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代中国行政救济制度的萌芽——以清末行政审判院的筹设为中心 被引量:2
1
作者 宋玲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48-153,共6页
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司法独立形成一股潮流,司法权从传统行政权中分立以及对行政侵害加以救济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进行了一次杂糅的"官制改革"作为立宪之基,并拟定了"预备立宪"的计划。其中在... 随着清末预备立宪的开展,司法独立形成一股潮流,司法权从传统行政权中分立以及对行政侵害加以救济的呼声此起彼伏。在这个过程中,清政府进行了一次杂糅的"官制改革"作为立宪之基,并拟定了"预备立宪"的计划。其中在行政救济方面,即筹设行政审判院,作为行政诉讼的机关。虽然旋即因为清廷覆灭而在清代始终未能实现,但是却出台了其组织法草案,且行政救济思想终究成为不可逆的现代思潮,成为民国平政院成立的先声,为近代中国行政救济的萌芽。因此,这一段筹设的经历,在行政救济制度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救济 清末 行政审判院 筹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末民初关于设立行政裁判所的争议 被引量:20
2
作者 李启成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63-173,共11页
本文集中梳理了清末民初围绕设立行政裁判所所引起的长期争议:在晚清主要集中于传统的都察院与新式的行政审判院之关系,民初则主要围绕是选择参照西方的一元制还是二元制来建立我国的行政审判模式这个问题展开的。权力分立观念是行政诉... 本文集中梳理了清末民初围绕设立行政裁判所所引起的长期争议:在晚清主要集中于传统的都察院与新式的行政审判院之关系,民初则主要围绕是选择参照西方的一元制还是二元制来建立我国的行政审判模式这个问题展开的。权力分立观念是行政诉讼之前提,行政诉讼则处于司法和行政两种权力边界之上,判定其性质究竟是以司法权为主还是以行政权为主的问题实际上才是争议存在的真正原因,也是近代中国选择行政法院设计模式的主要思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裁判所 清朝末年 民国时期 法制史 行政诉讼 一元制 二元制 都察 行政审判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