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颅磁刺激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毅 程诚 +3 位作者 沈红艳 高红艳 戴悦宁 易正辉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931-941,共11页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 目的·系统评价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TMS)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认知功能及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疗效。方法·检索2019年11月2日以前的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及中国和美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等9个数据库的所有文献。英文以“Alzheimer′s disease”“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和“randomize controlled trial”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并检索自由词;中文以“阿尔茨海默病”“经颅磁刺激”“随机对照试验”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按照预先制定的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使用RevMan 5.3软件,以标准化均数差(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为效应值,区间估计使用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进行统计分析;应用GradeProfile 3.2.2软件进行证据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在改善认知功能方面:阿尔茨海默病疾病评估量表−认知子量表评价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值SMD=−0.64(95%CI−0.89~−0.40,P=0.000),低频组效应值SMD=−0.58(95%CI−1.12~−0.05,P=0.030);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为极低质量,低频组为低质量。使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价认知功能时,根据TMS频率的高低、数值及治疗的次数分为3个亚组进行,结果提示,高频TMS组效应量SMD=1.30(95%CI 0.76~1.85,P=0.000),低频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和低频组均为极低质量;5 Hz组效应量SMD=3.99(95%CI 0.81~7.16,P=0.01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治疗次数>40次且≤60次组效应量SMD=3.28(95%CI 1.67~4.90,P=0.000),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在改善BPSD方面:使用神经精神量表评价,结果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为极低质量。使用AD病理行为症状量表评价分析显示,高频组效应量SMD=−0.83(95%CI−1.06~−0.60,P=0.000),低频TMS疗效无统计学意义;Grade证据质量等级显示,高频组结果为低质量,低频组结果为极低质量。结论·TMS能够改善AD患者的认知功能,且高频要优于低频,证据质量等级较低;而对AD患者的BPSD是否有效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未来应纳入更多高质量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来评价TMS对AD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经颅磁刺激 认知功能 伴痴呆的行为精神症状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正式照顾者应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体验质性研究的Meta整合
2
作者 安梓淇 王佳琳 +2 位作者 唐琦 李馥余 冯双双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112,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非正式照顾者应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SinoMed、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 目的系统评价非正式照顾者应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体验的质性研究。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Web of Science、SinoMed、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非正式照顾者应对BPSD经历的质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5年5月,采用汇集性整合方法进行Meta整合。结果共纳入13项研究,提炼出46个主题,归纳为12个新类别,最终整合成4个结果:照顾者应对BPSD时的困境;照顾者不同的BPSD应对方式;照顾者角色适应;照顾者角色成长。结论医务人员应重视非正式照顾者应对BPSD的角色价值,可提供针对性的支持方案,以帮助其实现角色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非正式照顾者 痴呆精神行为症状 应对体验 Meta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照顾者管理策略在痴呆共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与照顾者哀伤间的中介作用
3
作者 陈圆圆 金丽红 +2 位作者 陈敏华 董路嘎 胡丽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9-33,共5页
