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土地征收中的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保护 被引量:2
1
作者 郑全新 邹爱华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3,149,共7页
虽然我国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保护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欠缺征收目的公共利益范围的判断标准、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存在遗漏、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狭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不明确,以及被征收... 虽然我国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保护有所进步,但是仍然存在缺陷。由于欠缺征收目的公共利益范围的判断标准、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存在遗漏、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狭窄、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不明确,以及被征收人对征收决定不服时必须先申请行政复议,导致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的运用障碍。另外,将征收补偿安置决定也纳入被征收人行政救济权客体范围,导致其范围过大。为了和平地解决土地征收纠纷,避免出现恶性事件和大规模群体性上访事件,有必要采取以下完善措施:比较清楚地规定公共利益的范围、扩大征收决定无效的范围、扩大拥有行政救济权的主体范围、明确规定被征收人可以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理由、取消行政复议程序前置的规定,以及赋予被征收人对征收补偿争议的民事救济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征收 被征收人 行政救济权 行政复议程序前置 民事救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否具有法定救济途径”:行政行为可诉性之补强标准 被引量:3
2
作者 宋国涛 《学习论坛》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0-96,共7页
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行政诉讼立法、理论及行政审判实践普遍关注的重要基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69号指导性案例"王明德案"不仅确立了程序性行为可诉的判断标准,也为行政行为可诉性判断标准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否具... 行政行为的可诉性是行政诉讼立法、理论及行政审判实践普遍关注的重要基础问题。最高人民法院第69号指导性案例"王明德案"不仅确立了程序性行为可诉的判断标准,也为行政行为可诉性判断标准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是否具有法定救济途径"标准是具有识别复杂行政行为可诉性的判断标准。这一新的判断标准既丰富了行政行为可诉性判断标准的内容,也是对传统可诉性判断标准的重要补强。"是否具有法定救济途径"标准应当从法定性、明确性与规范性以及可行性与实效性三个层面进行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诉性 行政救济权 法定救济途径 补强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行政复议的特征 被引量:2
3
作者 小普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44-44,共1页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行政争议,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行政复... 行政复议是指行政管理的相对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行政主体的具体行政行为而发生行政争议,依法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审查该具体行政行为的申请,由受理机关根据法定程序对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决定的活动。行政复议作为行政相对人行使行政救济权的一种法律途径,是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档案行政复议工作起步较晚,作为一种解决行政争议的法律制度近些年才真正应用到档案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行政复议 具体行政行为 行政相对人 行政复议机关 民主政治发展 行政复议工作 行政争议 行政救济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