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改变技术在健康行为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周阳 张澳华 +1 位作者 尹闺阁 胡红娟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4-49,共6页
行为改变干预是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策略,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行为改变技术是将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分解、细化,提取出来有效成分。充分挖掘和利用行为改变技术可实现干预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和维持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本文对行为改变... 行为改变干预是促进健康行为的重要策略,可有效延缓疾病的发生发展。行为改变技术是将行为改变干预措施分解、细化,提取出来有效成分。充分挖掘和利用行为改变技术可实现干预效果的最大化,提高和维持健康行为的依从性。本文对行为改变技术的发展历程、具体内容、作用机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总结性综述,以期为开展行为干预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技术 为改变资源 为改变资源模型 移动医疗 健康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行为改变技术使用情况及其与戒烟成功率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洪秋棉 廖艳辉 +1 位作者 景晓娟 张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4期4256-4263,4272,共9页
背景戒烟行为改变技术(BCTs)是指可以改变参与者吸烟行为的干预内容的明确表述,目前尚缺乏研究探索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BCTs使用现状。目的了解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并探讨医务人员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与所在... 背景戒烟行为改变技术(BCTs)是指可以改变参与者吸烟行为的干预内容的明确表述,目前尚缺乏研究探索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BCTs使用现状。目的了解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并探讨医务人员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与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2年2月—2023年3月,通过“问卷星”向我国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发放线上问卷,调查其44项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感知效果、所在门诊的戒烟成功率,以及年龄、性别等人口统计学特征。采用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务人员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对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及二者间的交互作用,采用简单斜率分析进一步检验BCTs使用项数和感知效果的交互作用。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285份。285名戒烟门诊医务人员平均使用BCTs项数为(29±13)项,对BCTs的感知效果平均评分为(3.15±0.96)分,所在戒烟门诊的平均戒烟成功率为(37.0±24.3)%。不同最高学历、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情况医务人员的所在门诊戒烟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了戒烟门诊工作年限、医院职务、所在门诊是否追踪吸烟者戒烟效果3项变量后,医务人员BCTs感知效果能正向预测戒烟门诊的戒烟成功率[b(95%CI)=10.070(7.066~13.075),P<0.05],而BCTs使用项数不是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影响因素(P>0.05);进一步纳入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后,模型对戒烟门诊戒烟成功率的解释度增加2.2%,BCTs感知效果[b(95%CI)=11.711(8.548~14.874),P<0.05]、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b(95%CI)=2.921(0.958~4.884),P<0.05]对戒烟成功率有正向预测作用。结论医务人员戒烟相关BCTs使用情况对所在门诊的戒烟成功率有明显影响,且BCTs使用项数、感知效果对戒烟成功率的影响有明显交互作用。未来需要完善戒烟门诊干预技术培训方案,实现干预技术理论到实践的转化和落实,以帮助更多的吸烟者成功戒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戒烟门诊 行为改变技术 使用频率 感知效果 戒烟成功率 分层线性回归 交互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改变技术的分类研究及应用
3
作者 仲学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39-642,共4页
行为干预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指干预过程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重复的、相对标准化的行为干预技术。通过分类研究方法,对行为干预中“有效成分”进行编码和归类、标准化及定义、验证并达成专家共识,由此产生的行为改变技术分类法... 行为干预中起作用的“有效成分”,是指干预过程中具体的、可操作的、可重复的、相对标准化的行为干预技术。通过分类研究方法,对行为干预中“有效成分”进行编码和归类、标准化及定义、验证并达成专家共识,由此产生的行为改变技术分类法,共分为16组,93个技术。行为改变技术是基于行为干预理论的概念和构件,将理论中抽象的心理学或社会学构件要素转换为具体的方法。本文就行为改变技术的研究分类及应用进行分析和综述,为我国行为干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改变技术 分类研究 行为干预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许冬冬 林惠 +1 位作者 段会龙 邓宁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1,共8页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综合干预方案成为慢病管理模式研究的新趋势。面对干预复杂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的挑战,一个标准、细致、综合的框架有利于对干预方案进行解构分析,从而促进干预的... 