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血肿微创引流的效果及预后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谢强 王飞 张慧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28-2231,共4页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血肿微创引流的效果及其预后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医院收治的确诊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止血、脱水、防...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血肿微创引流的效果及其预后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9月在医院收治的确诊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止血、脱水、防治感染等常规治疗手段,并进行颅骨锥孔脑血肿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治疗的基础上,每天静脉滴注复方麝香注射液。治疗结束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瞳孔、意识等一般临床症状进行评价。结果在治疗后1、2、3周,观察组患者血肿、水肿及NIHSS功能评定的测定结果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3个月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4周的FAM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在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缺损程度良好-中残率(71.5%)和重度残疾(28.5%)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94.3%)显著大于对照组(77.1%);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麝香注射液配合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中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比单纯的手术治疗效果明显,能降低并发症和致残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复方麝香注射液 血肿微创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血肿引流术治疗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
作者 许宏伟 何运桃 +4 位作者 杨期东 唐北沙 谢逸群 周艳宏 宋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30-332,共3页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引流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了 35例患者 ,同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老年人重型脑出血患者 4 0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77.14 % )及Barth... 目的 探讨老年人重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微创引流清除血肿的方法治疗了 35例患者 ,同时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同期住院的、只行内科治疗的老年人重型脑出血患者 4 0例作对照。结果 微创治疗组的总有效率 (77.14 % )及BarthelIndexes(BI) (6 2 .2 1± 2 6 .5 8分 )均明显高于内科治疗组 (P <0 .0 5 ) ,并且其脑疝发生率(2 2 .86 % )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 (2 2 .86 % )明显低于内科治疗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血肿引流 治疗 老年人 脑出血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 被引量:19
3
作者 李艳萍 张红丽 李士芝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59-60,共2页
对 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 ,结果 16例颅内血肿清除 ,肢体功能恢复 ,3例因出血量大至呼吸衰竭而死亡。护理要点 :(1)做好术前准备 ;(2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变化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保... 对 16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行微创颅内血肿引流术 ,结果 16例颅内血肿清除 ,肢体功能恢复 ,3例因出血量大至呼吸衰竭而死亡。护理要点 :(1)做好术前准备 ;(2 )严密监测意识、瞳孔、肢体活动及生命体征变化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4 )保持头部引流管通畅 ,防止引流管受压、扭曲及高于头部 ;(5 )预防各种并发症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引流 高血压性脑出血 护理 预防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40
4
作者 农胜德 陆明雄 +3 位作者 李廷阳 黄海常 叶静 黄朝觉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04-106,109,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住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1例)和常规组(41例)。微创组行颅内微创... 目的:探讨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铁蛋白、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5年11月我院收住的9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微创组(51例)和常规组(41例)。微创组行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常规组采用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2周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蛋白(SF)、血清P物质(S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TNF-α、IL-6、hs-CRP及SP、SF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TNF-α、IL-6、hs-CRP及SF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性降低(P<0.05~0.01),微创组的TNF-α、IL-6、SF显著低于常规组(P<0.01);两组SP水平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0.01),微创组的SP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与去骨瓣减压方法或小骨窗血肿清除术相比,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更有效抑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反应,减轻神经受损程度,缓解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微创穿刺血肿引流 高血压脑出血 炎性因子 血清铁蛋白 血清P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在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慧 李月春 +6 位作者 郝喜娃 吕琳 梁磊 张文思 张翠琴 张元 张京芬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18-723,共6页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与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且行脑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资料。在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前后及引流期... 目的 评价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与眼球横径比值与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收集2020年10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内蒙古包头市中心医院的自发性脑出血且行脑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资料。在行血肿穿刺引流术前后及引流期间复查CT的同时使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和眼球横径(eyeball transverse diameter,ETD)。研究ONSD/ETD比值与颅内血肿量变化的关系。结果 57例脑出血并行脑血肿微创穿刺引流术患者入组,穿刺前后ONSD、ONSD/ETD比值的变化情况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时间因素对于血肿量的影响,得到时间因素对血肿量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0)。通过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时间因素和血肿量对ONSD,ONSD/ETD指标的影响,时间因素和血肿量对ONSD、ONSD/ETD指标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且时间因素与ONSD、ONSD/ETD呈显著负相关关系(β<0),血肿量与ONSD、ONSD/ETD呈显著正相关关系(β<0)。双眼测量的ONSD,ONSD/ETD比值,其中左侧ONSD(0.52±0.08)与右侧(0.53±0.09)无统计学差异(t=-0.41,P=0.68)。左侧ONSD/ETD比值(0.24±0.04)与右侧ONSD/ETD比值(0.24±0.04)无统计学差异(t=-0.19,P=0.85)。入院时出血侧ONSD(0.53±0.08)与未出血侧ONSD(0.52±0.09)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84,P=0.07)。入院时出血侧ONSD/ETD比值(0.24±0.04)与未出血侧ONSD/ETD比值(0.24±0.04)相比无统计学差异(t=1.42,P=0.16)。结论 ONSD/ETD比值可随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患者血肿量变化呈现动态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视神经鞘直径 眼球横径 颅内压 颅内微创血肿穿刺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锥颅血肿引流术后的磁共振波谱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姚国杰 陈琼 +5 位作者 濮捷 李成才 韦可 肖炳祥 龚杰 徐国政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55-459,共5页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与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后磁共振波谱的变化,从影像学上探讨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1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所有患者... 目的观察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保守治疗与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治疗后磁共振波谱的变化,从影像学上探讨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20例接受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17例采用内科保守治疗,所有患者均进行血肿量和水肿量的计算,比较7d血肿/水肿清除率,所有患者均于发病后10~14d行常规磁共振(MR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MRS)检查。结果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组的7d血肿清除率为87.5%,治疗前后水肿体积改变不明显,对照组7d血肿清除率为37.0%,水肿量明显高于治疗前。对MRS结果进行分析,锥颅微创组血肿侧区域NAA/Cr为(1.269±0.458),与对照组NAA/Cr值(0.958±0.35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血肿清除率高,可明显减轻脑水肿发生。MRS数据客观地评价了疾病转归与预后,证实微创锥颅血肿引流术可明显减轻脑出血后患者继发性脑损伤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脑出血 脑水肿 微创锥颅血肿引流 磁共振波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