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CA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机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素霞 唐帅帅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4-31,共8页
为抑制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的传染,借鉴易感-暴露-感染-康复(SEIR)模型,引入行为跟随者、行为接触者、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和安全行为者4类行为主体,描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过程;考虑到工人群体关系的复杂性,提出小世界网络上的元胞... 为抑制建筑工人间不安全行为的传染,借鉴易感-暴露-感染-康复(SEIR)模型,引入行为跟随者、行为接触者、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和安全行为者4类行为主体,描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传染过程;考虑到工人群体关系的复杂性,提出小世界网络上的元胞自动机(CA)传染模型,刻画不同行为主体行为状态转化规则;运用数值仿真方法,分析行为跟随方式、不安全行为传染者分布模式与抑制率对不安全行为传染的影响。结果表明:行为跟随者的不同跟随方式、不安全行为传染者的不同分布模式对不安全行为传染效果具有显著影响,抑制率与不安全行为传染效果负向相关,其中,综合跟随方式下的行为传染效果最为显著;小群体分散分布模式极大地扩大和强化不安全行为传染者的传染范围与能力;适度的抑制性措施能够有效抑制不安全行为传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胞自动机(CA) 建筑工人 不安全行为 行为传染 传染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世界网络中的合作行为传染仿真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世龙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16-2322,共7页
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中,构建了基于"同质化聚集、传染二度关系距离、影响力悖论、行为传染衰减特质"等行为规则的合作行为传染模型,利用Netlogo平台进行了仿真运行和分析。结果发现:合作行为具有"滞后性、涌现性和渐进性&qu... 在小世界网络结构中,构建了基于"同质化聚集、传染二度关系距离、影响力悖论、行为传染衰减特质"等行为规则的合作行为传染模型,利用Netlogo平台进行了仿真运行和分析。结果发现:合作行为具有"滞后性、涌现性和渐进性"的传染特征,网络平均路径长度制约着合作行为传染的发生和完成,网络结构中的强连接关系易引发合作行为的传染,网络结构的节点度分布水平显著影响着合作行为传染的耗时周期。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小群体合作绩效有着指导价值,可调整及搭建成员间关系连接,缩短平均关系路径,强化关键节点间关系连接强度,培育内部合作行为的涌现,增进系统合作特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传染 小世界网络 合作行为 仿真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时代投资者行为传染及其启示——以游戏驿站为例的事件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林建秀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4-79,共6页
本文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及其在媒介信息与社会化交互作用下注意力及决策的传染机制,分析游戏驿站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与情绪因素的影响下,注意力聚焦与行为传染的过程,以及导致股价与交易量大幅波动的后果。分析结果认为,在社交媒... 本文基于投资者有限理性及其在媒介信息与社会化交互作用下注意力及决策的传染机制,分析游戏驿站投资者在社交媒体信息传播与情绪因素的影响下,注意力聚焦与行为传染的过程,以及导致股价与交易量大幅波动的后果。分析结果认为,在社交媒体时代,操纵市场行为的认定、投资者分类管理、信息披露监管及企业财务信息披露都应作出适应性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交媒体 有限理性 行为传染 游戏驿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中捐赠行为传染机制研究——兼析社交焦虑与自我控制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李建标 李帅琦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1-128,共18页
本文基于中华慈善总会“抗击新冠肺炎,中华慈善总会在行动!”项目进行真实捐赠在线实验,考察捐赠行为和损害捐赠行为的传染性,以及疫情下社交焦虑和个体自我控制对捐赠行为传染性的调节作用。实验共收集724份样本数据,有效率达96.69%。... 本文基于中华慈善总会“抗击新冠肺炎,中华慈善总会在行动!”项目进行真实捐赠在线实验,考察捐赠行为和损害捐赠行为的传染性,以及疫情下社交焦虑和个体自我控制对捐赠行为传染性的调节作用。实验共收集724份样本数据,有效率达96.69%。研究结果表明:(1)他人的捐赠和损害捐赠行为都能够显著改变捐赠者的初始捐赠决策,前者使捐赠额度提高,后者加重了个体的自利倾向;相比于损害捐赠行为,捐赠行为信息更能够触动旁观捐赠者,使他们改变初始决策,并且总体上决策改变量更高;然而从个体来看,一旦捐赠者被他人的损害捐赠行为感染,那么他们的捐赠决策改变量显著高于那些受到他人捐赠行为触动的个体。(2)社交焦虑程度越高的个体,越有可能被他们观察到的捐赠和损害捐赠行为所传染,进而改变初始决策;此外,相比于损害捐赠行为,社交焦虑程度越高的捐赠者越容易被他人的捐赠行为感染,进而改变初始决策,并且决策改变额也越高。(3)捐赠者的自我控制能力越弱,越有可能因为他人的行为而改变初始决策,但是自我控制能力对捐赠行为和损害捐赠行为传染性之间的差异没有影响。本文为理解疫情状态下个体捐赠者捐赠决策的动机、行为及其影响机制具有指导意义,能对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真实捐赠 捐赠行为传染 社交焦虑 自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传染研究综述与展望--基于行为经济学视角 被引量:8
5
作者 李雯晶 蒋青云 刘婷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05-109,共5页
