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被引量:
10
1
作者
敬力嘉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共15页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即“参与行为”是受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的身体举止,是归责对象;“犯罪参与行为”是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下,通过将他人意图支配下的构成要件实现纳入自己的行为计划,共同完成或支持构成要件实现,是归责结果,是行为不法类型;具体构成要件则是归责标准。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明确“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正犯与共犯行为的不法内涵,实现刑法对深度伪造技术的理性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犯罪参与
两阶层意图
行为
论
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
行为不法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扩张与限缩: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基本立场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稷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55,共14页
面对国内外商业秘密保护战略与制度的重大变革,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制度的变革已刻不容缓。不断增长的保护需求、分散式立法模式与权益保护方式的脆弱性促成了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扩张倾向,而商业秘密权利边界的相对模糊性与商业秘密所...
面对国内外商业秘密保护战略与制度的重大变革,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制度的变革已刻不容缓。不断增长的保护需求、分散式立法模式与权益保护方式的脆弱性促成了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扩张倾向,而商业秘密权利边界的相对模糊性与商业秘密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刑法的扩张构成限制,因此,当前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应当秉持“有限度的扩张”的基本立场。在刑法扩张方面,通过法律解释适当扩大犯罪对象和“其他不正当手段”的覆盖范围,通过立法修订将违反法定保密义务的行为犯罪化;在限缩方面,对不法行为分类设置有级差的入罪门槛条件,并通过法律解释实现“违约行为犯罪化条款”与“间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条款”的限缩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秘密
刑法
犯罪对象
不法
行为
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被引量:
10
1
作者
敬力嘉
机构
武汉大学法学院
出处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87,共15页
基金
2019年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青年调研项目[项目号CLS(2019)Y04]
2019年中国政法大学网络法治研究院网络法治理论研究项目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2020AI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摘
传统犯罪参与理论中,犯罪参与常被视为在经验层面当然区分的归责类型,其规范地位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受到深度伪造技术的挑战。以归责理由、对象、标准区分为视角,通过对刑法中行为论的批判性考察,可以明确刑法中应采纳两阶层意图行为论,即“参与行为”是受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的身体举止,是归责对象;“犯罪参与行为”是行为人自我意图支配下,通过将他人意图支配下的构成要件实现纳入自己的行为计划,共同完成或支持构成要件实现,是归责结果,是行为不法类型;具体构成要件则是归责标准。以此为理论基础,可以明确“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正犯与共犯行为的不法内涵,实现刑法对深度伪造技术的理性回应。
关键词
犯罪参与
两阶层意图
行为
论
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
行为不法类型
分类号
D924.11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扩张与限缩: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基本立场与实现路径
被引量:
25
2
作者
唐稷尧
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2-55,共14页
文摘
面对国内外商业秘密保护战略与制度的重大变革,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制度的变革已刻不容缓。不断增长的保护需求、分散式立法模式与权益保护方式的脆弱性促成了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扩张倾向,而商业秘密权利边界的相对模糊性与商业秘密所具有的准公共产品性质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刑法的扩张构成限制,因此,当前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应当秉持“有限度的扩张”的基本立场。在刑法扩张方面,通过法律解释适当扩大犯罪对象和“其他不正当手段”的覆盖范围,通过立法修订将违反法定保密义务的行为犯罪化;在限缩方面,对不法行为分类设置有级差的入罪门槛条件,并通过法律解释实现“违约行为犯罪化条款”与“间接侵犯商业秘密行为条款”的限缩适用。
关键词
商业秘密
刑法
犯罪对象
不法
行为
类型
Keywords
Business Secret
Criminal Law
Criminal Object
Types of Illegal Behavior
分类号
DF626 [政治法律—刑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作为行为不法类型的犯罪参与——兼论非法发布深度伪造信息的行为不法
敬力嘉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扩张与限缩: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基本立场与实现路径
唐稷尧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20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