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学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被引量:2
1
作者 姜明安 《学术研究》 1985年第1期109-110,共2页
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法学体系,主要应该遵循下述原则:第一,我国行政法学体系应该与我国国家管理体系相适应。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法,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管理(确切地说,是国家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 我们认为,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法学体系,主要应该遵循下述原则:第一,我国行政法学体系应该与我国国家管理体系相适应。行政法学的研究对象是行政法,行政法调整的对象是国家管理(确切地说,是国家管理过程中发生的各种关系,即行政关系)。应该说,行政法学的体系应该与行政法的体系相适应,而与国家管理体系相适应的则应该是行政法的体系。在这里,我们之所以提出我国行政法学体系应该与我国国家管理体系相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体系 相适应 行政法制监督 管理体系 社会主义 国家管理 有中国特色 各种关系 法律文件 国家工作人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的构想
2
作者 樊鸿雁 《河北财经学院学报》 1995年第1期75-77,共3页
行政法学作为一门比较年青的学科,它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二、三百年的时间,但是,作为一门以国家的重要部门法之一——行政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行政法学的发展却是迅速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行政法学在世界各国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门... 行政法学作为一门比较年青的学科,它的出现虽然只有短短二、三百年的时间,但是,作为一门以国家的重要部门法之一——行政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科,行政法学的发展却是迅速的。尤其是近几十年来,行政法学在世界各国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门学科。以法国为代表的,一直对行政法学研究比较重视的大陆法系国家情况自不待言,即使是原来对行政法学长期不予重视的普通法系(英美法系)国家,如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不仅学术活动十分频繁,而且学术著作和教材也日益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体系 行政主体 行政法律 行政行为 行政程序法 行政权力 行政救济 行政责任 基本原则 合法权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变迁与行政法学方法论 被引量:2
3
作者 李佳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63-68,共6页
行政法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逐步深化发展的,与国家的演进过程以及国家目的的发展紧密勾连,行政法学需要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行内容上的调整。行政行为形式理论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修正和完... 行政法发展的过程是随着现代化推进的过程逐步深化发展的,与国家的演进过程以及国家目的的发展紧密勾连,行政法学需要依存于一定的政治结构,并随着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的变化进行内容上的调整。行政行为形式理论是可以通过自我的修正和完善,使其理论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能够适应社会变迁的开放体系。方法论上走向开放,意味着就不再囿于以逻辑为核心,以规范为前提的法学方法,而要借助于行政学、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等多重社会科学资源来推进行政法学方法的革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结构 社会结构 行政法学体系 行政行为形式理论 行政法律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 被引量:25
4
作者 杨海坤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1989年第1期139-147,共9页
“行政是现代社会的钥匙”,“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主要工具”,这些已成为当代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界的公论.政府工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慢与成败.现代行政的发展方向是民主化、科学化、... “行政是现代社会的钥匙”,“政府是实现国家目标的主要工具”,这些已成为当代政治学、行政管理学界的公论.政府工作的好坏、效率的高低,关系着国家的兴衰,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快慢与成败.现代行政的发展方向是民主化、科学化、法制化,而民主化、科学化的成果必须通过法制化来巩固和保障.因此政府工作法制化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进入八十年代以来,我国以研究现行行政法规范为主要对象的行政法学开始崛起,并获得了初步成果.但这一学科毕竟刚刚恢复,还属于初创阶段,因此许多问题值得研究. 关于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问题,目前还少有人专门研究,观点散见于有关文章中.有的学者认为,宪法是行政法的基础,因此宪法理论就是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有的学者认为,资产阶级国家奉行“三权分立”原则,“三权分立”学说是资产阶级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而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议政合一”原则,因此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应是“议政合一”理论;另有学者认为,对于资产阶级行政法治理论、“控权”理论,可以批判借鉴,成为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阐述得比较明确、充分的一种观点是:社会主义国家行政机关是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它的唯一目的就是执行人民的意志,“因此,我国社会主义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只能是:为人民服务.” (应松年、朱维究、方彦《行政法学理论基础问题初探》,载《中国政法大学学报》1983年第2期)对于这种观点,学术界有不同认识,认为“为人民服务”是一个普遍的政治原则,适用范围极其广泛,我们的一切法律、法学,归根结底都是为人民服务的,唯独以此作为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似乎不够贴切,行政法学应有自己更适合的理论基础. 