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首先要解决好合宪问题——《行政强制法(草案)》相关条文评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郭延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18-125,共8页
2009年8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沿用了现行的"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原则),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例外)"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体制。这种分配体制不符合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配置的基本格局... 2009年8月28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草案)》沿用了现行的"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主(原则),行政机关自己执行为辅(例外)"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体制。这种分配体制不符合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配置的基本格局和有关国家机关的性质及其职权的具体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属于典型的行政行为,行政强制执行权应当由行政机关来行使,而不应当由作为审判机关的人民法院来行使。具有宪法瑕疵的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体制已经暴露出了诸多的弊端。应当依宪法理顺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体制与宪法的关系,根据行政性职责划归行政机关、审判性职责划归审判机关的原则在行政机关与审判机关之间分配行政强制执行权的权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法(草案)》 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体制 合完性 立法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力的分配 被引量:3
2
作者 宁立成 《湖北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124-126,共3页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利于保障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不利于司法公正;有损司法机关的权威。应从以下三方面重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 我国的行政强制执行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为原则,以行政机关强制执行为例外。这种模式的缺陷是:不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利;不利于保障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不利于司法公正;有损司法机关的权威。应从以下三方面重构我国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模式:将法院的审查程序改为诉讼程序;根据需要赋予行政机关必要的间接强制执行权;严格控制行政机关的直接强制执行权;规范设定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和权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执行 行政强制执行权 行政机关 行为原则 人民法院 合法 司法公正 司法机关 诉讼程序 审查程序 分配模式 保障 公民 主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权配置模式之选择——以湖南基层法院的实践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张坤世 江华 《法治研究》 2013年第2期126-131,共6页
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确定的行政庭审查、执行局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与执行模式,并没有成为目前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主流选择。这种既有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差异昭示,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 调查表明,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确定的行政庭审查、执行局执行的非诉行政案件审查与执行模式,并没有成为目前各法院(特别是基层法院)的主流选择。这种既有规定与具体实践之间的差异昭示,目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要求我国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权配置模式既要有长远目标,也要有现实考量,需要结合工作实际因地制宜,而不能"一刀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诉行政案件强制执行 配置模式 理想状态 现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行政机关的强制执行权
4
作者 冯尔泰 钱富兴 项冶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12-15,共4页
《行政诉讼法》已经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存在两个方... 《行政诉讼法》已经七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将于1990年10月1日起实施.《行政诉讼法》的实施对于维护和监督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防止滥用职权,保障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无疑是有重要作用的.然而,目前我国的行政管理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个人和单位有法不依、行政机关执法不力、违法行为难以追究的现象比较严重,例如:滥占耕地、破坏森林、毁坏通讯设施、污染水域、私采矿藏等现象严重,倒卖外烟名酒、走私文物黄金颇为猖獗,仿冒名牌产品、窃取技术秘密、刊登劣货广告不断发生,等等.虽然报刊传载,舆论喧呼,然而我们的行政机关在这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严峻形势面前,却显得有些软弱无力.另一方面,有些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行政机关 行政强制执行权 行政诉讼法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 合法 行政管理 违法行为 滥用职 健全完善 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强制执行主体论
5
作者 周宏 《东南学术》 CSSCI 1991年第6期67-70,共4页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主体作出的具有义务内容的行政决定,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强迫相对人履行的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执行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促使相对人及时、完全地履行行政义务,是实现行政管理高效率... 行政强制执行是指,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相对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主体作出的具有义务内容的行政决定,有关行政机关依法强迫相对人履行的法律制度。行政强制执行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促使相对人及时、完全地履行行政义务,是实现行政管理高效率的一种强有力手段,它将成为行政法学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仅就行政强制执行的主体作一论述,以求教大方。 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执行 行政机关 行政法律关系 行政主体 行政管理 行政强制执行权 法律制度 行政法学 行政义务 国家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政府强制“拆违”执行权的新立与善用——兼评《城乡规划法》第68条 被引量:2
6
作者 唐绍均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54-57,共4页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面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逾期拒不拆除”的“拆违”啡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只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一种解决途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模式所固... 在《城乡规划法》出台之前,面对“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对违法建设单位或个人作出责令限期拆除的决定后,当事人逾期拒不拆除”的“拆违”啡题,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只有“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拆除”一种解决途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模式所固有的程序繁琐、期限长、效率低等弊端,造成了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很难得到及时履行。客观上造成了违法建设行为的禁而不止,削弱了城乡规划行政管理机关的权威性,降低了其行政效率。《城乡规划法》第68条对此难题作出了积极回应,依法确立了政府的强制“拆违”执行权。然而,行政决定权与执行权合一的权力配置,削弱了司法权对政府行政权的监督与制约,增加了政府权力滥用的风险,因此亟需廓清政府强制“拆违”执行权的有限性、必为性,强化监督、严厉裁处。以实现政府强制“拆违”执行权的善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拆违” 行政强制执行权 监督 善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政强制执行纳入法制化轨道
7
作者 黎一亢 陈志翔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17-22,共6页
一、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律规范是形势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着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家行政机关执法不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执法不力,这里面有认... 一、制定行政强制执行法律规范是形势的迫切需要近几年,我国法制建设中存在着一个引人关注的问题,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难究。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国家行政机关执法不力则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什么执法不力,这里面有认识问题,有社会历史原因,也有法律制度上的问题。不少人一提到运用法律手段,就认为是通过法院来解决问题,因而在立法和执法的理论和实践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强制执行决定 国家行政机关 其他组织 法院强制执行 强制执行措施 法律规范 行政处理 行政强制执行权 法律制度 行政强制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