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街头官僚到数字官僚:信息技术应用对一线行政效果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权一章 黄晖 《公共行政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3-94,M0005,共23页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街头官僚的日常行政中得到大量应用,而当前研究并未揭示信息技术作用于街头官僚行政效果的机制。论文以Z区交通警务执法记录仪为技术场景,基于警务系统数据结合问卷调查构建模型。以自由裁量权为中介变量... 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街头官僚的日常行政中得到大量应用,而当前研究并未揭示信息技术作用于街头官僚行政效果的机制。论文以Z区交通警务执法记录仪为技术场景,基于警务系统数据结合问卷调查构建模型。以自由裁量权为中介变量,以行政问题类型和执法风格为调节变量,将行政效果分为效率和公民满意度,将行政问题类型分为棘手问题和驯良问题,将执法风格分为法律型、促进型和适应型。结果显示,行政效果受自由裁量权的中介影响,且效应强度受行政问题类型和执法风格的调节。在棘手问题情境下,效率与公民满意度陷入“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境地,自由裁量权作为遮蔽性因素,弱化了技术对效率的正向作用,且技术完全通过限制自由裁量权来对公民满意度产生削弱作用。在驯良问题情境下,技术对满意度并无显著作用,但通过部分赐能自由裁量权来提升效率。论文为数字时代下街头官僚与街头官僚机构构建了行动策略集,启发实践者要因地制宜使用技术,实现技术、问题情境和执法风格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 自由裁量权 行政问题类型 执法风格 行政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关系之辨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宇骁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8-125,共18页
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与实务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关系的认识存在混淆。就受案范围来说,从行为作出结果出发判断是否“实际影响权利义务”,从而界定行为属性的做法,既是循环论证,也是受案范围容易与原告资格混淆的根本原因。正... 在我国,行政法学理论与实务对行政诉讼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关系的认识存在混淆。就受案范围来说,从行为作出结果出发判断是否“实际影响权利义务”,从而界定行为属性的做法,既是循环论证,也是受案范围容易与原告资格混淆的根本原因。正确的逻辑应当是从构成要件出发判断行为属性,“实际影响权利义务”是一个行为属于行政行为之后的当然结果。就原告资格来说,相对人受到行政行为法律效果侵害,遵从行为不法的逻辑,受案范围满足即意味着原告资格的满足。其他利害关系人受到行政行为事实效果侵害,遵从结果不法的逻辑,原告资格判断需要另行从损害结果出发归责行为违法性。受案范围与原告资格纠缠形成的牵连性阶段体系表明,应当探索在终局行为前阶段构建定分止争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起诉条件 受案范围 原告资格 行政行为法律效果 实际影响权利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方国家刑罚结构两极化走向背景透视
3
作者 谢锡美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2年第5期58-61,共4页
刑法学界对当代西方国家刑罚结构走向有一定的研究 ,但对其成因却较少进行透视 ,然而 ,就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我国当前刑罚结构合理、科学构置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 ,本文拟就此问题逐一展开分析。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刑罚结构 两极化走向 犯罪学 刑罚制度 行政效果 经济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构·人员·效率
4
作者 王绍元 《学习与实践》 1987年第9期43-45,共3页
所谓效率,是指产出对投入的比率。行政效率即是机关某项行政管理付出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因素与行政效果之比。产出比率高于投入,则效率高。反之,则效率低。
关键词 行政效率 机构 行政管理 行政效果 比率 产出 机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