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运重建治疗
1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1656-1656,共1页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运重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患者的症状:在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情况下是否还存在心绞痛。(2)病变血管支配心肌范围及存活心肌数量:评价方法有无创(PET、SPECT和负荷超声)和有创(FFR和IVUS)两种。(3)病... 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运重建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1)患者的症状:在服用抗心绞痛药物情况下是否还存在心绞痛。(2)病变血管支配心肌范围及存活心肌数量:评价方法有无创(PET、SPECT和负荷超声)和有创(FFR和IVUS)两种。(3)病变血管是否适合进行血运重建及程度:如左主干、三支血管病变。(4)是否有合并症:如糖尿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运重建治疗 心力衰竭患者 缺血性 抗心绞痛药物 存活心肌 病变血管 SPECT 负荷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稳定性心绞痛非血运重建患者强化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建新 金鑫 +3 位作者 李运田 柳杨 杜大勇 许玉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51-852,共2页
目前,临床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运重建治疗和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等药物治疗两大手段。后者称为非血运重建治疗。研究表明.非血运重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比血运重建患者临床风... 目前,临床中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主要有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运重建治疗和抗血小板、抗凝及溶栓等药物治疗两大手段。后者称为非血运重建治疗。研究表明.非血运重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比血运重建患者临床风险更高,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风险也更高。因此,加强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研究与分析成为重要课题之一。本研究旨在观察非血运重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加强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从而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提供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性心绞痛 血运重建治疗 抗血小板治疗 心绞痛患者 临床观察 经皮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口药物洗脱支架的发展历程 被引量:1
3
作者 李保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9年第4期263-265,共3页
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成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当今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而PTCA术... 自1977年Gruentzig首次成功对冠心病患者实施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coronary angioplasty,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技术经历了3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成为当今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的重要手段。而PTCA术带来的最大困惑是术后高再狭窄率,20世纪80年代人们致力于激光、旋切、旋磨等技术研究,但收效甚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 冠心病患者 进口 介入治疗技术 血运重建治疗 PTCA术 再狭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球要刊巡览
4
作者 郑刚 刘德平 +1 位作者 何青 于雪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3期I0001-I0002,共2页
对于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冠状动脉三支病变或左主干病变(3VD/LMD)患者,药物治疗的长期死亡率比血运重建治疗高。作者分析了2007--2012年ACTIONGWTG登记研究中药物治疗的NSTEMI和3VD/LMD患者的治疗方案和患者特点。
关键词 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三支病变 血运重建治疗 NSTEMI 药物治疗 左主干病变 治疗方案 作者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