目的调查痴呆共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照顾者管理策略和哀伤水平,构建中介模型分析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哀伤量表、神经精神问卷(照顾者版)和痴呆管理策略量表对212名痴呆共病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 目的调查痴呆共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及照顾者管理策略和哀伤水平,构建中介模型分析三者的关系。方法采用患者和照顾者一般资料调查表、照顾者哀伤量表、神经精神问卷(照顾者版)和痴呆管理策略量表对212名痴呆共病患者的照顾者进行调查。结果痴呆共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严重程度总分为6.0(4.0,7.0)分,照顾者哀伤总分为59.5(45.0,82.0)分,照顾者管理策略中批评、鼓励、积极管理维度得分分别为26.0(18.0,40.0)分、34.0(26.0,42.0)分、46.5(40.3,50.0)分。积极管理在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严重程度与照顾者哀伤间起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23.4%。结论痴呆共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严重程度不仅直接预测照顾者哀伤情绪,还可通过照顾者积极管理策略间接影响其哀伤情绪。建议建立以家庭为中心、家庭成员共同参与的医疗照护模式,帮助照顾者采用积极管理策略应对患者疾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共病 精神行为症状 照顾者哀伤 照顾者管理策略 中介效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乔雨晨 常红 +3 位作者 范凯婷 于海婷 魏娜 王金丽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80,89,共5页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 目的探讨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Alzheimer’s disease,AD)精神行为症状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23年2-4月某医院神经内科病房收治的AD患者共94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干预前后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科恩-曼斯菲尔德激越行为量表(Cohen-Mansfield agitation inventory,CMAI)、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价两组患者的精神行为、情绪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接受干预后的NPI、CMAI、HAMA和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AD患者实施多感官刺激联合多领域认知训练,可有效降低其激越行为的发生率,改善焦虑和抑郁等负面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训练 多感官刺激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失智老年人精神行为症状理论研究进展
5
作者 李春晓 郑宇 龚妮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3650-3653,共4页
综述理论的本质、理论在老年失智领域的发展历程及不同理论类型,通过全面探讨这些理论在老年失智病人治疗和照护中的重要性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失智病人提供更加有效的支持与干预策略。
关键词 老年人 失智 理论研究 精神行为症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评估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张云 薛海波 +4 位作者 吕军 刘寅 姚新伟 虞慧炯 季敏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10年第6期516-518,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对1271例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进行测评。结果 50.95%的患者近1个月内出现过不同... 目的了解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方法在前期老年期痴呆现况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神经精神量表(NPI)对1271例确诊的老年期痴呆患者的行为和精神症状(BPSD)进行测评。结果 50.95%的患者近1个月内出现过不同程度的行为和精神症状,32.17%为临床显著性症状(CSD)。对照顾者影响最大的症状是妄想(2.32±1.48),其次是异常的运动行为(2.30±1.31)和幻觉(2.16±1.25)。严重程度的分级为Ⅰ级(轻度)620例、Ⅱ级(中度)238例和Ⅲ级(重度)406例。结论上海老年期痴呆患者BPSD发生率较高,老年期痴呆严重程度的分级标准需结合研究目的进行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期痴呆 神经精神量表 行为精神症状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作期与恢复期老年抑郁症的认知功能及精神行为症状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张敏 钟笑梅 +8 位作者 陈贲 陈辛茹 彭琪 麦乃铿 张蔚茹 欧阳聪 吴玉洁 梁琬苑 宁玉萍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66-470,共5页
目的比较发作期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恢复期LLD患者及对照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纳入发作期LLD患者96例,恢复期LLD患者76例,正常对照125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 目的比较发作期老年抑郁症(late life depression,LLD)、恢复期LLD患者及对照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纳入发作期LLD患者96例,恢复期LLD患者76例,正常对照125名,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记忆与执行筛查量表(memory and executive screening,MES)、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 subscale,ADAS-cog)进行认知功能评估,采用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进行精神行为症状评估。结果 认知方面,发作期、恢复期LLD患者MMSE、MES、ADAS-cog评分均差于对照组(P<0.05),而发作期LLD与恢复期LLD患者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发作期LLD组NPI总分,以及激越、抑郁、焦虑、淡漠、易激惹、睡眠行为障碍、食欲障碍得分均高于恢复期LLD组与对照组(P<0.05),恢复期LLD组则在NPI总分及抑郁、焦虑、淡漠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恢复期LLD患者持续存在认知功能损害,同时也残留抑郁、焦虑、淡漠等精神行为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抑郁症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疗效和安全性 被引量:16
8
