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枝木霉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
1
作者 李英英 吉宝丽 +1 位作者 张树武 徐秉良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52,共9页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研究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 长枝木霉(Trichoderma longibrachiatum)T6菌株作为重要的植物病害生防菌之一,对植物线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本研究基于线虫形态和生理等指标评价了不同浓度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行为毒性和繁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50、100、150、200和250μg·mL^(-1)的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具有不同程度杀线活性,其中250μg·mL^(-1)蛋白粗提液效果最显著(P<0.05)。显微观察发现,浓度为250μg·mL^(-1)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可导致线虫体壁透明、溶解、内含物渗出、虫体破裂。与无菌水对照相比,蛋白粗提液处理后可导致线虫头部摆动频率、身体弯曲频率、向前运动频率、向后运动频率、觅食能力和生殖能力均显著降低(P<0.05),分别较对照降低76.00%、79.21%、48.21%、46.15%、63.78%和30.47%,然而线虫Omega/U型摆动频率未受显著影响。综上,T6菌株蛋白粗提液对秀丽隐杆线虫的运动、觅食和繁殖能力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霉T6 蛋白粗提液 秀丽隐杆线虫 行为毒性 觅食能力 繁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呋虫胺和锌对斑马鱼胚胎的发育与行为毒性
2
作者 徐超 张礼治 +3 位作者 姚雨霖 童新 孙晓慧 牛丽丽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0-386,442,共8页
水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污染物,污染物之间的联合作用会影响各自的单一毒性。为评估呋虫胺与Zn^(2+)的联合毒性,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呋虫胺、Zn^(2+)及其二元混合物中,探究不同暴露条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孵化率、畸形... 水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污染物,污染物之间的联合作用会影响各自的单一毒性。为评估呋虫胺与Zn^(2+)的联合毒性,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将其暴露于呋虫胺、Zn^(2+)及其二元混合物中,探究不同暴露条件对斑马鱼胚胎发育过程中孵化率、畸形率和行为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在单独暴露条件下,呋虫胺会降低斑马鱼胚胎的孵化率、增加畸形率和改变其行为效应;Zn^(2+)对斑马鱼的孵化率、畸形率和行为均无显著影响。在联合暴露下,二元混合物显著抑制了斑马鱼的孵化率,增加了畸形率,表现出协同作用。在行为实验中,低质量浓度呋虫胺与Zn^(2+)联合暴露表现出协同作用,高质量浓度呋虫胺与Zn^(2+)联合暴露表现出拮抗作用。研究表明呋虫胺质量浓度是改变二元污染物联合作用效应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呋虫胺 斑马鱼胚胎 发育毒性 行为毒性 联合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豆腐果苷对大鼠仔代的早期神经行为毒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刘苹 耿菊敏 +2 位作者 李健 纳冬荃 尚莉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目的 :探讨胚胎期豆腐果苷接触对大鼠仔代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毒性。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 32只 ,♂ 8只以3∶1交配 ,于孕鼠妊娠第 6~ 15日采用豆腐果苷 0 ,2 7,2 70 ,135 0mg/kg/d剂量经口灌胃染毒。观察母体毒性、16 0只仔鼠出生... 目的 :探讨胚胎期豆腐果苷接触对大鼠仔代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的毒性。方法 :3月龄Wistar大鼠♀ 32只 ,♂ 8只以3∶1交配 ,于孕鼠妊娠第 6~ 15日采用豆腐果苷 0 ,2 7,2 70 ,135 0mg/kg/d剂量经口灌胃染毒。观察母体毒性、16 0只仔鼠出生后生理发育指标 :体重增长、张耳、门牙萌出、开眼、睾丸下降、阴道开启等 ;仔鼠早期神经发育指标 :断崖回避、平面翻正、前肢悬挂、空中翻正、听觉惊愕、视觉定位等。结果 :4个实验组均未观察到母体毒性 ;3个剂量组仔鼠的体重增长、生理发育及早期神经行为发育等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 (P >0 .0 5 )。结论 :豆腐果苷对大鼠仔代的早期生理发育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腐果苷 大鼠仔代 早期神经行为毒性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脲诱导的大鼠神经行为毒性及其生化机制 被引量:3
4
作者 贺永健 刘瑞菁 +4 位作者 刘焕 郑冬冬 汪河伟 周雄 柳春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13-4719,共7页
