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行政程序前置化”的消极性及其克服 被引量:32
1
作者 熊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0-65,共16页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行政程序前置化"模式的消极性,本质上来源于"行政不法依附性"的通说观点。该模式的消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程序前置化模式具有救济渠道的完全排他性,致使权利相关人无法在接受信息... 网络服务提供者刑事责任"行政程序前置化"模式的消极性,本质上来源于"行政不法依附性"的通说观点。该模式的消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行政程序前置化模式具有救济渠道的完全排他性,致使权利相关人无法在接受信息网络服务过程中,最大化、高效化地排除现实紧迫的法益侵害;其二,责令改正的义务类型、形式要件以及程序性要求的片面化,导致无法周全保障网络用户的重大法益。为提升行政程序前置化模式的性能,应当在区分程序前置型行政犯与不法前置型行政犯的基础上,塑造刑事不法判断的独立性规则,并依据刑法保护的法益类型规范责令改正的义务来源,确立防止"业务可控的结果扩大化"的义务改正标准,塑造"权利相关人+监管部门"的双向救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 行政程序前置 网络服务提供者 刑事责任 行政不法依附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置行政程序在经济刑法中的行政依附性及其化解 被引量:7
2
作者 熊波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74-91,共18页
我国经济刑法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规范现象:行政程序规范,其并非行政法中的行政程序,而是刑法规范视域中独立的“前置行政程序”。前置行政程序认定的基本依据是程序成立的概念,而并非程序有效的概念。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存在着行政... 我国经济刑法中普遍存在着一种特殊的规范现象:行政程序规范,其并非行政法中的行政程序,而是刑法规范视域中独立的“前置行政程序”。前置行政程序认定的基本依据是程序成立的概念,而并非程序有效的概念。当前,我国刑事司法存在着行政程序表征的行政管制秩序作为入罪根本依据、行政法规范作为前置行政程序认定的权威依据的两类行政依附性现象。针对第一类现象,刑法可以通过将行政程序管制秩序完全排除在经济刑法体系之外、区分行政程序管制中的经济性管制和社会性管制、依据行为具体场合的危险程度判断抽象危险情节的方式予以排除。针对第二类现象,刑法可以通过区分刑法规范中的前置行政程序与前置行政不法、独立确定前置行政程序认定的具体形式和内容的路径予以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置行政程序 行政程序管制秩序 行政依附性 经济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刑法中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的理论构造与适用路径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波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6-130,共15页
刑法中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的立法趋势,契合法定犯时代行政刑法立法规范多元化特点。相对于前置行政不法规范的空白罪状,前置行政程序规范是一种特殊独立的刑法规范类型。目前学界既有的主观证明要素说、行政附属要素说、客观处罚条件说的... 刑法中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的立法趋势,契合法定犯时代行政刑法立法规范多元化特点。相对于前置行政不法规范的空白罪状,前置行政程序规范是一种特殊独立的刑法规范类型。目前学界既有的主观证明要素说、行政附属要素说、客观处罚条件说的理论构造呈现出依附性特点,偏离了前置行政程序规范独立性立法初衷。前置行政程序规范应当是,行政主体为行使行政职权所实施的方式、步骤、时间和次数等前置于犯罪成立的时空性程序事项的规范总称。程序性规范权利和义务的确立功能,表明实体部门法可以涵盖前置行政程序规范。与此同时,程序性规范内容相较于实体性规范而言具有特殊性。确立前置行政程序规范能够通过,认定依据无需依附的独立性路径、限制刑事处罚扩张的谦抑性路径、及时促成法益恢复的激励性路径、强化主观证明效果的附随性路径以及排除法条竞合关系的区分性路径,发挥其独立适用的特殊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前置行政程序规范 前置行政不法规范 刑法实体性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递进式规制模式:从行政命令到刑法惩罚 被引量:3
4
作者 罗威丽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7-86,共10页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中行政前置程序的识别、行政前置程序的规范化和各层次规范要素等问题,实践适用存在困顿,理论研究也相对阙如。从法理上看,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涵盖民刑衔接和行刑衔接两种模式。与前者相比,后种模... 拒不履行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罪中行政前置程序的识别、行政前置程序的规范化和各层次规范要素等问题,实践适用存在困顿,理论研究也相对阙如。从法理上看,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涵盖民刑衔接和行刑衔接两种模式。与前者相比,后种模式规制的主体是网络服务提供者,并带有明显的立法递进式色彩。设置这种模式有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发展、保护和保障机能的双重实现以及刑法谦抑性原则的遵守。从前置模式来看,“责令改正”属于行政命令,规制的对象是网络平台以及需规范的具体程序。从后盾模式来看,当法益遭受实质侵害时,违反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的刑法惩罚模式才会启动。刑法惩罚模式开始启动时,需对“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进行实质限缩和将本罪认定为复合罪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网络安全管理义务 行政命令 责令改正 网络服务提供者 行政程序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证券民事诉讼的形式以及前置程序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王建敏 《政法论丛》 2005年第2期69-73,共5页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了《关于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证券市场民事行为,保护了广大... 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先后颁布了《关于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侵权纠纷案件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这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证券市场民事行为,保护了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股民的权利有了实质性的保障。仅行政前置程序这一问题就在法学理论界引起较大争议。本文就我国证券民事诉讼形式以及证券民事诉讼中的行政处罚前置程序等问题加以探讨,以期推动我国的证券民事诉讼以及民事责任的立法进程,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培育、规范出一个更加健康有效的证券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民事诉讼 《关于审理证券市场因虚假陈述引发的民事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 民事侵权纠纷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前置程序 合法权益 中小投资者 民事行为 中国股民 行政处罚 诉讼形式 立法进程 民事责任 实质性 理论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土地征收中的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保护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全新 邹爱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3,149,共7页
虽然我国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保护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欠缺征收目的公共利益范围的判断标准、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存在遗漏、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狭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不明确,以及被征收... 虽然我国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保护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欠缺征收目的公共利益范围的判断标准、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存在遗漏、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狭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不明确,以及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导致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运用障碍。另外,将征收补偿安置决定也纳入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客体范围,导致其范围过大。为了和平地解决土地征收纠纷,避免出现恶性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必要采取以下完善措施:比较清楚地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扩大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扩大拥有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明确规定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取消行政复议程序前置的规定,以及赋予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争议的民事救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被征收人 行政救济权 行政复议程序前置 民事救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刍议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问题 被引量:2
7
作者 章美珍 陈平泽 《中国注册会计师》 2002年第6期50-52,共3页
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是对投资者受损害的权益进行司法救济的措施。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通知,探讨了行政决定前置程序、诉讼形式的选择、举证责任的分配、赔偿额的确定和中介机构赔偿责任等问题,并提... 证券市场民事赔偿是对投资者受损害的权益进行司法救济的措施。本文围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受理证券市场虚假陈述民事赔偿案的通知,探讨了行政决定前置程序、诉讼形式的选择、举证责任的分配、赔偿额的确定和中介机构赔偿责任等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证券市场 虚假陈述 民事赔偿 行政决定前置程序 诉讼形式 举证责任 赔偿额 中介机构赔偿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