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1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质生产力引领下农业高职院校专业布局优化的策略探讨--基于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行动研究
1
作者 赵晶 邬雨刚 +2 位作者 王镇 李臻 刘海明 《智慧农业导刊》 2025年第13期41-44,50,共5页
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优化正迎来新质生产力全面引领的“新”时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布局向“新”行动,以行动研究范式展开一次“有组织优化”的重要尝试,探索了“政策牵引、领导挂帅、部门协同、研究支持、数据支撑”的专项行动模... 高职教育专业布局优化正迎来新质生产力全面引领的“新”时刻,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专业布局向“新”行动,以行动研究范式展开一次“有组织优化”的重要尝试,探索了“政策牵引、领导挂帅、部门协同、研究支持、数据支撑”的专项行动模式,构建专业布局“需求-特色-效益”三维决策框架、“技术-产业-人才”三阶需求分析链路、“规模-效益-质量”三角结构均衡取向、“数据-研究-优化”三步行动路径的系统化方法体系,为苏农拟定未来三年专业设置和结构优化计划,制定专业布局和内涵发展持续深化的行动举措。同时,也为兄弟院校开展专业布局优化行动提供样本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新质生产力 农业高职院校 专业布局 优化策略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生态系统的企业跨界服务创新:一项行动研究
2
作者 冉佳森 肖静华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5-85,共11页
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服务创新。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综合汽车服务商J公司实施两阶段行动研究,探索企业通过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第一... 数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企业获取外部资源的成本,推动数字生态系统的构建和服务创新。本文基于数字可供性理论和行动者网络理论,通过对综合汽车服务商J公司实施两阶段行动研究,探索企业通过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服务创新的过程机制。第一阶段是构建数字生态,通过跨平台数据共享可供性和人与数字平台协同的行动网络,形成跨界服务的创新基础;第二阶段是赋能数字服务,通过跨平台资源整合可供性和人与AI协同的行动网络,形成跨界服务的创新应用。行动研究结果表明,行动研究过程框架可以成为指导企业实践的有效工具,促进研究者与实践者之间的沟通,同时,可加深对理论的理解,推进理论发展。实践中,企业应重视数字平台对数据整合的关键作用,认识到构建数字生态系统实现跨界创新是动态过程,关注其为企业协作竞争提供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生态系统 跨界服务创新 行动者网络 数字可供性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文化探针的Z世代包装容器设计偏好行动研究
3
作者 邓威 余隋怀 鲁柯彤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99-507,共9页
目的提取Z世代对包装容器的隐性感觉知识,研究该人群新的设计偏好特征,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调研提供了新实践思路。方法基于文化探针这一快速民族志研究策略,对Z世代人群展开参与式视觉研究并应用于实践。首先使用文化探针包获取目标... 目的提取Z世代对包装容器的隐性感觉知识,研究该人群新的设计偏好特征,为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调研提供了新实践思路。方法基于文化探针这一快速民族志研究策略,对Z世代人群展开参与式视觉研究并应用于实践。首先使用文化探针包获取目标访谈者潜在隐性审美和价值观,结合扎尔特曼深度访谈技术对感性意向进行收敛归类,将归类后的构念转译为设计应用要素类型,结合文化探针结果进行设计语义融合,运用量化分析提取设计语义背后设计主成分,形成立体设计偏好特征。结果Z世代人群设计偏好具有新潮活泼的个性,运用偏好特征设计多个白酒包装容器,通过里克特结构的量表问卷对比验证,显示结果符合预期。结论结合量化分析的文化探针方法能够有效感知用户研究过程中偏好多元性,获取较为全面的设计策略,研究具有较强商业应用价值和设计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探针 Z世代 包装容器 设计偏好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肠炎预防护理流程改进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黄定凤 刘玥 +2 位作者 郑利媛 罗珍 杨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35,共6页
目的基于行动研究法改进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肠炎预防护理流程,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便利选取112例前列腺癌拟行根治性放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行动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癌放射性肠炎优化护理;行动研究组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 目的基于行动研究法改进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肠炎预防护理流程,并探讨其有效性。方法便利选取112例前列腺癌拟行根治性放疗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行动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前列腺癌放射性肠炎优化护理;行动研究组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螺旋式循环,继续改进护理流程,共开展2个循环。比较对照组与行动研究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心理困扰程度以及生活质量。结果行动研究组放射性肠炎发生率、心理困扰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生活质量总分及维度得分(除性行为维度外)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应用行动研究法优化前列腺癌患者放射性肠炎预防护理流程,可降低放射性肠炎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困扰程度,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放射性肠炎 行动研究 护理流程 心理困扰 生活质量 健康教育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行动研究——以北京市X医院老年健康社会工作服务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杜今 张红宇 +2 位作者 乔雨晨 刘一凡 李璐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651-1660,共10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老年认知障碍患病人数与日俱增,这一疾病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负担与压力。