为探究氨基脲(SEM)染毒对SD大鼠的神经行为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将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EM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分别以0,7.5,15,30mg/(kg·bw)SEM的剂量连续灌胃染毒28d.染毒前后分别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 为探究氨基脲(SEM)染毒对SD大鼠的神经行为毒性及其作用机制,将44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SEM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1只,分别以0,7.5,15,30mg/(kg·bw)SEM的剂量连续灌胃染毒28d.染毒前后分别通过旷场实验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测试神经行为.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ELISA法测定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单胺氧化酶(MAO)以及N-甲基-D-天氡氨酸受体(NMDAR)含量.结果显示,高剂量染毒组大鼠在旷场实验中运动总距离和中央区域距离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剂量组大鼠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进入开臂时间百分比和进入开臂次数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各染毒组大鼠脑组织中GABA含量和MAO活性均有不同程度降低,而GLU,NMDAR,5-HT,NE和DA水平均有不同程度上升.SEM诱导大鼠神经行为毒性的机制与破坏GABA和GLU的相互转化、增加NMDAR含量以及抑制MAO活性导致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上升3个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脲 γ-氨基丁酸 N-甲基-D-天氡氨酸受体 单胺类神经递质 神经行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M609联合TBBPA对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佳妮 陈将飞 +4 位作者 董昊嘉 王红珠 史清玉 喻家健 黄长江 《浙江农业科学》 2021年第4期795-799,805,共6页
采用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进行自主运动实验、接触反应实验、运动速度实验,从而评价LM609联合TBBPA对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μmol TBBPA对斑马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自主运动次数升高,接触反应距离减小,且在光... 采用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作为动物模型,进行自主运动实验、接触反应实验、运动速度实验,从而评价LM609联合TBBPA对斑马鱼神经行为毒性的影响。结果发现,2μmol TBBPA对斑马鱼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自主运动次数升高,接触反应距离减小,且在光暗情况下速度均下调。但是TBBPA联合50μg·mL^(-1) LM609显微注射的斑马鱼胚胎的毒性作用减弱。结论:LM609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TBBPA对斑马鱼的神经毒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溴双酚A LM609 联合暴露 斑马鱼 神经行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
6
作者 李姝伸 赵芷源 +4 位作者 隋长润 纪美旭 逄越 李庆伟 李军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5-364,共10页
神经行为毒性是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和研究有害因素或药物在生物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达,对水环境中化合物极为敏感,其神经系统能够对各种刺激... 神经行为毒性是神经科学、神经药理学和神经毒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对评价生态系统质量和研究有害因素或药物在生物神经系统作用机制具有重要理论和应用价值。鱼类中枢神经系统发达,对水环境中化合物极为敏感,其神经系统能够对各种刺激产生综合协调的应答反应,影响其运动功能、应激反应以及学习/记忆,改变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产生神经行为异常,诱发神经行为毒性效应。近年来,许多研究者开展了一系列以鱼类为受试对象的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表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其成果在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渔业生产、神经系统机制探究及药物开发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鱼类作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物种,补充经典哺乳动物模型的不足,提供了高通量体外细胞分析和经典哺乳动物模型之间的关键模型。文章从鱼类生物学特征、实验鱼类品系和全基因组测序3个方面阐明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综述了微塑料及其吸附污染物、有机污染物2类典型污染物和酒精、咖啡因、苯二氮卓类药物、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4类药物对鱼类的游泳行为和社会行为影响,探讨鱼类产生剂量或时间依赖性的神经行为毒性效应,并对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分析展望,以期为神经行为毒性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行为毒性 污染物 药物 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
7
作者 王旭 闫有利 《水产养殖》 CAS 2023年第8期42-48,共7页
从鱼类生物学特征、试验鱼类、鱼类全基因组测序和鱼类种内变异(品系、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社会地位)4个方面,简述了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指出,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提出,应注重受试试验鱼类的多样性;建立... 从鱼类生物学特征、试验鱼类、鱼类全基因组测序和鱼类种内变异(品系、年龄、性别、个体差异和社会地位)4个方面,简述了鱼类神经行为毒性研究进展。指出,鱼类是开展神经行为毒性研究的重要物种。提出,应注重受试试验鱼类的多样性;建立鱼类神经行为毒性数据库;解析鱼类神经行为毒性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生物学特征 试验鱼类品系 全基因组测序 种内变异 神经行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临床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
