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协同治理下的服务效能共谋——一个华南“混合行动秩序”的循证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伟 殷妙仲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82-93,共12页
本文在学理上形塑了一种"制度"——"机制"双轴联动效应;同时引入"利益契合"、"治理共识"、"协同性"和"协同增效"作为治理绩效的四项内嵌因子,进一步将"绩效同构"... 本文在学理上形塑了一种"制度"——"机制"双轴联动效应;同时引入"利益契合"、"治理共识"、"协同性"和"协同增效"作为治理绩效的四项内嵌因子,进一步将"绩效同构"——"风险共担"归纳为评量"制度"——"机制"之间是"失序"还是"有序"的重要标准。本文甄选出华南城市某社区以"混合行动秩序"为制度性示范意义的"协同治理"循证实例,带着"协同治理能否落地于本土情境形塑一种制度性框架"这一研究问题进行结构性论证、在该研究个案"服务效能共谋"的"地方性事实"中进行机制性探析,尝试在"制度——机制"互动论的基础之上转译出一种借鉴于西方语境、却对我国社会转型现实更具理论解释力的"情境性知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治理 混合行动秩序 协同增效 组织租 类“多中心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旧小区改造中协同治理的模式比较研究——基于对北京市3个治理案例的考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振锋 王翔君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6-60,共15页
社区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物理性设施老旧亟待改造更新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之下,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 社区治理是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的重要载体,对促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在物理性设施老旧亟待改造更新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不足的双重压力之下,对老旧小区改造中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的研究有助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以社团结构和行动秩序两个维度对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协同治理机制进行分解重构,阐释老旧小区改造中多元主体参与实践的协同机制和实际效果。实地研究发现:一是现阶段老旧小区改造中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供给相对滞后于物理性的工程改造;二是老旧小区改造中存在代理型、同构型和合作型三种型式并存的现象且三种模式在改造成效上存在差异;三是理想化的协同治理应是建立于参与力量之间实现互信共利的基础之上,但由于改造更新的差异,协同团队成员易于受到短期市场利益的诱导和其他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并应朝向融合型协同治理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旧小区 改造更新 社团结构 行动秩序 协同治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出传统理路 迈向时代未来——理论社会学的一个经典论题与转型加速期的经验现实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敏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42,共5页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深远。然而,这一论题上形成了一种将行动与秩序和结构进行分离的传统研究套路,并为后继者所沿袭和复制,也因之一再激起社会学的理论重建。理论是时代的折射或先声,问题的谜底已经深藏于时代本身。在全球化激流奔涌的现时代,“过去”的影响力迅速降低,“未来”的意义日益凸现,“生活在未来”就是不断地生成和建构。在生活实践面前,传统的理路在消蚀。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是彼此建塑和同构互生的关系,而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解释,是根本性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使得社会世界意义赋予的不断深化,主体的反思、自否与创新能力也无穷递进,促成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正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意义效应中,社会生活、社会主体、社会行动、秩序和结构不断胶着、建塑和往复转变,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绵延和演替,通过共同的进程投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 行动意义效应 行动秩序和结构的同构互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