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微出血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相关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杜宇平 张敏 +2 位作者 诸兴明 殷勤 陈光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0-91,共2页
脑微出血(CMB)是脑小血管病MRI上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是微小血管(〈200um)病理改变的一种生物学标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6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34%。研究认为,CMB与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 脑微出血(CMB)是脑小血管病MRI上的一种影像学表现,是微小血管(〈200um)病理改变的一种生物学标记。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60%;缺血性脑卒中患者CMB发生率约34%。研究认为,CMB与血脑屏障破坏有关。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血脑屏障损伤关系密切。CMB与MMP-9的关系,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卒中患者 急性缺 微出 血脑屏障破坏 屏障损伤 影像学表现 生物学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大白鼠经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马志明 姜冰 马建荣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9-312,共4页
目的 :用伽玛刀照射正常鼠脑组织后 ,研究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 ,了解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方法 :用伽玛刀将 16 0Gy的剂量照射正常SD鼠脑组织 ,分别于照射后第 1d ,第 7d ,第 14d ... 目的 :用伽玛刀照射正常鼠脑组织后 ,研究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GFAP)及脑组织水含量变化 ,了解伽玛刀照射后脑组织损伤的变化过程。方法 :用伽玛刀将 16 0Gy的剂量照射正常SD鼠脑组织 ,分别于照射后第 1d ,第 7d ,第 14d ,第 2 8d断头取脑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脑组织中GFAP水平 ,微比重法测定脑组织比重 ,光镜下观察受照射侧脑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⑴免疫组化检测 :照射后第 1d ,靶区GFAP阳性星形细胞开始增多 ,随着时间的延长 ,GFAP染色加深 ,胶质细胞增生明显 ,第 2 8d ,靶区中央区出现直径约 4mm的坏死灶 ,坏死区周边可见明显增多的GFAP阳性星形细胞 (P <0 .0 1)。⑵光镜观察 :照射后第 1d可见脑实质内细胞肿胀 ,第 7d红细胞从血管漏出 ,血管外间隙增宽 ,第 14d靶区伊文氏兰漏出。⑶照射后第 14d可见照射侧脑组织比重明显减轻。结论 :GFAP可作为衡量脑放射性损伤的指标。同时 ,在照射后早期即出现脑水肿反应和血脑屏障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伽玛刀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质 大鼠 GFAP 水肿 放射性损伤 血脑屏障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在创伤性脑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宇娟 高巨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133-1135,共3页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造成世界各地死亡、残疾和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T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死亡率可达30%~40%[1-3]。TBI的病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 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是目前造成世界各地死亡、残疾和医疗费用支出的主要原因,特别是重度TBI(格拉斯哥昏迷评分≤8分)患者,死亡率可达30%~40%[1-3]。TBI的病理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原发性损伤和继发性损伤。原发性损伤是指导致神经元、轴突、胶质和血管的剪切、撕裂和/或拉伸的机械性损伤[4]。随后,由于兴奋性毒性物质的产生、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血脑屏障破坏和炎症反应等,引起损伤部位、周围组织甚至是远离损伤部位的脑组织进一步恶化,即发生继发性脑损伤[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功能障碍 继发性损伤 原发性损伤 继发性损伤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创伤性损伤 病理发展 血脑屏障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