作者 吴越 徐文炜 +3 位作者 刘晓伟 过婷 袁周玲 武曙燕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10期1069-1072,共4页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有BPSD的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AD基础治疗及奥氮平口服,奥氮平起始剂量1.25 mg·d^(-1)... 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安全性。方法将64例伴有BPSD的A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予AD基础治疗及奥氮平口服,奥氮平起始剂量1.25 mg·d^(-1),根据病情4周之内药量加至5~10 mg·d^(-1),治疗组同时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对照组给予伪刺激治疗,观察12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4,8,12周进行AD病理行为量表(BEHAVE-AD)、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评定疗效,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价不良反应。结果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BEHAVEA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治疗12周后,两组BEHAVE-AD评分继续下降,MMSE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组间比较,治疗组各项评定指标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2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5.0%和56.2%,显效率分别为31.2%和15.6%,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9.2%和15.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轻度头晕、口干。结论奥氮平能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耐受性良好,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能起到明显的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氮平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磁刺激 经颅 重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77
9
作者 冯丽君 张楠 +1 位作者 程焱 杜红坚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 目的:比较轻中度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患者的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的特点。方法:本研究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神经内科老年记忆障碍门诊中就诊的轻中度老年期痴呆患者共115例,均符合美国精神病学会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Fourth Edition,DSM-Ⅳ)的痴呆诊断标准。AD组61例,符合NINCDS-ADRDA可能或很可能AD诊断标准;VD组54例,符合NINDS-AIREN可能或很可能VD诊断标准中的皮质下缺血性血管性痴呆。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表(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世界卫生组织-加利福尼亚洛杉矶大学听觉词语学习测验(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University of California,Los Angeles,auditory verbal learning test,WHO-UCLA AVLT),画钟测验(Clock Drawing Test,CDT),神经精神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对两组患者从记忆力、语言、注意力等方面以及妄想、幻觉、激越、抑郁、淡漠、易激惹、异常的运动行为等方面进行评估。结果:AD患者较VD患者MMSE量表中的语言能力,WHO-UCLA AVLT测评中的延迟回忆和长时延迟再认减退明显(均P<0.05),VD患者较AD患者MMSE中的注意力减退明显(P<0.05);NPI量表中,AD患者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明显多于VD患者(P<0.05),抑郁少于VD患者(P<0.05)。结论:AD和VD患者在认知功能损害和精神行为症状方面存在差异,AD患者的语言能力、记忆力较差,而VD患者的注意力较差;AD淡漠、激越、易激惹、异常运动行为多见,VD抑郁多见。临床工作中对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行为症状测评有助于AD和VD的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血管性痴呆 认知功能 精神行为症状 神经心理学量表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的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10
10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2 位作者 张明园 杨海龙 许碧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1-362,共2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诊断标准的158例门诊或住院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痴呆行为量表(DBD)评定...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相关因素。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诊断标准的158例门诊或住院的患者,进行一般资料调查表、AD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痴呆行为量表(DBD)评定,分析AD患者出现精神行为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①病前无业余爱好的AD患者较病前有业余爱好的患者BPSD明显,以BEHAVE-AD总分、妄想、节律紊乱及情感障碍因子分增加明显(P<0.05或P<0·01);AD患者发病前有生活事件(包括丧偶、搬家、子女意外、被盗、工作变动、躯体疾病等)发生时,容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等情感与情绪的障碍(P<0·01)。②AD患者DBD、BEHAVE-AD总分及妄想因子分均与AD患者年龄及发病年龄相关,行为紊乱因子分与患者的年龄相关,情感障碍与病程相关,焦虑恐惧与AD病程相关(P<0·05或P<0·01)。结论影响AD患者BPSD的可能因素有年龄、病前业余爱好、发病前生活事件、发病年龄、AD病程等。建议普通人在工作之余培养一定的业余爱好;老年前期及老年期避免刺激性生活事件的发生,尽量安排舒适安逸的晚年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科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美燕 王华丽 +1 位作者 李涛 于欣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59-264,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科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样本来源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记忆中心2006年3月~2010年3月登记的数据库,共选取完成全套神经心理测查与精神行为... 