现阶段,老年认知障碍在国家及社会层面关注度低、主动筛查和识别能力弱、治疗及照护成本高、社会服务体系碎片化等问题凸显,积极探索构建由政府、医疗机构、社区、慈善团体、市场及民间社会组织等多元福利主体构成的覆盖老年认知障碍病程全周期的照护体系势在必行。研究基于北京市X医院老年认知障碍患者及家庭全周期支援项目实践,以福利多元理论为框架,通过行动研究构建老年认知障碍福利多元照护体系的实施路径与机制。基于老年认知障碍群体现实样态的描绘,健康社会工作者打破原有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存在的服务对象单一、服务场所禁锢、患者不同疾病周期需求割裂及资源链接成效欠佳等弊端,转而使用健康社会工作的视角,利用行动研究的方法尝试从认知障碍疾病管理的4个阶段进行破局:在认知障碍疾病早发现阶段,能够明确服务主体的职责,实现服务成效的最大化;在认知障碍疾病早治疗阶段,能够打通服务主体间的壁垒,实现资源的价值化流动;在认知障碍患者疾病自我管理阶段,能够调动服务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实现服务对象的积极转变;在认知障碍友好化倡导阶段,能够回应服务主体的内在需求,实现照护体系的可持续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障碍 社会工作者 老年人 福利多元 行动研究 全周期支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动研究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实践培训方案的优化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晓敏 丁焱 +2 位作者 游菁 杨岚 杨晓清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优化的效果。方法以行动研究为理论指导,针对参加培训的35名(3轮分别为10、12、13名)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3轮行动调整、优化培训方案,以柯氏四级评估模... 目的探讨基于行动研究法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优化的效果。方法以行动研究为理论指导,针对参加培训的35名(3轮分别为10、12、13名)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3轮行动调整、优化培训方案,以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为基础对临床实践培训方案进行评价。结果形成了以需求为导向的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在3轮行动研究中,学员对临床实践培训的整体满意率分别为90.0%、91.7%、100.0%,培训后(第2、3轮共25名)学员对盆底相关知识技能掌握度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均P<0.05),80.0%以上的学员认为能够将盆底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临床实践。结论行动研究法有利于优化盆底康复专项护士临床实践培训方案,从而提高培训效果和学员满意度,并对学员的临床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底康复 专项护士 临床实践培训 行动研究 培训方案 培训基地 教学评价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在我国的发展:回顾与反思 被引量:8
7
作者 周钧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12年第1期1-5,共5页
我国早期的行动研究具有实证主义的倾向,认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普遍的教育规律,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实验过程对条件的控制,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行动研究一方面仍遵循实证主义的"假设—... 我国早期的行动研究具有实证主义的倾向,认为行动研究的目的是探究普遍的教育规律,以教育实验的方式进行,强调实验过程对条件的控制,只有极少数教师参与行动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的行动研究一方面仍遵循实证主义的"假设—验证"模式,另一方面也具备了解释主义的精神,即在教育教学的实际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由此理解情境化的教育实践;进入21世纪,我国的行动研究更是坚持解释主义的立场,并出现"草根化"的趋势。行动研究不再被认为是单纯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教师将他人理论转化为个人理论,再转化为教学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实证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解释主义取向的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问题·叙事·合作——对校本行动研究的一种解读 被引量:3
8
作者 王铁群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6-47,共2页
关键词 校本行动研究 反思性教学 教育叙事研究 教育行动研究 合作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戏剧激发职前幼师游戏精神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唐未兵 邱玉函 《学前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6-50,共15页
教师的游戏精神是化解教育中游戏异化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戏剧能为教师游戏精神的激发提供平台。面向H省47名乡村职前幼师开展跨时16个月的教育戏剧行动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开肢体想象以唤醒始于自由的游戏精神,第二阶段建构美学... 教师的游戏精神是化解教育中游戏异化问题的关键,而教育戏剧能为教师游戏精神的激发提供平台。面向H省47名乡村职前幼师开展跨时16个月的教育戏剧行动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打开肢体想象以唤醒始于自由的游戏精神,第二阶段建构美学空间以点燃兴于体验的游戏精神,第三阶段模拟人生境遇以激发源于创造的游戏精神。通过三个阶段循序渐进的计划、行动、观察、反思与持续改进,职前幼师有效激发了自由、体验、创造、对话、愉悦的游戏精神,实现了从被动“尬演”到忘我游戏、从身心分离到移情入戏、从创意贫乏到情境涌现的转变。在教育戏剧的作用下,游戏精神的五重意蕴交互关联、层层生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戏剧 游戏精神 职前幼师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乡村儿童阅读帮扶行动研究——基于湖北省公安县的实证调研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山 苏映潭 陈珂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5-41,共7页