文章从行为经济学视角,在对行为传染概念辨析的基础上,从成因和动力学机制两个方面,对行为传染的代表性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和述评,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理论研究和企业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 社会传染 行为传染 社会网络结构 动力学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5
6
作者 冯娜 罗家有 +4 位作者 李辉霞 朱娜 奉琪 李雄伟 周海湘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81-687,共7页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 目的:了解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表现及其与家庭因素关系,为改善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编制的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问卷对随机选择的8 465名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进行问卷调查,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总形成率为66.4%,小学生和中学生的形成率分别为69.4%和62.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吃食物前洗手、不在校外小摊上购买小吃、出现传染性疾病症状告诉老师以及生病告知学校老师等行为,小学生的形成率高于中学生,而上完厕所后洗手以及咳嗽喷嚏时用手帕(纸巾)或者手遮挡等行为,中学生的形成率高于小学生,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和父母居住、父亲文化、母亲文化、母亲职业等与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有关。结论:中小学生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形成率仍有待提高,且其形成与多种家庭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生 传染性疾病相关行为 家庭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捐献行为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及理论释义
7
作者 王世龙 刘自玲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8-51,共4页
通过献血访谈和捐款田野实验,采集了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揭示了捐献行为传播现象的存在,证实了捐献行为的行为传染效应。研究表明,捐献行为传染效应可带来捐献行为的涌现,形成捐献行为传播现象。研究指出,捐献行为的行为传... 通过献血访谈和捐款田野实验,采集了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利用统计分析揭示了捐献行为传播现象的存在,证实了捐献行为的行为传染效应。研究表明,捐献行为传染效应可带来捐献行为的涌现,形成捐献行为传播现象。研究指出,捐献行为的行为传播现象来源于行为传染效应,行为传染效应是文化基因作用下的产物,其存在根源在于群体进化理性,属漫长进化历程中群体理性选择的结果。研究发现对于献血者目标群体的搜寻工作,具有较强的启示意义,即地方血站可借助于无偿献血者的社会关系网络进行献血目标人群的快速定位与搜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捐献行为 行为传播 行为传染 文化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怀柔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24
8
作者 赵小娟 李超 +2 位作者 王保东 高志鹏 刘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55-859,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怀柔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和现场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传染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此次调查共抽取1250人,问卷回收率为1... 目的分析北京市怀柔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怀柔区18岁以上居民进行抽样和现场问卷调查;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传染病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结果此次调查共抽取1250人,问卷回收率为100%,怀柔区居民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7.04%,具备传染病知识性素养、行为性素养、技能性素养的比例分别为15.52%、45.84%和44.24%。60岁以上居民(1.63%)、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居民(0.40%)、家务及待业人员(1.10%)具备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职业(与学生相比,公务员或事业单位人员、医务人员、离退人员的OR值分别为21.70、37.11、26.97)、文化程度(与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相比,初中、高职、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OR值分别为8.58、17.77、26.66)、自我感知的身体状况(与身体状况很好的人群相比,自我感知身体状况一般人群的OR值为0.36)是影响怀柔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的重要因素。结论怀柔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在今后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中应考虑不同人群的背景差异,采取积极有效地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健康素养 传染病知识、行为、技能 影响因素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