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动员视角下的行动意义生产与核心价值观培育
1
作者 刘伟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9-94,共6页
个体行动建构的关键不仅在于行动者对自身行动意义的主观赋予,而且在于外在社会规范的价值引导。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员,其关键在于通过积极介入个体对自身行动意义的生产,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正... 个体行动建构的关键不仅在于行动者对自身行动意义的主观赋予,而且在于外在社会规范的价值引导。倡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动员,其关键在于通过积极介入个体对自身行动意义的生产,为人们践行核心价值观提供正当的根据,以育化人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重建个体对行动意义的认识的重点在于:在行动意欲上,引导社会成员反思和重建主观世界,将其思想导引至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上来;在行动动机上,引导社会成员超越实用主义倾向,提升实践智慧,实现其行动目的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在行动规约上,实现政治权威和理性权威的结合运用,以警示激励和宣传教育促成社会成员的思想自觉和实践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动意义 社会动员 实践智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与东亚三国集体结构的锻铸——关于现时代中、日、韩关系的一种社会学理论构想 被引量:3
2
作者 杨敏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 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 性... 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对东亚地区产生了日益深刻的持续影响。一方面,为了成为全球化的适应者,东亚三国强化了国内 的政策调整与制度改革,以提高对超国家的全球体系的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在金融、贸易、生态环境等领域,东亚已形成了跨国 性的区域合作。如何使国家在全球体系中获得安全,并进一步促进跨国性区域合作,以对国际关系机制形成广泛而积极的影 响,是东亚国家所要面对的共同课题。从社会行动意义效应的理论角度看,社会行动与社会结构是同一社会过程的两个观察侧 面,它们之间是相互胶着和彼此建塑的关系。现代社会主体是"意义主体",社会行动则是"意义行动"。在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 效应过程中,促成了意义化的行动关联模式体系,亦即行动的结构。结构中的"异者"与"异见"可通过结构意义资源的不断生成 而建立起某种共同的悟知和一致性的意愿。如果结构内部的意义资源能够形成一轮又一轮的递进状态,将为持久、稳定、富于 生机的合作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东亚三国集体结构"可以说应当是作为行动主体的中、日、韩三国间的行动意义效应 过程所锻铸或建塑的一种事实过程。随着中、日、韩三国共有悟知的发展,去中心化过程、主体平等必将进一步推进,从而使相互 间通过让与或坚持、接受或拒绝,增进认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集体结构 社会行动意义效应 意义资源 意义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出传统理路 迈向时代未来——理论社会学的一个经典论题与转型加速期的经验现实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杨敏 《甘肃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5-28,42,共5页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 社会学从初创时代直到当代,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关系论题对于理论社会学具有重要的学理性标识,从关于这一论题的洞察和探索而逐渐荡开和拓展的论域,对于获得关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性状与变迁的理解,对于社会学的理论建构和体系化,意义极为深远。然而,这一论题上形成了一种将行动与秩序和结构进行分离的传统研究套路,并为后继者所沿袭和复制,也因之一再激起社会学的理论重建。理论是时代的折射或先声,问题的谜底已经深藏于时代本身。在全球化激流奔涌的现时代,“过去”的影响力迅速降低,“未来”的意义日益凸现,“生活在未来”就是不断地生成和建构。在生活实践面前,传统的理路在消蚀。社会行动与社会秩序和结构是同一过程的两个观察侧面,是彼此建塑和同构互生的关系,而社会主体行动的意义效应对于这一关系的理解和解释,是根本性的。社会行动的意义效应使得社会世界意义赋予的不断深化,主体的反思、自否与创新能力也无穷递进,促成了社会秩序与社会结构的重构与变迁。正是在一轮又一轮的行动意义效应中,社会生活、社会主体、社会行动、秩序和结构不断胶着、建塑和往复转变,在不同领域、以不同方式绵延和演替,通过共同的进程投向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行动 行动意义效应 行动与秩序和结构的同构互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实践目的的生成及功能
4
作者 刘锋 宋敬业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2期30-32,共3页
目的是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实践的一个不可剥离的内在规定性。没有目的的实践,是没有意义的行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行动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无目的的无意义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87页)那么,实践目的是怎样... 目的是实践的一个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实践的一个不可剥离的内在规定性。没有目的的实践,是没有意义的行动。正如马克思所说:“行动如果没有目的,就是无目的的无意义的行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第287页)那么,实践目的是怎样生成的?它有什么功能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践活动 有用性 客体尺度 主体意识 外在尺度 实践手段 实践客体 实践结果 意义行动 根本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书
5
《远程教育杂志》 2003年第6期63-63,共1页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教师专业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教师专业化问题,对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运行模式,教师专业化的社会...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教师专业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本书系统地研究了教师专业化问题,对什么是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发展阶段、影响因素和运行模式,教师专业化的社会基础、教育基础和个人基础,以及如何提高我国教师专业化的水平、促进教师教育的改革进而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与进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并结合我国教师教育实际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作者寓理性的分析于故事性的叙事当中,处处体现着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承诺和人文发展的关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化:挑战21世纪的教师)) 《教育行动研究:意义制度与方法》 《信息技术教师素养:结构与形成》 《国际教育叛理念(修订版)》 教师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