乡村儿童是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有效提升乡村儿童阅读实践能力,生成全面持续的乡村儿童阅读服务机制,已成为拓宽乡村振兴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为强化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对湖北省公安县乡村小学展开阅读帮扶的行动研... 乡村儿童是乡村振兴战略关注的重要群体之一,有效提升乡村儿童阅读实践能力,生成全面持续的乡村儿童阅读服务机制,已成为拓宽乡村振兴发展空间的重要环节。为强化理论研究与具体实践的结合,对湖北省公安县乡村小学展开阅读帮扶的行动研究,基于对乡村儿童阅读需求的分析,设计阅读帮扶行动框架并进行精准实践与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建立“家庭辅助—学校增能—村社支持”的阅读帮扶互动机制是改善乡村儿童阅读现状的可行路径,在乡村振兴的框架下从个体需求把握动态化、家庭与学校运作高效化、帮扶体系持续化三个关键要点出发,有助于推动乡村儿童阅读帮扶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儿童 阅读帮扶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践逻辑:一项基于团体活动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鲁艺 赵蒙成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60-71,95,共13页
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呼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敬业乐群”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内容。当前,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多沿用传统灌输式方法,其实效性与吸引力有待提升。团体辅导活动具有交互性、反思... 高质量发展的职业教育呼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敬业乐群”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内容。当前,职业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多沿用传统灌输式方法,其实效性与吸引力有待提升。团体辅导活动具有交互性、反思性与实践性等特征,对职业道德教育模式的创新与优化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与理论意义。基于社会学习理论与学习投入理论,将心理学领域的团体辅导活动引入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行动研究方法,对某所五年制高职的16名学生进行了三轮教学实践与优化,探究团体活动对学生职业道德生成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团体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职业道德生成,其中,个体的能动性与反思性是职业道德生长的根源,集体环境的社会化互动是职业道德形成的基础,与专业相结合的具身实践是职业道德内化的动力。学校应重视青少年的职业道德教育,在职业道德教育中兼顾学生自我意识与集体意识建构,平衡活动的趣味性与教育性,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具身化实践转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教育 团体活动 行动研究 社会学习 学习投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参与度的行动研究——以《花卉栽培技术》课程为例
12
作者 陈晓茹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10期50-53,77,共5页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构建适合该课程和学生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2轮行动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前后测分析和对比,发现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 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到《花卉栽培技术》课程教学当中,构建适合该课程和学生发展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园林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中开展了2轮行动研究。通过对学生学习参与度的前后测分析和对比,发现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参与度。该研究对园艺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和教学高质量发展有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 《花卉栽培技术》 行动研究 学习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我们的行动──行动研究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锋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99-103,共5页
关键词 行动研究 行动 行动 教育行动研究 研究 教育素质 教师素质 动质量 学校行动研究 研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高等教育公平与可行动研究:背景、趋势与问题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晨 周钧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46-56,共11页
通过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公平问题及其原因,认为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在扩大整体教育机会,促进女性和少数民族群体受教育机会方面有积极成效,但基于社会阶层的受教育不均衡状况和区域间差异反而日益严重。从中国目前... 通过分析中国高等教育在改革过程中存在的具体公平问题及其原因,认为扩招后中国高等教育在扩大整体教育机会,促进女性和少数民族群体受教育机会方面有积极成效,但基于社会阶层的受教育不均衡状况和区域间差异反而日益严重。从中国目前的中央集权与市场经济相混合的体制来看,充分掌握公共权力的政府在解决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改革过程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显然,其立场、观念,宣称的理论等框架性预设和实际的理论,行动、效果之间往往存在一定落差,并会因为自身的权力和利益要求而成为维护自己利益的工具。因此,在高等教育公平的寻求中,更重要的也许是在开放式对话中整体社会改革的实现和政府立场以及管制观念的转变,即如何将普通民众和无利益纠葛的学者的意见和权益真正地整合进政治决策和改进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一种基于经验主义的能推动各方充分协商协作并最终能打破预设框架的改进性可行动研究也许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与高校合作行动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被引量:5