8
作者 郑栋莲 王艳 +4 位作者 刘娜 马嫔 吴亚丽 马富珍 郭淑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升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29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31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为护士工作投入水平提升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便利选取宁夏回族自治区29所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1310名临床护士,采用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和工作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59.07±10.03)分,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总分(70.32±16.61)分。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控制一般资料变量后,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可独立解释临床护士工作投入总分32.2%的变异。结论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对临床护士工作投入可产生消极影响,护理管理者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有毒领导行为,促进护士工作投入水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护理管理者 毒性领导行为 工作投入 组织文化 领导风格 工作环境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量表的汉化及信效度检验 被引量:5
9
作者 姚青芳 王先伟 +1 位作者 江湖 蒲亨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80-84,共5页
目的对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Toxic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Nurse Managers,ToxBH-NM)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ToxBH-NM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贵... 目的对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Toxic Leadership Behaviors of Nurse Managers,ToxBH-NM)量表进行汉化并检验信效度。方法遵循Brislin模型对原量表进行翻译、回译、跨文化调适和预调查后,形成中文版ToxBH-NM量表。采用便利抽样法,对贵州省501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评价量表的信效度。结果中文版ToxBH-NM量表共30个条目,探索性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5.200%;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模型适配指标:χ^(2)/df=1.639、RMSEA=0.036、CFI=0.974、TLI=0.972、IFI=0.974。量表水平的平均内容效度指数为0.946,与辱虐管理问卷得分的相关系数为0.669。Cronbach′sα系数为0.951,折半信度为0.831,重测信度为0.959。结论中文版ToxBH-NM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文化背景下的护理管理者毒性领导行为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管理者 毒性领导行为 辱虐管理 领导风格 量表汉化 信度 效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三苯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神经毒性研究 被引量:14
10
作者 彭涛 王思思 +4 位作者 任琳 芮倩倩 邵璐滢 孙立伟 傅正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54-260,共7页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作为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替代产品,是一类生产和需求量均相当高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内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由于结构和有机磷农药具有相似性,其对生物的神经毒性... 磷酸三苯酯(triphenyl phosphate,TPP)作为多溴联苯醚类阻燃剂的替代产品,是一类生产和需求量均相当高的有机磷酸酯类阻燃剂,目前已在多种环境介质以及生物体内均有不同程度检出。由于结构和有机磷农药具有相似性,其对生物的神经毒性值得关注。本研究以斑马鱼为实验动物,研究了TPP(5~625%g·L-1)的胚胎发育毒性和行为毒性,并通过检测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神经系统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探讨其可能的毒性机制。研究发现,TPP可导致斑马鱼胚胎孵化时间延长,体长变短,心率变慢。同时,TPP暴露也可以影响斑马鱼幼鱼在持续光照和明暗周期刺激下的游泳行为,表现为低浓度增加而高浓度降低其游泳速度。而TPP暴露后幼鱼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以及神经发育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变化可能是导致其行为毒性的原因。虽然实验中所设定的暴露浓度高于环境中一般浓度,但TPP在短期暴露中所表现出的胚胎和神经发育毒性表明TPP对于水生生物可能存在一定风险,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确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磷酸酯阻燃剂 胚胎毒性 行为毒性 基因转录 乙酰胆碱酯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久效磷对秀丽隐杆线虫运动、学习和觅食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9
