的分析
范伟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
9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社会变迁与行政法学方法论
李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