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吗啡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 被引量:5
1
作者 郑希耕 李勇辉 +3 位作者 罗小景 肖琳 杨小燕 隋南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目的:考察吗啡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 目的:考察吗啡处理下,大鼠行为敏感化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及其个体差异性表现。方法:根据大鼠在初次抵达的新颖环境中水平活动量的高低,将大鼠划分为高反应大鼠(Highresponder, HR)和低反应大鼠(Lowresponder, LR)。应用自动监测大鼠活动箱,分别考察HR和LR大鼠在行为及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形成及表达上的差异。结果: (1)连续5天吗啡给药,LR大鼠活动量显著升高,HR大鼠无此效应; (2)条件测试日(第6天),给药与环境匹配大鼠,活动量较给药与环境非匹配组动物和对照组动物显著为高;此效应在HR和LR大鼠同时存在; (3)从给予吗啡到给予盐水LR大鼠活动量显著下降,而HR大鼠活动量无显著改变。结论:在连续给药下,LR大鼠较HR大鼠,在行为敏感化效应的形成中,具有更为显著的效应,此效应为LR动物对吗啡更高的药物效应,而非条件效应所致。同时HR和LR大鼠都可以对吗啡条件性线索产生应答,产生条件性行为敏感化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行为敏感化 条件性行为敏感化 个体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李新旺 徐爱红 +2 位作者 于斌 王佳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9-305,共7页
药物重复处理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检验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行为敏感化发展和转化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10mg/ks,吗啡组)、吗啡(10mg/ks)+东莨菪碱(3mg/k... 药物重复处理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检验东莨菪碱对吗啡诱导的大鼠行为敏感化发展和转化的影响。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10mg/ks,吗啡组)、吗啡(10mg/ks)+东莨菪碱(3mg/ks,吗啡-东莨菪碱组)前处理,36h腹腔注射4次(第1—2天)。自然戒断7天(第3—9天)。第10天,所有动物均使用吗啡(4mg/kg)激发,记录动物的自发活动量;第2,4天,吗啡组和吗啡-东莨菪碱组动物重复第10天的操作。实验二动物分为3组,分别接受生理盐水(对照组)、吗啡(10mg/kg,吗啡组)、吗啡(10mg/kg,吗啡-东莨菪碱组)处理,36h腹腔注射4次(第1~3天);间隔12h后,3组动物分别接受生理盐水、生理盐水和东莨菪碱(3mg/kg)处理,仍为36h腹腔注射4次(第3~5天)。第6~9天不进行药物处理。第10天和第17天,分别使用吗啡(4mg/ks)激发,记录动物的活动量。记录时间均为两小时(10min为一个记录单元)。结果表明,东莨菪碱能够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也能够延缓行为敏感化的转化但没有阻断这种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东莨菪碱 行为敏感化发展 行为敏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毒扁豆碱对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新旺 徐爱红 +2 位作者 张滨 于萍 郭春彦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62-365,共4页
药物滥用导致的行为敏感化被认为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探讨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关系。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吗啡(10. 0mg/kg)、吗啡(10. 0mg/kg) +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0. 2mg/kg)前处... 药物滥用导致的行为敏感化被认为与成瘾过程密切相关。本实验探讨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关系。实验动物分为3组,分别进行生理盐水、吗啡(10. 0mg/kg)、吗啡(10. 0mg/kg) +胆碱酯酶抑制剂毒扁豆碱(0. 2mg/kg)前处理, 36小时腹腔注射4次。前处理结束1周所有动物注射小剂量吗啡(4. 0mg/kg);使用生理盐水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毒扁豆碱(0. 2mg/kg);使用吗啡前处理的动物,第2周注射小剂量吗啡+毒扁豆碱(0. 2mg/kg),第3周再次注射小剂量吗啡。动物每次接受注射后立即记录其在两小时内的活动量(10分钟为一个记录单元)。结果表明,毒扁豆碱既能够抑制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也能够阻断小剂量吗啡对行为敏感化的“点燃”作用。由此推论,吗啡导致的行为敏感化与其抑制乙酰胆碱分泌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毒扁豆碱 乙酰胆碱 行为敏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静 李新旺 马兰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87-394,共8页
为探讨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将40只动物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石杉碱甲组、吗啡组、应激组、石杉碱甲+应激组。实验发现,急性/慢性空瓶应激都能够激发吗啡行为敏感化的表达,而石杉碱甲能够显著抑制空瓶应激的... 为探讨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将40只动物随机分为5组:盐水组、石杉碱甲组、吗啡组、应激组、石杉碱甲+应激组。实验发现,急性/慢性空瓶应激都能够激发吗啡行为敏感化的表达,而石杉碱甲能够显著抑制空瓶应激的这种激发作用。经过吗啡点燃后,急性空瓶应激并不能显著影响动物的行为敏感化,提示与成瘾性药物的再现相比,空瓶应激对动物的影响力度较小。研究结果表明,石杉碱甲能够抑制急性/慢性空瓶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表明这类胆碱酯酶抑制剂有可能成为治疗药物依赖的潜在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杉碱甲 行为敏感化 吗啡 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5
作者 于斌 李新旺 +2 位作者 王佳 王磊 任丽敏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48-1054,共7页
为探讨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诱导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K-801组,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和MK-801+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行为敏感化模型建立分为发展期,戒断期和表达期三个阶段。实验结果发现:同时给予M... 为探讨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诱导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MK-801组,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和MK-801+吗啡组(匹配和非匹配)。行为敏感化模型建立分为发展期,戒断期和表达期三个阶段。实验结果发现:同时给予MK-801(0.1mg·kg-1)会促进吗啡(5mg·kg-1)诱导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发展,而且会使MK-801成为大鼠行为敏感化表达所必需的条件性刺激。MK-801的内部线索作用过强,从而削弱了环境的外部线索作用。研究结果表明:MK-801对吗啡诱导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存在状态依赖(state-dependency)现象,提示在NMDA受体与行为敏感化关系的研究中应考虑选择刺激特性更小的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吗啡 MK-801 行为敏感化 状态依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动性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柳 李新旺 +1 位作者 张文婷 杜瑞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936-943,共8页
许多研究显示,冲动性与尼古丁、可卡因、海洛因等药物成瘾显著相关,但它对吗啡成瘾的影响尚未见到报道。本实验考察冲动性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实验采用延迟奖赏模型将大鼠的冲动性区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 许多研究显示,冲动性与尼古丁、可卡因、海洛因等药物成瘾显著相关,但它对吗啡成瘾的影响尚未见到报道。本实验考察冲动性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实验采用延迟奖赏模型将大鼠的冲动性区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每个水平设置吗啡处理组和盐水处理组。结果发现:动物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的程度表现为低冲动组>中冲动组>高冲动组,并且中、低冲动组动物形成了条件性位置偏爱而高冲动组没有形成这种偏爱;在行为敏感化表达期,与相应的盐水组比较,高、中冲动组动物的吗啡运动激活效应显著,而低冲动组没有达到显著水平。这些结果提示,条件性位置偏爱任务中,动物的冲动性越高,吗啡的强化效应越低;行为敏感化任务中,动物的冲动性越高,吗啡的运动激活效应越高。由此可见,动物的冲动性对吗啡诱导的条件性位置偏爱及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冲动性 条件性位置偏爱 行为敏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