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出院准备干预方案在COPD病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白慧敏 商临萍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的干预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的COP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8月住院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住院的3...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BCW)理论的干预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出院准备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呼吸内科的COPD住院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8月住院的35例病人作为对照组,2022年9月住院的34例病人作为干预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实施基于BCW理论的干预方案。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我效能、生活质量及非计划再入院率。结果:干预组病人出院准备度得分、出院指导质量得分及出院时和出院后自我效能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出院时和出院后生活质量得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BCW理论的干预方案可提高病人出院准备度、出院指导质量、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行为改变轮理论 出院准备度 出院指导 自我效能 生活质量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用于初治HIV感染者的效果 被引量:11
2
作者 程树锦 钟美容 +4 位作者 吴国凤 朱萍 黎景徽 陈岩 文跃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用于门诊初治HI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将73例门诊就诊的初治HIV感染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结果干预1年后... 目的探讨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用于门诊初治HIV感染者的效果。方法将73例门诊就诊的初治HIV感染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结果干预1年后,观察组自我护理能力量表总分及各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服药依从性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CD4+T淋巴细胞计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随访管理有利于提高初治HIV感染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服药依从性,增强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艾滋病 初治 行为改变轮理论 随访 服药依从性 自我护理能力 机会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方案的构建
3
作者 黄玉佳 韩小云 +4 位作者 蒋君芳 王德生 李娇蓉 李红燕 陈卫波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96-100,共5页
目的构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胃肠道肿瘤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以行为改变轮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与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目的构建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为提高胃肠道肿瘤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提供参考。方法以行为改变轮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文献回顾与半结构式访谈构建护理干预方案初稿。通过德尔菲法对19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确定最终方案。结果2轮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10,各级指标的重要性赋值为4.11~5.00分,最终形成包含3个一级条目、6个二级条目、24个三级条目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结论构建的基于行为改变轮理论的胃肠道肿瘤患者术后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护理干预方案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和全面性,对于提高患者口服营养补充依从性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肿瘤 口服营养补充 依从性 行为改变轮理论 德尔菲法 循证护理 营养护理 护理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预图的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晏蓉 李素云 +6 位作者 王慧文 王星星 何燕 刘玮 李雪丹 罗婕 李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70-74,共5页
目的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干预图与行为改变轮理论,在循证及对11例患者半结构访谈基础上,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结果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动机、能力、机会3个层面,教育、说... 目的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为临床康复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干预图与行为改变轮理论,在循证及对11例患者半结构访谈基础上,构建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结果构建的干预方案包括动机、能力、机会3个层面,教育、说服、激励、强制、培训、环境重建等要素,以及12项具体措施。结论构建的颈椎前路术后患者康复干预方案具有可靠性和实用性,可作为临床康复干预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疾病 颈椎前路手术 干预图 行为改变轮理论 康复干预 方案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