目的:探讨精神科记忆门诊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样本来源于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记忆中心2006年3月~2010年3月登记的数据库,共选取完成全套神经心理测查与精神行为评估的AD患者129例。采用神经精神科问卷(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定所有被试的精神行为症状。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ini-Mental StateExamination,MMSE)和阿尔茨海默病评定量表-认知部分(Alzheimer Disease Assessment Scale-CognitivePortion,ADAS-Cog)评定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定生活功能状况。依据MMSE评分将被试分为轻度(MMSE≥20,46例)、中度(MMSE=11~19,59例)和重度(MMSE≤10,24例)3组。采用因子分析了解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特征,采用方差分析比较3组间差异。结果:①对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因子分析,得到3个症状群,分别为精神病性症状、额叶释放症状和情感症状。重度AD组NPI总分、精神病性症状因子分和额叶释放症状因子分显著高于轻、中度AD组(均P<0.05)。轻、中、重度AD组间情感症状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相关因素:NPI精神病性症状因子、额叶释放症状因子评分与ADAS-Cog记忆、语言、操作能力和注意力等因子分及ADL评分与呈正相关(r=0.28~0.47,P<0.05),NPI情感症状因子分与ADAS-Cog语言和操作能力因子分呈正相关(r=0.19,0.24;P<0.05)。结论: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以精神病性、额叶损害和情感症状为主要特征,随疾病严重程度加重而加重。认知和日常生活功能差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因子分析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无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PET分析方法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秋云 江开达 +3 位作者 单保慈 袁秀丽 张明园 杨海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阿尔梅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PE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奈哌齐联合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远期疗效 被引量:15
13
作者 沈建根 林勇 +2 位作者 费玉娥 濮正平 吴清锋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06-1209,共4页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2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25~300 mg·d^(-1),多奈哌齐5 mg·d^(-... 目的探讨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22例伴有精神行为症状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61例,治疗组给予喹硫平25~300 mg·d^(-1),多奈哌齐5 mg·d^(-1);对照组给予奥氮平5~10 mg·d^(-1),多奈哌齐5 mg·d^(-1),疗程52周。治疗前和治疗16,52周末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神经精神科问卷(NPI)总分、NPI苦恼因子分、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等对各组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精神状况进行评定。结果两组患者ADL评分、NPI总分、NPI苦恼因子分、BPRS得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MMSE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52周末,治疗组患者NPI总分、NPI苦恼因子分、BPRS得分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或奥氮平均能有效改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远期的认知障碍和精神行为症状,多奈哌齐联用喹硫平远期疗效优于联用奥氮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奈哌齐 喹硫平 奥氮平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非药物管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14
作者 韩静 郭桂芳 刘宇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1期1556-1560,共5页
精神行为症状在痴呆患者中发生率很高,给治疗和护理带来挑战。非药物治疗是应对大部分精神行为症状的首选照护方法。本文对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非药物管理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非药物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精神行为症状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吕继辉 周爱红 +2 位作者 张力 李文杰 李钦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特征。方法收集102例以BPSD发作就诊的AD患者,在BPSD发作控制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BPSD...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symptoms of dementia,BPSD)复发的危险因素和特征。方法收集102例以BPSD发作就诊的AD患者,在BPSD发作控制后进行12个月的随访。BPSD的严重程度应用神经精神量表(neuropsychiatric inventory,NPI)评估,并将NPI因子归类为情感障碍、精神病性症状和失控行为3个症状群。分析BPSD复发与先前发作的特征,复发与患者人口学资料、发病年龄、病程、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基线NPI评分等因素的关系。结果 12个月内44.1%(45/102)的患者BPSD复发。Cox回归分析显示,环境改变(RR=5.42,P<0.05)、未维持服药(RR=3.13,P<0.05)和上次发作NPI评分高(RR=1.06,P<0.05)增加BPSD复发的风险;两次BPSD发作之间的症状数相关(r=0.93,P<0.05),而情感障碍评分也相关(r=0.79,P<0.05);复发的NPI总分和精神病性症状评分均低于上次发作[(18.29±2.06)vs.(20.80±3.78),P<0.05;(6.49±1.80)vs.(7.73±1.92),P<0.05)],而且两个指标在两次发作中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环境改变、未维持服药和先前较严重的发作是BPSD复发的危险因素;复发时精神病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可能下降,但情感障碍较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哌罗匹隆与喹硫平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1
