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宋明以来徽州血缘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强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卞利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11,共11页
宋代以来至民国时期,随着徽州山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徽商经营的成功、宗族社会的形成,以及教育、科举和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徽州知识暨文化精英逐渐揭开徽州地域文化认同建构的序幕,其中祖先中原的身份认同和谱系拟构即是重要的基础性一... 宋代以来至民国时期,随着徽州山区经济的开发与发展、徽商经营的成功、宗族社会的形成,以及教育、科举和文化的发达与繁荣,徽州知识暨文化精英逐渐揭开徽州地域文化认同建构的序幕,其中祖先中原的身份认同和谱系拟构即是重要的基础性一环。徽州知识暨文化精英通过不断纂修谱牒,强调"万殊一本"的理念,并在矛盾、对立和冲突中,建构和强化了祖先中原的血缘身份与宗族谱系认同,以标榜徽州宗族文化的特殊性、优越性和自豪感。这种血缘身份认同几乎无法与历史真实性达成统一,但它确实强化了徽州宗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而维系了徽州地域社会的秩序,促进了徽州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州 宗族 族谱 血缘身份认同 中原 移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认同发生论 被引量:38
2
作者 王希恩 《内蒙古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31-36,共6页
民族认同发生论王希恩一、民族认同发生的前提民族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构成,指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人们都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内生活,自呱呱坠地时起就不断受到自己族体文化的熏染,形成为自己族体所制约的... 民族认同发生论王希恩一、民族认同发生的前提民族认同是民族意识的基本构成,指的是社会成员对自己民族归属的认知和感情依附。人们都在一定的民族共同体内生活,自呱呱坠地时起就不断受到自己族体文化的熏染,形成为自己族体所制约的语言、习俗和价值观念。当人们未与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民族交往 民族共同体 民族认同 民族形成 种族认同 国家认同 族体 纵向延伸 血缘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政治秩序建构的合法性基础 被引量:2
3
作者 胡锐军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3期329-334,共6页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 儒学是一个以全面安排人间政治秩序为目标、以探求理想政治秩序为旨归的秩序理性主义,它把追求"王权主义→小康社会→大同世界"作为自己的求索路径和理想归依,并以天命、人性、阴阳这三个基本哲学命题为本体论依据,建构了一个王权主义为核心价值目标,以"己-家-君(国)"为秩序主体、以三纲五常为秩序规范、以家长式权威为秩序力的精巧的君主政治秩序样式。这一秩序样式在历史的长河中获得了持久的运行,其根源在于儒家将"君权神授"、"血缘认同"、"古远传统"、"精英崇拜"分别作为了其政治秩序合法性资源的形上基础、宗法基础、历史基础和民意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学 政治秩序 君权神授 血缘认同 古远传统 精英崇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