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注记法的休闲街区夜间旅游活动研究 被引量:50
1
作者 顾至欣 陆明华 张宁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86-91,共6页
引入行为注记法对南京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夜间旅游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分析旅游者行为与季节、节假日、夜晚时间点和休闲街区空间布局的相关性来研究夜游活动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人们习惯于在节假日、夏季夜晚出游,其中女性和中年旅游... 引入行为注记法对南京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夜间旅游活动进行调研。通过分析旅游者行为与季节、节假日、夜晚时间点和休闲街区空间布局的相关性来研究夜游活动的时空规律。结果表明:人们习惯于在节假日、夏季夜晚出游,其中女性和中年旅游者比例最高,活动方式以动态活动为主,在19:30和20:30达到出游高峰;休闲街区人群密度与静态活动分布具有一致性,有多样吸引物的复合空间吸引力较大,女性对滨水空间、观影空间和手工艺展示区情有独钟,青少年偏爱滨水空间,而老年旅游者多集聚在亭廊空间中,中年人是户外咖啡座的主要使用人群。掌握不同旅游人群需求、拓展夜游时间广度、复合利用街区空间是休闲街区夜游开发应重视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注记法 夜间旅游 休闲街区 门东箍桶巷示范片区 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注记法的南昌市人民公园老年人休闲活动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喻雪晴 范炯婷 +1 位作者 陈晨 张绿水 《绿色科技》 2020年第9期60-64,共5页
采用行为标注法和行为观察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南昌市人民公园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Arc GIS软件的Arc Map将调研数据生成了老年人休闲活动核密度图。通过对核密度图进行分析,较为准确地掌握了老年人在南昌市人民... 采用行为标注法和行为观察法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对南昌市人民公园中老年人的休闲活动进行了系统调查,并运用Arc GIS软件的Arc Map将调研数据生成了老年人休闲活动核密度图。通过对核密度图进行分析,较为准确地掌握了老年人在南昌市人民公园中的休闲活动分布特征,从而为南昌市人民公园的适老化提升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城市公园 行为注记法 Arc GIS 核密度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公园游人行为与景观空间特征研究——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
3
作者 夏思 杨凡 《现代园艺》 2025年第5期45-49,共5页
探究不同年龄层游人游憩行为特征与口袋公园景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设全龄友好型口袋公园。以杭州市拱墅区9个样本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借助Arc GIS软件记录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4个年龄层游人的游憩行为,并利用S... 探究不同年龄层游人游憩行为特征与口袋公园景观空间要素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建设全龄友好型口袋公园。以杭州市拱墅区9个样本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借助Arc GIS软件记录儿童、青年、中年和老年4个年龄层游人的游憩行为,并利用SPSS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法揭示景观空间要素对口袋公园游人游憩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口袋公园内的游人以老年人为主,儿童次之;娱乐类和健身类行为以儿童为主体,休憩类行为是口袋公园中发生频率最高的行为,且以老年人群体为主,而通过类行为则以青年群体为主;提高口袋公园内的园路及硬质铺装占比、休憩设施可容纳人数和健身游乐设施可容纳人数,能更好地满足各年龄层娱乐、健身及休憩的日常活动需求,建设出更具人性化的口袋公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游人行为 景观空间 行为注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使用者行为分析的洛阳市口袋公园使用现状研究
4
作者 陈根强 许欣璐 +1 位作者 燕亚飞 梅铭君 《农业与技术》 2024年第3期139-142,共4页
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园中起到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用的关键一环。为探究口袋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选取洛阳市的4处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影像记录法对口袋公园的现状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研和记录,总结出口袋公园的现... 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园中起到提升市民生活品质作用的关键一环。为探究口袋公园如何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选取洛阳市的4处口袋公园为研究对象,采用行为注记法、影像记录法对口袋公园的现状和使用者行为进行调研和记录,总结出口袋公园的现存问题。针对现状提出合理安排空间布局,营造全龄友好氛围,丰富游玩观赏体验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口袋公园的优化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公园 行为注记法 使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句法与使用者行为的杭州城北体育公园空间优化
5
作者 幸怡 丁高峰 +6 位作者 楼一蕾 张洁 傅东示 郭婷婷 张聪 杨意帆 邵锋 《园林》 2023年第8期99-107,共9页
为探索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行为注记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分析公园内不同属性游人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节点利用率,为激活公园活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 为探索城市公园空间结构的优化策略,以杭州城北体育公园为例,运用空间句法、行为注记法和核密度估算法,分析公园内不同属性游人的空间集聚特征,提出相应的空间优化策略,提高公园景观质量和节点利用率,为激活公园活力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青年和婴幼儿、少儿的空间分布一致,青少年、中老年的空间集聚特征差异显著;不同活动类型受自然环境、服务设施、空间可达性及空间围合度的影响,其空间分布不尽相同;不同性别群体的空间集聚特征展现出差异性。建议加强公园空间整体连接,通过美化园路沿线景观引导游人游览公园;针对不同使用者需求,增加休憩节点或不同类型的服务设施,创造停留空间,但要避免形成过于围合的空间,同时强化节点的交通疏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公园 行为注记法 空间组织特征 空间句 核密度估算 使用者集聚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与交往行为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孙良 骆小庆 黄佳喻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5-30,共6页
为研究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交往行为的关系,以徐州西关北村为例,借鉴R·克里尔理论分类梳理住区主干道、宅前路、主干道与宅前路交叉口、住区入口以及主干道尽端等空间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行为注记法对交往行... 为研究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交往行为的关系,以徐州西关北村为例,借鉴R·克里尔理论分类梳理住区主干道、宅前路、主干道与宅前路交叉口、住区入口以及主干道尽端等空间的形态特征,并利用行为注记法对交往行为的空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居民交往行为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同时动态和静态集体行为各自青睐不同的空间类型特征。研究成果为完善行列式单位住区户外空间形态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列式单位住区 空间形态类型 交往行为 行为注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