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路段行人过街设施问题实证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亦慧 朱艳茹 李晓蔚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2011年第A01期215-220,共6页
城市道路混合交通中,路段上的行人过街受到机动车行驶的干扰显著,同时行人过街也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路段的拥堵.本文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人行便道以及路段行人过街信号设施等方面存在的... 城市道路混合交通中,路段上的行人过街受到机动车行驶的干扰显著,同时行人过街也会影响机动车的正常行驶,造成了路段的拥堵.本文首先归纳了行人过街设施在人行横道、过街天桥与地下通道、人行便道以及路段行人过街信号设施等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提出通过合理设置人行横道与行人过街灯、行人便道、过街天桥与过街地道、非机动车道、标识标线来完善行人过街设施的措施;最后以公交长椿街路口东站以东为案例展开行人二次过街信号优化设置的实际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路段和临近交叉口信号联动,晚高峰行人的有效过街时间增加了25%,午平峰长椿街交叉口东进口的被利用绿灯时间增加了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交通 行人过街设施 行人二次过街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璐 蔡铭 +2 位作者 刘永红 毕索阳 黄艳玲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07-311,共5页
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与资源的耗竭,对城市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愈显重要。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能源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模型... 随着环境质量的恶化与资源的耗竭,对城市规划中交通基础设施节能减排效果的评价愈显重要。文章提出了一套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方法。该方法以能源的消耗量与污染物的排放量为评价指标,建立了行人过街设施节能减排效果评价模型。通过将微观仿真技术(PARAMICS)与机动车综合排放模型(CMEM)结合,构建了微观交通尾气模拟分析平台,获取了动态的污染物排放量与燃油消耗量,实现了节能减排效益的定量预评估。最后,以广州一处人行天桥修建为例进行节能减排效果评价,发现人行天桥的修建将会使天桥附近路段尾气排放综合降低82.6%、油耗降低80%,一年减少经济损失约90万元;将研究结果与天桥建成前后实测数据对比,所得结果趋势一致,这表明文章提出的方法是合理的、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过街设施 节能减排效果评价 微观交通尾气模拟 PARAMICS CM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快速路行人过街设施设置条件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莹 邵春福 岳昊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98-205,共8页
考虑快速路主辅隔离带上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时,站点乘降客流的过街行为对辅路机动车流的影响,构建了快速路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分析方法.首先,从辅路行人-机动车冲突点时空分离的角度,分析快速路过街设施的类型;其次,基于行人过街和车流消... 考虑快速路主辅隔离带上设置公共交通站点时,站点乘降客流的过街行为对辅路机动车流的影响,构建了快速路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分析方法.首先,从辅路行人-机动车冲突点时空分离的角度,分析快速路过街设施的类型;其次,基于行人过街和车流消散理论,分析辅路无信号控制和有信号控制人行横道的通行能力,构建辅路无信号控制、有信号控制和立体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的临界点计算模型,对主路立体过街设施引脚不同位置的辅路交通流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快速路行人过街设施的设置条件及其评价指标.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其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设计方法 行人可穿越理论 车流消散理论 行人过街设施 临界条件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灯控交叉口行人过街设施设置依据研究[之一]——人行横道行人通行能力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李淑庆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 1991年第1期59-70,共12页
本文在检验行人、车辆到达灯控交叉口人行横道的到达规律后,按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分析计算出有、无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过街信号灯时,灯控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通行能力,并根据行人过街量大小提出了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过... 本文在检验行人、车辆到达灯控交叉口人行横道的到达规律后,按新颁布的《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分析计算出有、无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过街信号灯时,灯控交叉口人行横道的行人通行能力,并根据行人过街量大小提出了行人过街安全岛、行人过街信号灯和行人过街天桥或地道设置依据的建议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灯控交叉口 人行横道 行人过街设施 道路交通 通行能力 计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道路路段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设置条件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袁进霞 张卫华 +1 位作者 丁恒 马钧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450-1453,共4页
文章基于无信号控制方式下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理论,提出了采用信号控制时的相应计算模型;运用概率论和可穿插间隙理论,分析了人行横道由无信号控制方式过渡到信号控制方式的设置条件;在此基础上,从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 文章基于无信号控制方式下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计算理论,提出了采用信号控制时的相应计算模型;运用概率论和可穿插间隙理论,分析了人行横道由无信号控制方式过渡到信号控制方式的设置条件;在此基础上,从机动车道和人行横道通行能力的角度,给出了路段行人过街由平面过街方式过渡到立体行人过街方式的临界条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该条件可作为城市路段立体行人过街设施设置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行横道 信号控制 通行能力 立体行人过街设施 临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维度评估体系下的南宁市行人过街设施优化策略与规划建议
6
作者 杨华 蓝肖丽 《规划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8-134,共7页
发展绿色出行是交通运输领域践行“双碳”政策的关键举措和抓手。优化现有行人过街设施,构建更完善的城市行人过街设施系统,对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至关重要。评估现阶段城市道路的行人过街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是优... 发展绿色出行是交通运输领域践行“双碳”政策的关键举措和抓手。优化现有行人过街设施,构建更完善的城市行人过街设施系统,对营造良好的绿色出行环境和提高绿色出行比例至关重要。评估现阶段城市道路的行人过街设施布局是否合理,是优化行人过街设施的基础。文章提出一套评估城市行人过街设施布局的指标体系,对行人过街设施的安全性、便捷性、舒适性进行多维度评估,并以南宁市为例,结合不同用地性质区域行人过街设施分布特征的差异性,以问题为导向,探讨城市行人过街设施的优化提升策略,以期能够切实提高行人过街设施的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交通 行人过街设施 评估体系 布局优化 南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普陀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与道路公交衔接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余喜红 顾保南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1-96,共6页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其周围的道路公交站点之间的协调配合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城市综合交通效能的充分发挥。以上海市普陀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其轨道交通车站衔接道路公交站点存...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不断增加,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其周围的道路公交站点之间的协调配合的矛盾问题越来越突出,影响了城市综合交通效能的充分发挥。以上海市普陀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其轨道交通车站衔接道路公交站点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换乘距离偏长、公交站点布置型式不合理、缺乏合适的行人过街设施等。结合案例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车站 道路公交衔接 布局设计 行人过街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