16
作者 周勇 王炎 刘丽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 目的:探讨哌罗匹隆治疗老年痴呆患者精神行为症状(BPS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6例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成哌罗匹隆组和喹硫平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采用阿尔茨海默病病理行为评分表(BEHAVE-AD)、Cohen-Mansfied激越问卷(CMAI)、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后哌罗匹隆组有效率为82.0%,喹硫平组有效率为85.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哌罗匹隆治疗12周后BEHAVE-AD总分及各因子分均下降,其中在幻觉、行为紊乱、攻击行为3个因子的得分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12周后的MMSE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哌罗匹隆的不良反应较喹硫平轻,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喹硫平相比,哌罗匹隆治疗老年期痴呆精神行为障碍的疗效与安全性相当,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罗匹隆 喹硫平 老年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吴越 顾君 +1 位作者 冷文娟 王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72-673,共2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不同的病期50%-90%的患者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症状,是造成痴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属负性心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对社会和患者本人都极可能带来危害,也是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核心症状是认知功能损害,并且在不同的病期50%-90%的患者会出现精神和行为症状,是造成痴呆患者家庭经济负担和家属负性心理的重要因素,同时对社会和患者本人都极可能带来危害,也是痴呆患者住院治疗的主要原因。目前国内对痴呆行为和心理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的治疗主要是抗精神病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精神行为症状 刺激治疗 临床研究 应用 认知功能损害 家庭经济负担 痴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疗法对精神行为症状干预效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卉 顾琳琳 +2 位作者 张瑞 李雪 孟庆慧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2期3915-3917,共3页
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增加跌倒、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国内外指南及专家推荐非药物疗法为认知症病人精神行为症状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光照疗法近年来取得不错进展。主要对光照疗法的光源种类、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干预效果进行... 由于药物治疗效果有限且容易增加跌倒、心血管疾病及死亡风险,国内外指南及专家推荐非药物疗法为认知症病人精神行为症状的首选治疗方法,其中光照疗法近年来取得不错进展。主要对光照疗法的光源种类、干预时间、干预频率、干预效果进行总结,为今后光照疗法对认知症病人精神行为症状干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疗法 精神行为症状 认知症 干预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居家与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符霞 张美芬 +1 位作者 张俊娥 刘可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9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探讨居家与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居家/养老院神经精神量表(NPI)及家庭负担量表对200例A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家AD患者的家庭负担总分及其家庭日常活动、家庭... 目的探讨居家与养老院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精神行为症状对家庭负担的影响。方法采用居家/养老院神经精神量表(NPI)及家庭负担量表对200例A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居家AD患者的家庭负担总分及其家庭日常活动、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心理健康、家庭成员躯体健康的维度得分均高于养老院AD患者(P<0.05),而其经济负担的维度得分明显低于养老院AD患者(P<0.01);患者的NPI总均分与家庭负担总分及经济负担、家庭娱乐活动、家庭关系、家庭成员的心理及躯体健康维度的得分呈明显正相关(P<0.01);NPI各症状维度得分均与家庭负担总分呈正相关(P<0.05);NPI总均分及其各症状维度得分均与家庭日常生活得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AD患者的各种精神行为症状使家庭负担较重,且居家AD患者的家庭负担高于养老院AD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痴呆 精神行为症状 家庭负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家庭干预策略 被引量:11
20
作者 李霞 马莉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6年第1期129-132,共4页
本文通过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精神行为症状的临床观察与有效护理,以期阐明相应护理干预方法,为家庭干预策略提供指导。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精神行为症状 家庭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