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数字技术发展、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1
作者
韩民春
毛春英
乔刚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34,共26页
本文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考察了数字技术发展对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动态影响。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两部门模型进行分析;实证上,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与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
本文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考察了数字技术发展对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动态影响。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两部门模型进行分析;实证上,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与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对不同行业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产生异质性影响,主要由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决定。在替代弹性高的行业中,低技能劳动力更易被数字技术替代,促使其向低替代弹性的行业流动,并且这种跨行业流动能够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相比之下,低替代弹性行业的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受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小。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的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变化主要由消费者偏好多样化与数字技术对不同行业的差异化替代效应共同驱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变化的影响因个体的性别和教育水平而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数字化重塑劳动力行业间就业结构的机制及其带来的收入效应,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发展
行业间流动
收入效应
高质量充分就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数字技术发展、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1
作者
韩民春
毛春英
乔刚
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南京大学商学院
出处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9-134,共26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与测度研究”(项目编号:24&ZD062)的资助成果。
文摘
本文基于微观个体的视角考察了数字技术发展对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的动态影响。理论上,本文构建了两部门模型进行分析;实证上,结合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与城市数字技术发展指数进行验证。研究发现:数字技术发展对不同行业的低技能劳动力需求产生异质性影响,主要由行业的资本—劳动替代弹性决定。在替代弹性高的行业中,低技能劳动力更易被数字技术替代,促使其向低替代弹性的行业流动,并且这种跨行业流动能够带来显著的收入增长;相比之下,低替代弹性行业的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受数字技术的影响较小。机制分析表明,劳动力的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变化主要由消费者偏好多样化与数字技术对不同行业的差异化替代效应共同驱动。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技术对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变化的影响因个体的性别和教育水平而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数字化重塑劳动力行业间就业结构的机制及其带来的收入效应,为在数字经济背景下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和共同富裕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数字技术发展
行业间流动
收入效应
高质量充分就业
Keywords
digital technology
inter-industry mobility
income effect
high-quality and full employment
分类号
F061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数字技术发展、低技能劳动力行业间流动及其收入效应研究
韩民春
毛春英
乔刚
《经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