11
作者 田雨 汝少国 +1 位作者 王蔚 田华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久效磷(MCP)是一种广谱类内吸附性有机磷农药和潜在的神经毒剂,能够对非靶生物产生神经毒性作用,而行为毒性是神经毒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以运动、学习与觅食行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指标,研究了久效磷对非靶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 久效磷(MCP)是一种广谱类内吸附性有机磷农药和潜在的神经毒剂,能够对非靶生物产生神经毒性作用,而行为毒性是神经毒性的主要表现形式.以运动、学习与觅食行为、乙酰胆碱酯酶活性为指标,研究了久效磷对非靶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下称线虫)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经0.5、5.0和50.0 mg/L久效磷暴露后,各暴露组线虫头部摆动和身体弯曲频率均极显著降低,0.5 mg/L暴露组线虫向前摆动频率显著减少,5.0和50.0 mg/L暴露组线虫向前摆动频率极显著减少;5.0和50.0 mg/L暴露组线虫在Na Cl存在和缺少食物条件下,对Na Cl的趋向性极显著升高;与对照组相比,50.0 mg/L暴露组线虫菌落接触率在2、4、6、8 h时均显著降低,在24 h时极显著降低;各暴露组线虫的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均受到极显著抑制.表明久效磷能够导致线虫运动、学习与觅食行为的严重缺陷,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抑制与久效磷对线虫运动行为的影响呈正相关,与其学习行为的影响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久效磷(MCP) 秀丽隐杆线虫 行为毒性 乙酰胆碱酯酶(AC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DE17及OH-BDE17暴露对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效应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静 朱祥伟 +1 位作者 徐挺 尹大强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39-1245,共7页
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的运动行为实验,评价了在光照-黑暗周期刺激下BDE17(2,2',4-tribromodiphenyl ether)和4'-OH-BDE17(4'-Hydroxy-2,2',4-tribromodiphenyl ether)暴露对幼鱼运动行为效应,并利用分子对... 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Danio rerio)的运动行为实验,评价了在光照-黑暗周期刺激下BDE17(2,2',4-tribromodiphenyl ether)和4'-OH-BDE17(4'-Hydroxy-2,2',4-tribromodiphenyl ether)暴露对幼鱼运动行为效应,并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探讨了这两种化合物与斑马鱼视黄酸受体的相互作用关系,试图揭示运动行为效应的机制.BDE17暴露没有改变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而50μg·L-14'-OH-BDE17暴露却造成斑马鱼幼鱼在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均出现运动活跃现象.分子对接结果表明,BDE17和4'-OH-BDE17与斑马鱼视黄酸受体的结合能力都不如视黄酸(Retinoic acid,RA)强.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50μg·L-14'-OH-BDE17暴露组荧光素酶活性均显著增加(P<0.05);而BDE17暴露组荧光素酶活性则无显著性差异.这表明4'-OH-BDE17通过直接与视黄酸受体(Retinoic acid receptors,RARs)结合来诱导视黄酸受体转录活性,而BDE17则不能直接与视黄酸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4'-OH-BDE17暴露可能通过诱导视黄酸受体转录活性,干扰视黄酸动态平衡,造成神经系统发育损伤,进而改变斑马鱼幼鱼的运动行为,而BDE17暴露则不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斑马鱼 神经行为毒性 视黄酸受体 报告基因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对斑马鱼神经行为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红丽 张燕宁 +4 位作者 毛连纲 朱丽珍 刘新刚 蒋红云 张兰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2-372,共11页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高选择性杀虫剂,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是目前唯一被报道的作用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的杀虫剂。为了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氟啶虫酰胺,开展氟啶虫酰胺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及其机制研... 氟啶虫酰胺是一种高选择性杀虫剂,对蚜虫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很好的神经毒性和快速拒食活性,是目前唯一被报道的作用于内向整流钾离子通道的杀虫剂。为了更科学、合理地使用氟啶虫酰胺,开展氟啶虫酰胺对环境非靶标生物毒性及其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斑马鱼(Danio rerio)为研究对象,研究环境相关浓度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21 d对斑马鱼的神经行为毒性。