生活方式干预是慢病管理的重要环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综合干预方案成为慢病管理模式研究的新趋势。面对干预复杂性和综合性越来越强的挑战,一个标准、细致、综合的框架有利于对干预方案进行解构分析,从而促进干预的质量和效果提升。本研究提出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通过内容分析法对干预内容进行分类提取,得到行为改变技术及其属性的重要术语集合,通过七步法结合OWL建模语言完成本体构建;并以面向高血压院外管理的干预方案为例进行验证,评估其干预方案。所得术语集合包括22个适用于基于移动医疗技术的慢病管理饮食和运动场景的行为改变技术,以及102个行为改变技术实施过程属性,健康行为改变干预本体共有128个类,51个数据属性,16个对象属性。基于本体将高血压干预方案转换为层次清晰、过程明确的干预单元组合,对其评估结果表明方案使用行为改变技术共14种,覆盖率为63.64%。该本体能够应用于慢病管理相关场景的干预设计、描述和分析评估等环节,有利于知识的组织与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病管理 行为改变技术 移动医疗 健康行为理论 本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为主义理论及其研究范式 被引量:19
5
作者 费梅苹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61-65,60,共6页
行为主义学派作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在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中,我们可以归结出反应性制约取向论、操作性制约取向论及社会学习论等。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作为其研究成果的行为... 行为主义学派作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基础,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在行为主义的主要理论流派中,我们可以归结出反应性制约取向论、操作性制约取向论及社会学习论等。行为主义学派注重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行为的研究。作为其研究成果的行为改变技术,已成为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的经典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范式 行为主义理论 斯金纳 社会定义 研究者 行为改变技术 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事实 学派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校心理咨询的技术
6
作者 李原 《中小学管理》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39,共2页
关键词 学校心理咨询 咨询员 心理问题 角色扮演 行为改变技术 儿童 情绪反应 团体咨询 认知方式 认知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提高膝骨关节炎患者身体活动水平——基于系统性综述的证据
7
作者 徐振 王一迪 温宇红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79-689,共11页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概括并分析身体活动干预中使用的行为改变技术(BCT)。方法:在国内外6个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搜集针对KOA患者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3... 目的:比较不同干预措施对膝骨关节炎(KOA)患者身体活动的影响,概括并分析身体活动干预中使用的行为改变技术(BCT)。方法:在国内外6个数据库中进行了检索,搜集针对KOA患者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2000年1月—2023年2月。基于行为改变技术分类法对干预措施的BCT进行编码。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确定BCT使用数量与干预结果间的关系,并结合有效比(ER)评估BCT对身体活动行为改变的潜在作用。使用“Stata 16.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8项研究,含2347例KOA患者。不同干预结果间的BCT使用数量未见明显差异。“制定行动计划”和“提供如何实施目标行为的指导说明”是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干预措施的核心成分。ER最高的BCT为“提供健康结局的信息”(ER=8),其次为“重构物理环境”“提供物品支持”(ER=7)以及“提供一般的社会支持”(ER=4.5)。Meta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预措施均能有效提高KOA患者身体活动。随访评估中,仅有随访时间为3~6个月的混合干预对身体活动改变具有明显的长期效应(SMD=0.21,95%CI 0.03~0.39,p=0.02)。结论:混合干预能有效促进KOA患者长期身体活动行为改变。受纳入研究数量的限制,上述发现仍有待更多高质量随访研究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身体活动 行为改变技术 系统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医疗在心脏运动康复领域应用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沪生 张佳 +3 位作者 周燕 王一焱 王佳琪 吴静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7-60,共4页
目的针对移动医疗在心脏运动康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识别干预要素及应用现状。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方法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15年1... 目的针对移动医疗在心脏运动康复领域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识别干预要素及应用现状。方法按照范围综述方法框架,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INAHL、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2015年1月1日至2021年9月30日的中英文文献,对文献进行提取,收集并总结。结果共检索文献1597篇,经筛选,共纳入13篇文献。基于移动医疗的可穿戴设备主要有心率监测手表、心率胸带、便携式心电监护仪、加速度和计步器;配套应用程序所含的行为改变技术包括设定特定计划、设置分级任务、提供行为反馈、自我行为监控、提供说明指导或健康行为信息、跟进提示、动机访谈和社会支持。结论基于移动医疗的心脏运动康复相比传统康复模式更具优势,但可穿戴设备及配套应用程序的研发、可用性和有效性评价尚存在不足,未来仍需要更多的循证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医疗 行为改变技术 心血管病 心脏康复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