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交往行为意义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史顺良
王三武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学者们开展学术活动的两大领域,学者们通过学术语篇相互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以两大学科下的英语学术语篇为语料,以Ken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依据,结合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学者们开展学术活动的两大领域,学者们通过学术语篇相互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以两大学科下的英语学术语篇为语料,以Ken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依据,结合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元话语标记语。研究发现元话语标记语是实现交往行为意义的语言表征资源,满足有效交往所需的四种普遍有效性要求,可实现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作者在学术语篇中普遍使用元话语旨在与受众实现互动交往,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语篇所表达的观点及命题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语篇
元话语
交往
行为意义
普遍有效性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工具理性到行为意义: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
被引量:
7
2
作者
卓毅
肖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
探讨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建构及其发生机制,是信息技术时代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成效的关键。相比于传统工具理性框架中的教师与技术的关系理解,行为意义视域更能反映教师与技术关系的本质。教师与技术的交互行为的意义具体可从意图、内在需...
探讨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建构及其发生机制,是信息技术时代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成效的关键。相比于传统工具理性框架中的教师与技术的关系理解,行为意义视域更能反映教师与技术关系的本质。教师与技术的交互行为的意义具体可从意图、内在需求及生命意向三个维度来理解,而教师与技术(技术生产者)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偏差则是教师与技术关系建构的现实困境。对此,技术(技术生产者)需参照教师的真实意图与内在需求,并将教师的整体生命与其技术行为联结起来以理解教师的技术行为之意义;教师则需要对技术形成一种教育性的理解力,并给予技术(技术生产者)更多的支持与关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
信息技术
行为意义
工具理性
教师与技术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企业意义行为与先动优势协同机制研究——基于A能源公司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倩
高静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127,共9页
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
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企业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相应政策体系中蕴含的政府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也最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义
行为
先动优势
意义
建构
意义
给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路晨曦
张文锋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6,共11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碳中和制定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改变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环境。本文基于492份调研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管...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碳中和制定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改变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环境。本文基于492份调研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主导逻辑在管理者意义行为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文丰富了意义行为理论和主导逻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碳中和情境下的企业应对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
意义
行为
企业战略变革
主导逻辑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生管理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及其反思
被引量:
4
5
作者
周兴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10,共4页
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因日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而使得行为主义倾向盛行,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切都是从在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的行为出发,根据学校或班级所制订的规章制度或规范并以此作为行为衡...
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因日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而使得行为主义倾向盛行,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切都是从在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的行为出发,根据学校或班级所制订的规章制度或规范并以此作为行为衡量的准则,由此而忽略学生行为所隐含的意义。真正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应该从学生行为意义出发,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更应该通过研究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学生行为的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行为
主义
行为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打架背后:“伪强者”行为的现象学分析
6
作者
葛金国
邵程程
汪琴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学生打架,影响广泛深远,令人头疼。惯常的做法,常常为处置而处置、治标不治本或药不对症。作为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行为意义。首先"全景跟进式"呈现"我"作为班主任对"阳阳"打架事件处...
学生打架,影响广泛深远,令人头疼。惯常的做法,常常为处置而处置、治标不治本或药不对症。作为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行为意义。首先"全景跟进式"呈现"我"作为班主任对"阳阳"打架事件处理的案例;其次从"阳阳"打架行为入手,揭示"伪强者"自卑、脆弱、迷茫的生活体验;然后尝试"摆脱"传统判断标准,"否定"惯性思维方式和"切入"现实生活情景等方面洞察"伪强者"心路历程;最后在体会"伪强者"渴望变强心声基础上,提出通过真诚对话和予其所需,为"伪强者"如何变强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打架
行为意义
“伪强者”
现象学
生活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种意义理论的特点与困难
被引量:
1
7
作者
梁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本文讨论了现代意义理论其中的三种,指出三种意义理论各自的长处,并对各种理论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认为,这些意义理论存在的困难,与理论家们片面追求精确性有关。
关键词
意义
意义
观念论
意义
行为
论
实证
意义
论
精确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转移的学理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2,共7页
举证责任是举证责任转移的前提和基础。从举证责任自身结构上分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可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实质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行政诉讼举证...
举证责任是举证责任转移的前提和基础。从举证责任自身结构上分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可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实质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一种动态分配。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动态条件主要是确立证明标准和证明距离。法官在行政诉讼中应正确理解行政诉讼举证的分配原则,并对举证责任转移履行阐明义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诉讼
举证责任
转移
行为意义
结果
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敏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杨敏举证责任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即已产生。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引入了举证责任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未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术语,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杨敏举证责任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即已产生。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引入了举证责任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未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术语,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举证责任倒置
当事人举证
民事诉讼法
举证时限
诉讼中
程序法与实体法
提供证据证明
民事举证责任
致人损害
行为意义
上的举证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10
作者
谷雨
谢东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7-32,共6页
现象学社会学是30—40年代兴起的新型社会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艾尔费雷德·舒茨在继承并发展胡赛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由于舒茨在其学说中强调'理解',并把理解...
