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层面步行系统中垂直联系对人流预测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庄宇 宋晓宇 戴晓玲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51-1057,共7页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与垂直联系的距离及其类型对多层面步行系统的人流预测模型进行修正.以两个轨交站区的多层面步行系统为例,分析发现距离及类型两个因子均对行人流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别采用两种修正方法之后,人流预测模型... 基于空间句法理论,通过与垂直联系的距离及其类型对多层面步行系统的人流预测模型进行修正.以两个轨交站区的多层面步行系统为例,分析发现距离及类型两个因子均对行人流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分别采用两种修正方法之后,人流预测模型的预测能力均得到较为显著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句法 多层面 行人流量 垂直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穿越瓶颈的双向行人流微观建模及仿真 被引量:4
2
作者 李月 郭仁拥 +1 位作者 陈亮 李劲东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45-1252,1259,共9页
为研究瓶颈处双向行人流的自组织现象,分析影响行人流量的因素,对RVO(Reciprocal Velocity Obstacles)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瓶颈处双向行人流模型。根据RVO模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建立了基于Unity 3D的地铁中穿越瓶颈... 为研究瓶颈处双向行人流的自组织现象,分析影响行人流量的因素,对RVO(Reciprocal Velocity Obstacles)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个改进的瓶颈处双向行人流模型。根据RVO模型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建立了基于Unity 3D的地铁中穿越瓶颈的双向行人流仿真模型。利用改进的模型对地铁站上下车时双向行人流进行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真实地模拟地铁站瓶颈处双向行人流的自组织现象,发现行人流量随瓶颈宽度线性增加。该研究为疏缓地铁站内瓶颈处拥堵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人流量 双向流 瓶颈 RVO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过街比例与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速度设置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惠玲 奚邦顺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14-220,共7页
为分析不同老年人比例在不同行人流量下与行人步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借助行人流量对行人服务水平分级,通过人工提取重庆市3个信号交叉口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过街的自由速度及加速度标定仿真参数,借助微观仿真平台获取不同行人服务水平下不... 为分析不同老年人比例在不同行人流量下与行人步行速度之间的关系,借助行人流量对行人服务水平分级,通过人工提取重庆市3个信号交叉口的老年人和中青年人过街的自由速度及加速度标定仿真参数,借助微观仿真平台获取不同行人服务水平下不同老年人比例与行人步行速度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与回归模型确定老年人过街比例与设计速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信号交叉口行人过街中老年人比例介于21%~41%,建议行人过街设计速度为0.94 m·s^(-1);老年人比例超过41%后,行人过街设计速度应设定为0.86 m·s^(-1),以满足老年人的过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人过街设计速度 主成分分析法 老年人比例 行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实测数据的南京地铁换乘楼梯流量系统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颜雯钰 王静虹 +1 位作者 徐寒 蒋军成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630-635,共6页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了地铁高峰运行期间换乘乘客在通道和楼梯口的速度-时间、密度-时间、流量-时间曲线。在所得统计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紧急疏散模型,用Ven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实测... 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经过数据处理和分析,获得了地铁高峰运行期间换乘乘客在通道和楼梯口的速度-时间、密度-时间、流量-时间曲线。在所得统计曲线的基础上,根据系统动力学理论和方法,结合紧急疏散模型,用Vensim仿真软件建立了基于实测数据的地铁换乘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仿真模拟后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换乘楼梯流量随楼梯长度增加逐渐减小,并最终趋近2.5人/s;随楼梯宽度增加逐渐增大,并最终趋近5.1人/s。通过Origin软件拟合出两条曲线,并得出了流量与长度、宽度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南京地铁 换乘楼梯 系统动力学 行人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行车安全的因素
5
作者 王吉祥 《南方农机》 1999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车安全 交通密度 判断错误 处于不良状态 驾驶员 交通安全意识 时间因素 行人流量 交通管理 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