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行为互联网用户数据管控研究现状综述
1
作者 何艺 肖亦南 +1 位作者 韦云凯 冷甦鹏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535-1547,共13页
近年来,物联网(IoT)飞速发展,基于IoT的数据和信息发展起来的行为互联网(IoB)也因具备更高知识与智慧,迅速成为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兴技术。IoB中涉及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因此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时刻面临着极大的威... 近年来,物联网(IoT)飞速发展,基于IoT的数据和信息发展起来的行为互联网(IoB)也因具备更高知识与智慧,迅速成为拥有巨大应用潜力的新兴技术。IoB中涉及大量用户行为数据的收集、处理和使用,因此用户数据的安全与隐私时刻面临着极大的威胁,对IoB用户数据进行有效管控也显得尤为重要。在介绍IoB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后,分析了IoB的发展态势以及用户数据面临的安全与隐私风险,阐述了现有行为数据的组织管控现状,探讨了IoB中现存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并对实现IoB用户数据管控的潜在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为互联网 数据管控 安全与隐私 数据组织 行为数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邓建高 齐佳音 +1 位作者 方滨兴 沈蓓绯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在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创新需求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理论框架,重点对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的理论内涵、... 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是网络空间安全领域的重要研究议题。在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创新需求和危害国家公共安全的互联网信息演化过程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理论框架,重点对互联网信息行为融合治理模式的理论内涵、五大特征和五大要素进行了系统性论述。最后从基于多主体协作的协同治理策略、基于心理疏导的深度治理策略、基于社会张力测量的精准治理策略、基于社会诱发因素识别和预警的前置治理策略四个方面提出互联网信息行为治理策略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互联网信息行为 融合治理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使用动机、行为与其社会-心理健康的模型构建 被引量:58
3
作者 张锋 沈模卫 +2 位作者 徐梅 朱海燕 周宁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07-413,共7页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 以581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技术构建了互联网使用动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与其相关社会-心理健康的关系模型。其中,互联网使用动机包括信息获取性动机和人际情感性动机两种模式;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包括上网冲动性、分离/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初级因素;互联网相关社会-心理健康包括孤独感、社会参与度、一般抑郁、生活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五个初级因素,并进一步概括为社会健康和心理健康两个维度。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信息获取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有助于相关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基于人际情感性动机而使用互联网更容易导致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并由此对使用者的社会-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大学生使用互联网的积极效应大于消极效应,且信息获取性动机对社会健康具有更大的积极效应,而人际情感性动机对对心理健康具有更大的消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互联网使用动机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社会-心理健康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模式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沈模卫 李鹏 +1 位作者 徐梅 张锋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3-70,共8页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 (OC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IUS -CS)。结果发现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基于“在线认知量表” (OCS) ,采用两组大学生被试 ,分别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 ,探讨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的行为模式 ,编制了“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量表” (PIUS -CS)。结果发现 :(1)大学生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由上网冲动性、分离 /逃避和网上优越感三个因素构成。量表具有较理想的内部一致性信度、构想效度和区分效度。 (2 )男大学生的上网冲动性、网上优越感较女大学生更强 ;文科类学生的上网冲动性较理科类学生更强。 (3)上网时间和上网次数与病理性互联网使用模式只有较弱的正相关 ,不宜作为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的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病理性互联网使用行为 在线认知量表(OCS) 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干预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国华 雷雳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45-48,共4页
本文试图对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述。首先对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的概念做出界定,并概括互联网上攻击行为的主要形式。然后介绍有关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攻击行为与实际攻击性关系的研究。最后对这一新的攻击行为从... 本文试图对青少年在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研究作一个简要的概述。首先对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的概念做出界定,并概括互联网上攻击行为的主要形式。然后介绍有关青少年在互联网上攻击行为与实际攻击性关系的研究。最后对这一新的攻击行为从现实与互联网两方面提出一些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攻击 互联网上的攻击行为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粮食经纪人互联网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豫、鲁、陕三省粮食经纪人的调查 被引量:4
6
作者 肖开红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2-39,共8页
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省368位粮食经纪人的微观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经纪人个体特征、信息需求特征、市场行为特征和互联网准备度对其互联网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水平较高的'80后'年轻人是... 基于河南、山东和陕西三省368位粮食经纪人的微观数据,利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粮食经纪人个体特征、信息需求特征、市场行为特征和互联网准备度对其互联网采纳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文化水平较高的'80后'年轻人是粮食经纪人群体中互联网采纳的先驱者;粮食收购资金规模、信息依赖程度对粮食经纪人互联网采纳行为具有显著正影响,而粮食购销频率对粮食经纪人互联网采纳行为具有显著负影响;另外,当前我国粮食经纪人队伍年龄偏大、受教育水平偏低、付费意愿较弱和互联网操作技能欠缺等现实问题,也显著抑制了其互联网采纳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经纪人 互联网采纳行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金融行为的城乡差异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蕊 邓巧玲 《金融发展研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3-49,共7页