笔者认为: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是行政法学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由其决定一个国家行政法学的社会阶级性质、基本框架结构、基本原则以及发展方向,对于该国行政法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政府理论应该是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因为行政法主要是规范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部门法,它规定政府可以行使的权力,确定政府行使这些权力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其他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研究政府权力的制度化、法律化成为行政法学的基本课题,因此政府究竟是什么,它因何而产生,因何而存在.它的基本职能是什么,在社会主义社会政府起什么作用,它应该如何行使自己的权力,如何使政府权力永远掌握在人民手中等等,就成为行政法学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一句话,只有全面、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并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条件下正确地运用,才能使我国行政法体系成为科学的完整的体系,才能指导我国行政法健康地发展.当然,马克思主义政府理论不是从天而降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在批判继承人类思想史中的进步的政府理论基础上结合无产阶级革命实践总结出来的,它随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改革的发展而发展.因此我们一方面对于国外的、历史上的有益的政府理论、行政法学理论批判地借鉴,另一方面,更重要的,要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 我以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础可以概括为:政府由人民产生,政府由人民控制,政府为人民服务,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与公民之间关系逐步实现平等化;这五个方面,并由这五个方面构成一个完整的有机联系的整体,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的理论基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体系 理论基础 行政体系 政府管理 社会主义国家 为人民服务 政府权力 马克思主义 资产阶级革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阶段我国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的历史任务 被引量:2
5
作者 袁曙宏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46-51,共6页
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同属于行政科学的范畴。这两门学科在我国尚处于草创阶段,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本质上搞清楚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密切结合,尽快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 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同属于行政科学的范畴。这两门学科在我国尚处于草创阶段,还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从本质上搞清楚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密切结合,尽快实现我国行政管理的科学化、法制化和现代化,对于改革行政管理,提高管理效率,使之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一) 行政是行政管理学和行政法学产生的基础,研究的中心,连接的焦点,服务的目的;但二者对行政也具有积极的反作用。行政管理学与行政法学的联系主要是:从学科的形成过程来看,二者都以较为发达的商品生产作为其产生的物质条件,以政治学和法学理论的迅速发展作为其产生的思想条件;二者在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始而合于一体,继而各自独立,一直相互依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管理学 行政法学体系 行政管理法规 行政立法 行政关系 政府机构 行政活动 法制化 行政 行政法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法定义方法浅议
6
作者 杜祥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02-104,共3页
行政法的定义是行政法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行政法学所有范畴的基础。给行政法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不仅关系到科学的行政法学体系能否建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实践能否键康发展的问题。出于这种考虑,结合法学界对... 行政法的定义是行政法研究的逻辑起点,是行政法学所有范畴的基础。给行政法一个相对准确的定义,不仅关系到科学的行政法学体系能否建立的问题,更为重要的是还关系到我国行政法治实践能否键康发展的问题。出于这种考虑,结合法学界对行政法的定义研究现状,笔者拟对其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法学体系 定义方法 理性思维 《现代汉语词典》 法律规范 意志活动 根本属性 本质特征 行政法治建设 科学定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法的产生和发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泉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5年第2期20-26,共7页
一、关于古代中国有无行政法的思考 有关我国行政法起源的问题,长期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或主张我国行政法自古就有(指国家形成以后),只是性质和特征与近代行政法不同,认为“行政法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国家性质的变化而变化。”... 一、关于古代中国有无行政法的思考 有关我国行政法起源的问题,长期众说纷坛,莫衷一是:或主张我国行政法自古就有(指国家形成以后),只是性质和特征与近代行政法不同,认为“行政法因国家的产生而产生,并且随着国家性质的变化而变化。”或主张古代只有行政法律规范,没有行政法。或主张古代没有行政法,认为行政法是在民主、法治基础上控制行政权力,监督官员的法,而封建社会却不具有产生行政法的基础。第一种观点显然十分重视行政法与国家的关系,但它却忽视了产生行政法的基础;第二种观点虽未点明古代中国有无行政法,但实际上是肯定了古代的行政法,因为行政法是行政法律规范的总和,有行政法律规范必有作为其总和的行政法存在。第三种观点虽有见地,然未涉及古代中国大量存在的典章制度,并对其作出合理的解释,难以让人折服。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古代典章制度作深入的研究,剖析其性质与作用,从而探讨我国古代社会是否具备产生行政法的必要条件,进而论证我国行政法的起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 行政法学体系 公民权利 行政法律规范 典章制度 行政权力 行政诉讼 社会主义国家 三权分立 行政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