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再省思
1
作者 高慧铭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9-85,共7页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探索,为我国行政争议实质性预防化解贡献了制度力量。但由于该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是我国贯彻落实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探索,为我国行政争议实质性预防化解贡献了制度力量。但由于该制度的正常运行需要行政机关负责人具有较好的法律专业素质、付出更多额外的时间和精力等原因,在当前情况下,这一制度并没有在实践中得到很好实施,出庭应诉的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为充分发挥该制度在依法治国和法治政府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需要进一步明确出庭应诉的行政机关负责人范围和案件种类,衔接法治政府考核评定和责任追究,鼓励相关部门参与监督该制度的实施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行政诉讼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运行省思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淮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5-103,共9页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承载着优化审判环境、缓和官民矛盾、实质化解争议、推进依法行政的工具性价值。该项制度的生成和发展有其特定土壤,在司法环境不成熟时能够取得正向的改良效益,然而,该...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被认为是一项极具中国特色的诉讼制度,承载着优化审判环境、缓和官民矛盾、实质化解争议、推进依法行政的工具性价值。该项制度的生成和发展有其特定土壤,在司法环境不成熟时能够取得正向的改良效益,然而,该项制度面临着正当理由认定不明、委托制度运作偏误、出庭应诉性质界别不清、缺席裁判适用存疑等困惑。随着法治社会建设的日益完善,这项制度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在目前,仍要通过正当理由压缩不能出庭的空间,配套行政系统得力的支持措施,从而实现该项制度的优化和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负责人 出庭应诉 作为义务 正当理由 法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相关认定问题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曹奕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8-153,共6页
《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3款对"被诉行政机关"、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人数、"应当出庭"、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人选、"相应的工作人员"等问题缺乏明确规定,不便实践操作。据相关法律规... 《行政诉讼法》第3条第3款对"被诉行政机关"、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人数、"应当出庭"、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被诉行政机关委托的人选、"相应的工作人员"等问题缺乏明确规定,不便实践操作。据相关法律规定,"被诉行政机关"应认定为实施了被诉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的出庭人数可规定为1名。条文中的"应当出庭",应据案件情形,或认定为强制性规定,或视为倡导性规定。认定行政机关负责人不能出庭应诉的正当理由,除了认可不可抗力的因素外,还应顾及客观上不能控制的其他正当事由。被诉行政机关所委托的人选,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是律师或其他诉讼代理人。认定"相应的工作人员",既要从身份上考量,也要从工作的相关性上考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诉行政机关 行政机关负责人 出庭应诉 行政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治一体建设视域中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 被引量:6
4
作者 章志远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4-43,共10页
作为一项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实践探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在24年间经历了依托文件推动的初创期、制度正式入法的生长期和司法解释实施的拓展期三个阶段。置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制度功能应当得到全... 作为一项极具中国本土特色的实践探索,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在24年间经历了依托文件推动的初创期、制度正式入法的生长期和司法解释实施的拓展期三个阶段。置身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制度功能应当得到全新阐释。在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视域中,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具有以官员守法带动全民守法、以官民沟通促进实质化解、以个案处理实现诉源治理的时代价值,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典型案例为此提供了有力佐证。遵循法治政府建设要率先取得突破、带动法治社会建设的法治发展逻辑,应从必须出庭案件范围划定中的司法裁量、实质性解决行政争议取向的应诉表现和负责人出庭应诉实际效果的公开评价三个方面进一步予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一体建设 行政机关负责人 出庭应诉 诉源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研究——以现行法律规范文本为对象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学辉 林金咏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4-64,共11页
行政执法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是内部行政过程中的常态。以《行政处罚法》等三十部法律规范文本为分析样本,梳理出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在行政执法内部行政程序各环节中的实际状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机关负责人的范围、批准... 行政执法中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是内部行政过程中的常态。以《行政处罚法》等三十部法律规范文本为分析样本,梳理出行政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在行政执法内部行政程序各环节中的实际状态。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从机关负责人的范围、批准权效力及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与行政执法"个案批示"的关系入手,厘清"机关负责人批准"的法律概念,揭示机关负责人审批权的法律功能,为实现机关负责人批准制度规范化奠定基础。可以说,规范机关负责人批准行为在当下既有必要,又很迫切,也是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批准行为 行政机关负责人 法律规范文本 机关负责人批准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薛丽珍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6-70,共5页
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是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法庭进行应诉的活动。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作为第一顺序人出庭应诉。实践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率偏低,出庭应诉不... 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是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席法庭进行应诉的活动。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作为行政机关的主要负责人,应作为第一顺序人出庭应诉。实践中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率偏低,出庭应诉不发声情况普遍存在,根本原因在于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本身。在综合行政争议解决、宣示性功能实现和成本效益权衡等因素的基础上,明确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范围,人民法院建议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出庭应诉相配合,注重行政机关法定代表人应诉能力的提高,最终实现行政诉讼立法的预期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 法定代表人 出庭应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行政首长出庭应诉的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1
7
作者 翟秀红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22-23,共2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施行20多年来,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制度的认识从不理解、不支持渐渐转变为能理解、配合并支持。这是与党中央、国务院自1999年以来多次颁发文件鼓励、倡导行政机关应积极应诉和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分不...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颁布施行20多年来,行政机关对行政诉讼制度的认识从不理解、不支持渐渐转变为能理解、配合并支持。这是与党中央、国务院自1999年以来多次颁发文件鼓励、倡导行政机关应积极应诉和行政首长应出庭应诉分不开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强力推动下,全国各地都掀起了建立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有40多个市、区、县建立了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制度,特别是长三角地区的一些做法被最高人民法院树为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极应诉 行政首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出庭 行政诉讼制度 反思 最高人民法院 行政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县长不出庭”说开去
8
作者 张建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53-53,共1页
报载,苍南县农民包郑照控告县政府侵权一案,开庭前,为县长(法定代表人)是否出庭诉讼,县政府的领导班子曾两次为此开会研究,最后表决,结果是不同意县长作为被告出庭。投不赞成票的人出于何种考虑,怕损尊严?怕失威信抑或其他?人们不得而... 报载,苍南县农民包郑照控告县政府侵权一案,开庭前,为县长(法定代表人)是否出庭诉讼,县政府的领导班子曾两次为此开会研究,最后表决,结果是不同意县长作为被告出庭。投不赞成票的人出于何种考虑,怕损尊严?怕失威信抑或其他?人们不得而知。这类现象,也非苍南仅有,这不能不令人深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制度 国家行政机关 法定代表人 行政行为 庭前 行政诉讼法 诉讼能力 被告 行政职权 出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听证程序在实际操作中的几个问题
9
作者 裴建军 竹世宏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听证程序 当事人 听证主持人 行政程序 行政处罚法 实际操作 处罚决定 行政机关负责人 限制人身自由 听证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