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 被引量:3
1
作者 杨筱燕 《财会通讯(上)》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21-22,共2页
从会计信息生产、执行角度出发,可将会计信息失真系统地分类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判定提供了有效途径。由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客观原因造成的会... 从会计信息生产、执行角度出发,可将会计信息失真系统地分类为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这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为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判定提供了有效途径。由此分析,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主观性,也有客观性。客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其责任人实际上并无该行为的主观愿望,一般得不到经济利益。而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因其本身不会创造财富,而是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使社会财富按有利于行为人的方式在各利益集团之间再分配。这种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会计信息失真称为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主观性会计信息失真既有“人”的欲望因素,也有会计制度本身和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会计信息失真 主观愿望 行为性失真 治理 会计信息生产 社会环境因素 经济利益 社会财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会计信息失真原因探析
2
作者 姚晓民 何存花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8-59,共2页
目前 ,会计信息的失真现象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会计信息不能真实地反映客观经济活动 ,主要是由规则性失真、违规性失真和行为性失真三方面造成的。
关键词 会计信息 规则性失真 违规性失真 行为性失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