现象学社会学是30—40年代兴起的新型社会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艾尔费雷德·舒茨在继承并发展胡赛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由于舒茨在其学说中强调'理解',并把理解看作是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因此,他的学说也被其门人称为理解社会学或解释社会学。那么,舒茨所谓的'理解社会学'和其所师从的韦伯理解社会学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茨
胡赛尔
行为意义
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事实
现象学理论
孔德
宁夫
社会结构
现象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略谈新时代的价值观念核心与雷锋精神
11
作者
张继荣
吴付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5期13-14,共2页
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时代。价值观念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及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与行为或心理与行为的定势。价值观念是主体观察与处理事物...
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时代。价值观念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及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与行为或心理与行为的定势。价值观念是主体观察与处理事物的直接前提,是衡量事物和一切社会行为意义的标准。它的独特的特征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来判断事物的意义及性质。价位观念属意识的范畴,能为社会的广大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现代化建设
行为意义
社会环境
资产阶级思想
精神文明建设
干一行爱一行
奉献精神
挤时间
服务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判断力的消失
12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2,共1页
孙绍振在《小说与现实》(以《小说评论》)1994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孙甘露的小说中,故事的现实性语码被彻底遗忘,从中释放出来的是作家的幻觉、梦想和令人心烦的饶舌,而这些又通过语言的无限度增值实现出来.《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
孙绍振在《小说与现实》(以《小说评论》)1994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孙甘露的小说中,故事的现实性语码被彻底遗忘,从中释放出来的是作家的幻觉、梦想和令人心烦的饶舌,而这些又通过语言的无限度增值实现出来.《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其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写作行为本身:孙甘露通过这种极端的写作,显示出了他对旧有小说规范最彻底的反叛.孙甘露的这种写作行为的意义已完成,所以,他以后的写作就有难以为继的感觉.尽管孙甘露在语言中充满玄想,但这只不过是使他在小说探索领域里徒具一幅空洞的姿态.与孙甘露的某种真诚性相比,吕新小说中的狂欢气质则有更多自我放纵的色彩.吕新是一位在语言中狂欢毫无节制的作家,他的小说几乎都是随意挥洒而成的,从中看不到作家对生存的任何责任和态度.《抚摸》就是一次作家语言癔想的大集合,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断力
孙甘露
行为
的
意义
小说评论
新小说
现实性
作家
孙绍振
语言
写作
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谈文言文中的“借代”
13
作者
周玉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9-51,共3页
借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中学生掌握借代辞格的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那么,借代,在文言文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关键词
文言文
借代义
本义
借代辞格
词义
分代
修辞手法
烟尘
行为
的
意义
语言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交往行为意义分析
被引量:
8
1
作者
史顺良
王三武
机构
兰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0-48,共9页
基金
甘肃省教育厅研究生导师基金项目"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学术语篇特征对比研究"(项目编号:1003B-03)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构成了学者们开展学术活动的两大领域,学者们通过学术语篇相互交流、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本文以两大学科下的英语学术语篇为语料,以Ken Hyland的元话语人际模式为依据,结合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提出的交往行为理论,从语言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元话语标记语。研究发现元话语标记语是实现交往行为意义的语言表征资源,满足有效交往所需的四种普遍有效性要求,可实现以"理解"为目的的交往行为。作者在学术语篇中普遍使用元话语旨在与受众实现互动交往,使其能更好地理解语篇所表达的观点及命题内容。
关键词
学术语篇
元话语
交往
行为意义
普遍有效性要求
Keywords
academic discourse
metadiscourse
communicative action meaning
universal validity claims
分类号
H03 [语言文字—语言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工具理性到行为意义: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
被引量:
7
2
作者
卓毅
肖伟
机构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66-70,共5页
基金
贵州省教育厅2017年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互联网+学科教学案例库建设研究--以学科教学(语文
数学
+1 种基金
英语)专业为例>(编号:KCALK2017014)
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贵州省幼儿教师国家级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编号:2018B072)的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探讨教师与技术的关系建构及其发生机制,是信息技术时代提升教育教学品质和成效的关键。相比于传统工具理性框架中的教师与技术的关系理解,行为意义视域更能反映教师与技术关系的本质。教师与技术的交互行为的意义具体可从意图、内在需求及生命意向三个维度来理解,而教师与技术(技术生产者)对行为意义的理解偏差则是教师与技术关系建构的现实困境。对此,技术(技术生产者)需参照教师的真实意图与内在需求,并将教师的整体生命与其技术行为联结起来以理解教师的技术行为之意义;教师则需要对技术形成一种教育性的理解力,并给予技术(技术生产者)更多的支持与关怀。
关键词
教师
信息技术
行为意义