本文在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金融行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互联网金融支付行为、投资理财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城乡居民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看好,但仍有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了解... 本文在对重庆市城乡居民的互联网金融行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在互联网金融支付行为、投资理财行为以及认知等方面的差异,发现城乡居民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前景看好,但仍有部分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对互联网金融了解有限;居民主要了解和使用的是互联网金融支付平台和余额宝等理财产品,对P2P和众筹不够了解;城乡居民认识互联网金融的渠道存在差异;城乡居民认为方便快捷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优势,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问题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劣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行为 城乡居民 差异研究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竞争中不当干扰行为的认定 被引量:4
8
作者 王文敏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44-51,共8页
近年来,不当干扰他人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行为频繁发生,主要表现为阻止、修改和评价他人的软件。司法实践中,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侵犯的经营者营业利益往往被表述为经济利益、正当商业模式、商誉等,其不符合权利的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和社... 近年来,不当干扰他人互联网产品和服务的行为频繁发生,主要表现为阻止、修改和评价他人的软件。司法实践中,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侵犯的经营者营业利益往往被表述为经济利益、正当商业模式、商誉等,其不符合权利的归属效能、排除效能和社会典型公开性的要求,只能作为权益得到有限的保护。反不正当竞争法脱胎于侵权法,侵权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两大考量因素具有一致性。结合侵权法原理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司法实践,可以总结出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认定的道德要件和经济要件。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的主观要件应严格限制为恶意,且其行为后果达到足以显著损害的程度时,才对其进行规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 营业利益 恶意 道德要件 经济要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的概念、原理及研究现状探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郑颖 李牧南 《管理现代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79-82,共4页
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海量用户的互联网行为数据的用户行为定向广告逐渐兴起。这种基于互联网用户浏览、点击和消费等行为的在线定向广告日益得到广告商的重视。文章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的相关研究热点,通过对其核... 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海量用户的互联网行为数据的用户行为定向广告逐渐兴起。这种基于互联网用户浏览、点击和消费等行为的在线定向广告日益得到广告商的重视。文章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的相关研究热点,通过对其核心概念、运作原理的梳理,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述,指出了当前有关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相关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 定向广告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分析——基于2017年CHFS数据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戴志强 郭如良 《河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6期6-16,26,共12页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PSM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引入社会资本和政策扶持2个关键变量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2017年数据,运用OLS回归模型、PSM倾向得分匹配模型等方法,系统分析了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的影响效应,并引入社会资本和政策扶持2个关键变量分析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但仅对非农创业和生存型创业起作用,通过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问题和更换因变量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存在“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地区异质性;社会资本在其中起到了部分中介作用,政策扶持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且强化了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对农户创业绩效的促进作用。提出进一步完善农村网络基础设施,强化互联网技能培训,完善配套的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市场参与行为 农户创业绩效 社会资本 政策扶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分析——兼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条款 被引量:51
11
作者 李阁霞 《知识产权》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0-30,共11页
在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竞争关系不再是适用该法的前提,利益受到不正当商业行为影响的市场主体都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减少司法实践对"诚实信用"一般条款的适用,但规... 在现代反不正当竞争法中,竞争关系不再是适用该法的前提,利益受到不正当商业行为影响的市场主体都可以获得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救济。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可以减少司法实践对"诚实信用"一般条款的适用,但规范的立足点应在于对行为的性质的认定,而不是互联网技术。修订后的《反不正当竞争法》中规定的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有的构成不正当竞争,有的则属于正常的市场竞争手段,不应当为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设置"兜底"条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不正当竞争 诚实信用原则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不正当商业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 被引量:24
12
作者 曹艳林 魏占英 +2 位作者 陈伟 刘宇 白松 《中国医院》 2016年第6期1-2,共2页