结果表明,氟啶虫酰胺浓度为1、10和100μg·L^(-1)时,氟啶虫酰胺慢性暴露对被试斑马鱼成鱼焦虑样行为以及学习、记忆行为造成一定影响;被试斑马鱼多巴胺和皮质醇的含量有一定的增高趋势,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神经行为相关基因线粒体外膜蛋白2(mitoguardin 2,miga2)和黄嘌呤脱氢酶(xanthine dehydrogenase,xdh)的表达水平发生显著改变(P<0.05);而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干扰素调节因子1(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1,irf1)和线粒体融合蛋白2(mitofusin 2,mfn2)3个基因的表达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因此,斑马鱼成鱼暴露于1、10和100μg·L^(-1)的氟啶虫酰胺21 d后,其行为出现异常,线粒体和免疫功能受到影响。本研究对氟啶虫酰胺对水生生物毒性风险预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啶虫酰胺 斑马鱼 神经行为毒性 焦虑样行为 学习记忆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有鮈鲫集群行为在生物早期预警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14
作者 邱宁 李文静 +2 位作者 钟鸣 周成成 王剑伟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71-379,共9页
以鱼类为指示生物的生物早期预警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水体污染物生态损害预警技术,然而,将鱼类的集群行为应用于生物早期预警的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实验对象,使用“集群分数”量化参数对其健康状态下的集... 以鱼类为指示生物的生物早期预警是一种高效快捷的水体污染物生态损害预警技术,然而,将鱼类的集群行为应用于生物早期预警的研究目前还较为缺乏。以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为实验对象,使用“集群分数”量化参数对其健康状态下的集群行为进行了观测和量化。根据24 h急性毒性暴露实验结果,通过梯度暴露实验和突发污染模拟实验2种方式测试了暴露于镉离子(Cd^(2+))、对氯苯胺和间氨基苯甲酸乙酯甲磺酸盐(MS222)3种化学品下的稀有鮈鲫集群行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稀有鮈鲫具有明显的集群行为,其集群分数处于3~5之间,且对化学品的暴露具有明显的变化响应。3种化学品1 h暴露下对稀有鮈鲫集群行为的最低有影响浓度(LOEC)分别为3 mg·L^(-1)(Cd^(2+))、10 mg·L^(-1)(对氯苯胺)和11 mg·L^(-1)(MS222),且稀有鮈鲫的集群分数对化学品暴露的反应较为灵敏且迅速,在3种化学品加入后的10 min内即表现出明显的响应。因此集群分数是一种可用于量化鱼类集群行为的良好参数,且稀有鮈鲫的集群行为是一种可用于生物早期预警的优良行为指标,可用于Cd^(2+)、MS222和对氯苯胺等化学品突发水体污染的早期生物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有鮈鲫 行为毒性 集群行为 生物早期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60CO-γ射线对斑马鱼胚胎发育及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超 李天阳 +3 位作者 胡晨剑 郭杭钦 周依铂 邹德靓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06-110,共5页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核污染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研究低剂量γ射线对水生生态的风险,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对斑马鱼胚胎进行累积剂量分别为1,2,2.5,15 m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分析了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 随着核能与核技术利用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核污染的关注也在不断提升。为了研究低剂量γ射线对水生生态的风险,以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对斑马鱼胚胎进行累积剂量分别为1,2,2.5,15 mGy的γ射线辐照处理,分析了斑马鱼胚胎的死亡率、孵化率和畸形率,并进一步研究了低剂量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幼鱼的行为影响。结果表明:60 CO-γ射线辐照对斑马鱼胚胎死亡率和孵化率无显著影响,而2.5 mGy和15 mGy辐照显著增加了斑马鱼的畸形率。行为分析表明:1,2,2.5,15 mGy辐照均能刺激斑马鱼幼鱼运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发育毒性 行为毒性 低剂量辐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SSRIs类抗抑郁药对鱼类的毒性效应研究进展
16
作者 杨慧婷 李霞 +3 位作者 陈辉辉 毛志刚 谷孝鸿 梁雪芳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8-39,共12页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是一类在临床上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抗抑郁药物,由于使用量巨大,在水环境中频繁被检出,其潜在生态毒性效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鱼类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具有和...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是一类在临床上具有良好治疗效果的抗抑郁药物,由于使用量巨大,在水环境中频繁被检出,其潜在生态毒性效应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鱼类作为水生脊椎动物,具有和人类相似的神经调控系统,更易受到水体中残留的SSRIs的影响。本文综述了SSRIs在鱼类体内的代谢和生物积累效应,以及SSRIs对鱼类产生的生长发育毒性、生殖毒性和神经行为毒性,并对未来该领域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 鱼类 生长发育毒性 生殖毒性 神经行为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