工具理性
教师与技术关系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企业意义行为与先动优势协同机制研究——基于A能源公司的案例分析
被引量:
1
3
作者
孙倩
高静美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9-127,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与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研究”(20&ZD0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贫困跨代干预复合架构的机理分析与政策系统设计”(71774027)
+1 种基金
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辽宁省国有企业双元式变革创新中多重身份动态整合的机制研究”(L20AGL010)
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辽宁省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提升研究”(2022lslybkt-054)。
文摘
本文关注政策调整情境下企业如何通过意义行为获取先动优势的问题,通过对A能源公司发展过程进行案例研究,分析案例样本在外部政策压力下的意义行为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贯式和趋严性特征的政策体系下,企业通过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形成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企业价值导向主导逻辑与相应政策体系中蕴含的政府社会治理逻辑相契合,这种契合也最终使得企业获取先动优势。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组织意义行为和先动优势方面的研究文献,而且对于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意义
行为
先动优势
意义
建构
意义
给赋
分类号
F272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被引量:
2
4
作者
路晨曦
张文锋
机构
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创新创业学院
大连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6-106,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建设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高地与推进新时代东北振兴研究”(20&ZD098)。
文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围绕碳中和制定的相关政策,极大地改变了相关企业的发展环境。本文基于492份调研问卷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企业主导逻辑在管理者意义行为与企业战略变革的关系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本文丰富了意义行为理论和主导逻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碳中和情境下的企业应对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管理者
意义
行为
企业战略变革
主导逻辑
碳中和
Keywords
managers’meaningful behavior
corporate strategic change
dominant logic
carbon neutrality
分类号
F065.2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生管理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及其反思
被引量:
4
5
作者
周兴国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出处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7-10,共4页
文摘
班级作为学校最基本的教育教学单位,因日益受到学校管理者的重视而使得行为主义倾向盛行,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一切都是从在学生自身所表现出来的、可观察的行为出发,根据学校或班级所制订的规章制度或规范并以此作为行为衡量的准则,由此而忽略学生行为所隐含的意义。真正富有教育意义的班级管理应该从学生行为意义出发,不仅应该关注学生的行为,更应该通过研究学生的生活体验,理解学生行为的意向。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行为
主义
行为意义
分类号
G45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打架背后:“伪强者”行为的现象学分析
6
作者
葛金国
邵程程
汪琴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传统与学校文化研究所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合肥双凤中心校总队
出处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0-36,共7页
基金
201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港澳台青少年中华传统价值观认同研究"(课题批准号:14BKS07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学生打架,影响广泛深远,令人头疼。惯常的做法,常常为处置而处置、治标不治本或药不对症。作为教育现象学的研究,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行为意义。首先"全景跟进式"呈现"我"作为班主任对"阳阳"打架事件处理的案例;其次从"阳阳"打架行为入手,揭示"伪强者"自卑、脆弱、迷茫的生活体验;然后尝试"摆脱"传统判断标准,"否定"惯性思维方式和"切入"现实生活情景等方面洞察"伪强者"心路历程;最后在体会"伪强者"渴望变强心声基础上,提出通过真诚对话和予其所需,为"伪强者"如何变强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
学生打架
行为意义
“伪强者”
现象学
生活体验
Keywords
fight
behavioral meaning
pseudo strong
phenomenology
life experience
分类号
G635.1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种意义理论的特点与困难
被引量:
1
7
作者
梁彪
机构
中山大学哲学系
出处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8,共7页
文摘
本文讨论了现代意义理论其中的三种,指出三种意义理论各自的长处,并对各种理论存在的困难进行了分析。本文最后认为,这些意义理论存在的困难,与理论家们片面追求精确性有关。
关键词
意义
意义
观念论
意义
行为
论
实证
意义
论
精确性
Keywords
meaning, ideational theory, behaviorist theory, verification theory, accuracy
分类号
R81-09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转移的学理分析
被引量:
3
8
作者
刘巍
机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6-22,共7页
文摘