目的:从法律层面理清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方法: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相关人员对互联网医疗概念的理解。结果: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兴起在为医患双方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因立法不完善、相关概念不清晰等原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目的:从法律层面理清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方法:通过召开专家座谈会等方式,了解相关人员对互联网医疗概念的理解。结果: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兴起在为医患双方带来一定便利的同时,也因立法不完善、相关概念不清晰等原因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结论:明确相关概念有助于医疗机构、医师及健康保健公司互联网平台更好地开展互联网医疗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医疗 互联网诊疗行为 亲自诊查 第三方健康咨询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定向广告的法律规制:一个比较法的视角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秀尧 《广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44-253,共10页
在互联网定向广告中,网站等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会利用cookie或类似技术收集和使用用户的在线活动信息,从而有可能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等民事权益。2015年"中国互联网定向广告纠纷第一案"中司法救济的... 在互联网定向广告中,网站等提供内容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会利用cookie或类似技术收集和使用用户的在线活动信息,从而有可能侵犯用户的隐私权、知情权和选择权等民事权益。2015年"中国互联网定向广告纠纷第一案"中司法救济的不力折射出监管和立法的缺位,导致法院无相关指引可参考、无适当法律条款可依据。有代表性的国外实践表明,规制互联网定向广告的核心法律规则主要包括获取用户同意的默认规则、"禁止追踪机制"、用户同意的撤回权、信息披露或说明义务以及对儿童给予特别保护。从我国现实情况出发,当前可行的做法是明确监管部门并由其采取监管措施、明确法律依据并确立核心法律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互联网定向广告 互联网行为广告 默认规则 禁止追踪 撤回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司法适用——基于“互联网专条”的分析与实践 被引量:15
14
作者 国瀚文 《商业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6-152,共7页
互联网背景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科技时代的特征,其呈现出的多样性、传播快、隐蔽性强和危害大等特征冲击着传统的法律规制。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针对互联网市场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新修订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做出了原则性条款与列举... 互联网背景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具有科技时代的特征,其呈现出的多样性、传播快、隐蔽性强和危害大等特征冲击着传统的法律规制。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针对互联网市场中出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新修订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并做出了原则性条款与列举式条款并存的规定。对于一般条款是否具有原则性性质,适用时是否存在主观性、不确定性,"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是否应当进行专门规制,当前的法律规定是否足够完善或者仍需要查漏补缺,反不正当竞争法在互联网时代应呈现何种模样等问题仍有深入探讨的余地。通过对互联网条款的条文内容、结构的逻辑理论和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类型化分析,结合互联网市场中出现的典型案例论证互联网条款在司法实践中适用的正当性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般条款 反不正当竞争法 互联网不正当竞争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少年抑郁障碍认知行为治疗干预模式的发展与融合
15
作者 汤尧娟 李冕 +1 位作者 谭忠林 梁素改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375-379,共5页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 在青少年抑郁障碍干预与治疗中,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备受关注,并随着技术发展展现出新的应用潜力。CBT主要通过识别并重构个体的负性自动思维,结合行为激活策略,改善情绪调节和应对能力,从而缓解抑郁症状。传统的线下面对面CBT(face-to-face CBT,FtF-CBT)在建立治疗联盟、干预青少年重度抑郁症状方面展现出显著优势;而基于互联网的CBT(internet-based CBT,i-CBT)在轻中度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中疗效可与FtF-CBT相当,并具有成本低、操作灵活等特点;线上线下融合的混合式CBT(blended CBT,bCBT)则在提高可及性的同时,兼顾个体化指导与实时反馈,有望提升整体干预效果。随着数字健康、人工智能和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的迅速发展,未来研究有望进一步提升CBT在青少年抑郁障碍治疗中的精准性与高效性,为临床实践和理论创新提供坚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障碍 青少年 认知行为治疗 面对面认知行为治疗 基于互联网的认知行为治疗 混合式认知行为治疗 干预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eb用户行为预测的一种新模型及算法 被引量:8
16
作者 高卫华 谢康林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2-144,162,共4页
有效地预测互联网用户在浏览过程中的行为方向,尽可能有针对性的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网站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留住客户。马尔科夫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建模方式。但是该模型,尤其是高阶马尔科夫模型的指数级复杂度... 有效地预测互联网用户在浏览过程中的行为方向,尽可能有针对性的提供其感兴趣的信息,有助于提高网站的服务质量,最大限度地留住客户。马尔科夫模型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种有效建模方式。但是该模型,尤其是高阶马尔科夫模型的指数级复杂度大大影响了其实际的应用。建立新的模型需要权衡自身的预测准确度与复杂度,尽可能保持前者,同时降低后者。结合马尔科夫模型和有向图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建模方式。新模型具有与马尔科夫模型相同的预测准确度,但是各种时间、空间复杂度相对较低,综合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科夫 有向图 互联网使用挖掘 互联网用户行为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交媒体研究的知识结构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冉华 戴骋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71-180,共10页
以美国科学引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8—2017年社交媒体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展开文献计量分析,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社交媒体研究的知识结构与热点前沿。研究发现,国外社交媒体研究的关注点经历... 以美国科学引文(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8—2017年社交媒体相关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信息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展开文献计量分析,以知识图谱的方式展示社交媒体研究的知识结构与热点前沿。研究发现,国外社交媒体研究的关注点经历了从用户个体行为转至信息传播机制,再转至媒体对整个社会结构产生影响的过程,反映出从微观至中观再至宏观视野的整体线索。基于技术赋权带来用户生产内容的背景,社交媒体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互联网使用行为和网络公共空间民主化两个议题上。同时,社交媒体研究的发展前沿分布在两个维度,即对社会效果的探讨以及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TESPACE 知识图谱 社交媒体 互联网使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