15
作者 章兼中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共5页
本文主要叙述行动研究产生的渊源、概念、特征、计划、过程和步骤、策略和方法以及通过实例论述中小学与高校合作行动研究对发展教师共同体和改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性。
关键词 行动研究 中小学与高校合作行动研究 教师共同体 教学研究 有效途径 借鉴 推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开展教育科学研究的新模式──介绍行动研究法
16
作者 张鲁殷 《教育学报》 1997年第5期37-40,共2页
关键词 行动研究 中小学教师 教育科学研究 新模式 教育教学 中小学教育科研 行动研究 教学研究 实际问题 印第安人事务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动研究法构建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模式的实践 被引量:16
17
作者 张伟英 倪逸倩 +2 位作者 沈美芳 邱文娟 黄燕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7年第17期64-66,70,共4页
目的构建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模式,以期解决传统评价中忽视培训后学员行为改变和组织绩效提升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综合应用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等方法收集分析资料。结果行动小组从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 目的构建胸外科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模式,以期解决传统评价中忽视培训后学员行为改变和组织绩效提升的问题,提高培训质量。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框架,综合应用文献研究、专家会议等方法收集分析资料。结果行动小组从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评价参考模型确立、评价内容确定、评价方法设计、评价标准建立和评价模式实际运行等方面开展研究,构建基于柯式模型的评价模式。实施结果显示,评价模式评价内容全面,有助于促进培训成果应用,引导培训计划修正。结论行动研究法是解决临床教学问题的有效方法,以柯式模型为依据的培训效果评价模式可用以提高专科护士培训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动研究 教学评价 专科护士 培训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项混合式教学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刘黄玲子 黄荣怀 +1 位作者 朱伶俐 郑兰琴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9,共5页
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过程,讨论了实施混合式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并总结了在高校中开展混合式教学要重点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网络协作探究活动的时间比例关系、技术平台对课堂教学活动以及网络协作探究活... 分析了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行动研究过程,讨论了实施混合式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与策略,并总结了在高校中开展混合式教学要重点处理好课堂讲授与网络协作探究活动的时间比例关系、技术平台对课堂教学活动以及网络协作探究活动的适应性、课堂环境与网络环境的协作活动设计、学习者准备水平、虚拟班级和小组的社会心理环境等五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行动研究 高校 教学重点 课堂环境 网络协作探究活动 教学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法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的进食管理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敏 王峥 +2 位作者 韩维嘉 陆士银 方雅珍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管理的效果。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对40例年龄≥80岁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进食管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形成2个螺旋式循环。结果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 目的探讨多学科团队对高龄吞咽障碍患者实施进食管理的效果。方法组建多学科团队,对40例年龄≥80岁吞咽障碍患者进行进食管理,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形成2个螺旋式循环。结果干预后患者体重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均有升高,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下降,每周呛咳次数和进食量改善(P<0.05,P<0.01)。结论多学科团队基于行动研究法开展安全进食管理,有助于高龄吞咽障碍患者维持营养状况,减少呛咳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龄老年人 吞咽障碍 多学科团队 行动研究 进食管理 吸入性肺炎 营养状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床旁交接班规范流程的行动研究 被引量:29
20
作者 郑剑煌 陈阿忍 +3 位作者 李春燕 何鲤穗 傅晓玲 庄梦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对ICU危重患者床边交接规范的作用。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和完善ICU床旁交接班流程;选取ICU 42名夜班轮转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床旁交接班流程应... 目的探讨行动研究法对ICU危重患者床边交接规范的作用。方法采用行动研究法,在识别问题后,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反思"的螺旋循环过程,制订和完善ICU床旁交接班流程;选取ICU 42名夜班轮转护士进行为期6个月的床旁交接班流程应用。结果规范交接班流程执行后,护士对患者病情的掌握水平及交接班规范流程执行度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在ICU实施规范、系统的床旁交接班流程可以保证交班信息的正确传递,使接班者能够更有效地掌握患者病情,从而保证患者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交接班 行动研究 护理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