举证责任是举证责任转移的前提和基础。从举证责任自身结构上分析,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可分为行为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和结果意义上的举证责任转移。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转移实质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行政诉讼举证责任的一种动态分配。行政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动态条件主要是确立证明标准和证明距离。法官在行政诉讼中应正确理解行政诉讼举证的分配原则,并对举证责任转移履行阐明义务。
关键词
行政诉讼
举证责任
转移
行为意义
结果
意义
分类号
D925.3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F239.41 [经济管理—会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被引量:
1
9
作者
杨敏
机构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出处
《政法论丛》
CSSCI
1997年第5期22-24,共3页
文摘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杨敏举证责任是一项古老的法律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即已产生。现代各国民事诉讼法都引入了举证责任制度,并有了一定的创新和发展。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虽未使用“举证责任”这一术语,但我国《民事诉讼法》第64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
关键词
举证责任倒置
当事人举证
民事诉讼法
举证时限
诉讼中
程序法与实体法
提供证据证明
民事举证责任
致人损害
行为意义
上的举证责任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10
作者
谷雨
谢东伟
出处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7期27-32,共6页
文摘
现象学社会学是30—40年代兴起的新型社会学流派之一。其创始人艾尔费雷德·舒茨在继承并发展胡赛尔现象学理论和吸收马克斯·韦伯理解社会学观点的基础上,创立了现象学社会学。由于舒茨在其学说中强调'理解',并把理解看作是社会学的首要任务,因此,他的学说也被其门人称为理解社会学或解释社会学。那么,舒茨所谓的'理解社会学'和其所师从的韦伯理解社会学究竟有何联系和区别。
关键词
舒茨
胡赛尔
行为意义
资本主义精神
社会事实
现象学理论
孔德
宁夫
社会结构
现象学研究
分类号
C9 [经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略谈新时代的价值观念核心与雷锋精神
11
作者
张继荣
吴付海
出处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年第5期13-14,共2页
文摘
新时代是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时代。价值观念是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主体的价值创造活动以及结果的性质和意义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及由此而形成的比较确定的心理与行为或心理与行为的定势。价值观念是主体观察与处理事物的直接前提,是衡量事物和一切社会行为意义的标准。它的独特的特征是以主体的需要为尺度来判断事物的意义及性质。价位观念属意识的范畴,能为社会的广大成员所接受的价值观念往往容易形成一种普遍的社会意识.
关键词
雷锋精神
现代化建设
行为意义
社会环境
资产阶级思想
精神文明建设
干一行爱一行
奉献精神
挤时间
服务精神
分类号
D267.6 [政治法律—中共党史]
G41 [文化科学—教育技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判断力的消失
12
出处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2-22,共1页
文摘
孙绍振在《小说与现实》(以《小说评论》)1994年第3期)一文中指出:孙甘露的小说中,故事的现实性语码被彻底遗忘,从中释放出来的是作家的幻觉、梦想和令人心烦的饶舌,而这些又通过语言的无限度增值实现出来.《信使之函》、《请女人猜谜》等作品,其意义更多的是在于写作行为本身:孙甘露通过这种极端的写作,显示出了他对旧有小说规范最彻底的反叛.孙甘露的这种写作行为的意义已完成,所以,他以后的写作就有难以为继的感觉.尽管孙甘露在语言中充满玄想,但这只不过是使他在小说探索领域里徒具一幅空洞的姿态.与孙甘露的某种真诚性相比,吕新小说中的狂欢气质则有更多自我放纵的色彩.吕新是一位在语言中狂欢毫无节制的作家,他的小说几乎都是随意挥洒而成的,从中看不到作家对生存的任何责任和态度.《抚摸》就是一次作家语言癔想的大集合,人物与人物、事件与事件之间,
关键词
判断力
孙甘露
行为
的
意义
小说评论
新小说
现实性
作家
孙绍振
语言
写作
行为
分类号
I207.4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谈文言文中的“借代”
13
作者
周玉清
出处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1期49-51,共3页
文摘
借代是文言文中常用的修辞手法,是一种极为普遍的语言现象。中学生掌握借代辞格的特点,有助于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值得我们重视和研究。那么,借代,在文言文中有什么规律可循呢?
关键词
文言文
借代义
本义
借代辞格
词义
分代
修辞手法
烟尘
行为
的
意义
语言环境
分类号
G658.3 [文化科学—教育学]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英语学术语篇中元话语的交往行为意义分析
史顺良
王三武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4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从工具理性到行为意义:教师与技术关系的重构
卓毅
肖伟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企业意义行为与先动优势协同机制研究——基于A能源公司的案例分析
孙倩
高静美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碳中和情境下管理者意义行为对企业战略变革的影响
路晨曦
张文锋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学生管理中的行为主义倾向及其反思
周兴国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2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打架背后:“伪强者”行为的现象学分析
葛金国
邵程程
汪琴
《当代教育论坛》
北大核心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三种意义理论的特点与困难
梁彪
《现代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行政诉讼举证责任转移的学理分析
刘巍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0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浅议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
杨敏
《政法论丛》
CSSCI
199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舒茨现象学社会学与韦伯理解社会学
谷雨
谢东伟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略谈新时代的价值观念核心与雷锋精神
张继荣
吴付海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199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判断力的消失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谈文言文中的“借代”
周玉清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