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城市道路交叉口颗粒物浓度及行人暴露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嵘
净新苗
何红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221,共8页
为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内部颗粒物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评估行人暴露水平,探究了6种粒径颗粒物(0.3~0.49、0.5~0.99、1~1.99、2~4.99、5~9.99、>10μm)在交叉口的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对颗粒物浓度变...
为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内部颗粒物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评估行人暴露水平,探究了6种粒径颗粒物(0.3~0.49、0.5~0.99、1~1.99、2~4.99、5~9.99、>10μm)在交叉口的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基于交叉口微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对不同人群的颗粒物暴露水平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粒径>5μm的颗粒物冬季高于夏季,<5μm的颗粒物夏季高于冬季,6种颗粒物数量浓度早高峰均高于晚高峰以及工作日均高于非工作日;相邻粒径范围颗粒物间显示出强相关,同时温度和气压对粒径在0.5~0.99μm间的颗粒物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对粒径>5μm的颗粒物影响较大;PM1、PM2和PM10这3种颗粒物均在老年人的体内沉积率最高,这表明环境颗粒物对老年弱势群体的危害更大;夏季PM1、PM2和PM10的沉积率分别比冬季高出116%、112%和20%,因此相较于粗颗粒物,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交叉口污染
主成分分析
行人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广州市冬季城区街道行人VOCs,PM_(10)和CO暴露水平
被引量:
15
2
作者
赵利容
王新明
+2 位作者
封少龙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36,共4页
在冬季以模拟行人路边行走的方式对广州市17条代表性城区街道进行了挥发有机物(VOCs)采样和随后的实验室分析,同时用便携式测定仪对PM10和CO暴露水平进行了直接测定。结果表明,虽然同期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不高,但行人在路边行走时一些...
在冬季以模拟行人路边行走的方式对广州市17条代表性城区街道进行了挥发有机物(VOCs)采样和随后的实验室分析,同时用便携式测定仪对PM10和CO暴露水平进行了直接测定。结果表明,虽然同期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不高,但行人在路边行走时一些毒害性挥发有机物(如苯)和PM10暴露水平较高,苯和PM10的超标率分别达到71%和77%。街道的分类比较表明,阶段性步行街的苯和甲苯平均含量最高,其他被研究化合物(除四氯乙烯外)则是按步行街、阶段性步行街和非步行街依次递增;新城区和老城区街道的差异比较明显。街道空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机动车尾气和溶剂挥发,但来源分配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有机物
可吸入颗粒物
一氧化碳
空气污染
广州
冬季
城区街道
行人暴露
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城市道路交叉口颗粒物浓度及行人暴露研究
被引量:
5
1
作者
高嵘
净新苗
何红弟
机构
上海海事大学物流研究中心
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14-2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1672176)
文摘
为研究城市道路交叉口内部颗粒物浓度的分布规律以及评估行人暴露水平,探究了6种粒径颗粒物(0.3~0.49、0.5~0.99、1~1.99、2~4.99、5~9.99、>10μm)在交叉口的分布规律,分析研究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速和气压)对颗粒物浓度变化的影响,并基于交叉口微环境内的颗粒物浓度对不同人群的颗粒物暴露水平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粒径>5μm的颗粒物冬季高于夏季,<5μm的颗粒物夏季高于冬季,6种颗粒物数量浓度早高峰均高于晚高峰以及工作日均高于非工作日;相邻粒径范围颗粒物间显示出强相关,同时温度和气压对粒径在0.5~0.99μm间的颗粒物影响较大,相对湿度对粒径>5μm的颗粒物影响较大;PM1、PM2和PM10这3种颗粒物均在老年人的体内沉积率最高,这表明环境颗粒物对老年弱势群体的危害更大;夏季PM1、PM2和PM10的沉积率分别比冬季高出116%、112%和20%,因此相较于粗颗粒物,细颗粒物对人体健康危害更为严重。
关键词
颗粒物
交叉口污染
主成分分析
行人暴露
Keywords
particulate matter
intersection pollution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edestrian exposure
分类号
X51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广州市冬季城区街道行人VOCs,PM_(10)和CO暴露水平
被引量:
15
2
作者
赵利容
王新明
封少龙
盛国英
傅家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8-20,36,共4页
基金
广东省环保局项目(2000-12)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资助
文摘
在冬季以模拟行人路边行走的方式对广州市17条代表性城区街道进行了挥发有机物(VOCs)采样和随后的实验室分析,同时用便携式测定仪对PM10和CO暴露水平进行了直接测定。结果表明,虽然同期公布的空气污染指数不高,但行人在路边行走时一些毒害性挥发有机物(如苯)和PM10暴露水平较高,苯和PM10的超标率分别达到71%和77%。街道的分类比较表明,阶段性步行街的苯和甲苯平均含量最高,其他被研究化合物(除四氯乙烯外)则是按步行街、阶段性步行街和非步行街依次递增;新城区和老城区街道的差异比较明显。街道空气中VOCs的主要来源可能包括机动车尾气和溶剂挥发,但来源分配方面有待进一步深入分析。
关键词
挥发有机物
可吸入颗粒物
一氧化碳
空气污染
广州
冬季
城区街道
行人暴露
水平
Keywords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
respirable particulate matter
CO
air pollution
Guangzhou
分类号
X831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城市道路交叉口颗粒物浓度及行人暴露研究
高嵘
净新苗
何红弟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广州市冬季城区街道行人VOCs,PM_(10)和CO暴露水平
赵利容
王新明
封少龙
盛国英
傅家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