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地上的“宗族王国”
1
作者 周伟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1994年第5期26-29,共4页
关键词 宗族势力 黄土地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宗族问题 电力排灌系统 血缘关系 血缘宗族 农村基层组织 族规 直接起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族聚落的形成及其民俗功能——以丝绸之路沿线民族情况为依据 被引量:3
2
作者 周红 吴艳春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70-74,共5页
民族聚落的形成,与民族群体中的人伦血缘宗族凝聚、地缘机制分布以及经济文化的板块结构等因素相关联。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三者分别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民族聚落在其形成后,发挥着稳定社会生活模式的民俗功能。
关键词 民族聚落 血缘宗族 地缘机制 丝绸之路 社会生活模武 民俗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西李氏家族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雯 《敦煌学辑刊》 1996年第2期86-91,共6页
陇西李氏家族研究刘雯陇西李氏是最初扎根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并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家族,其家族肇兴于秦汉,大发展于魏晋北朝,臻盛于唐代。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家族兴衰历程中,伴随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和政治... 陇西李氏家族研究刘雯陇西李氏是最初扎根于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并随后扩展到全国各地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家族,其家族肇兴于秦汉,大发展于魏晋北朝,臻盛于唐代。在绵延一千多年的家族兴衰历程中,伴随着这一历史时期的经济和政治的发展,陇西李氏成为一支鼎门盛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氏家族 陇西 旧唐书 新唐书 李逢吉 北魏政权 血缘宗族 李冲 世家大族 魏孝文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减租与交租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张玮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07-114,共8页
减租是抗战时期中共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之一,这一政策从实践层面可分解为两个重要环节,即地主减租与佃户交租。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并非一帆风顺,主佃双方围绕减租与交租展开激烈较量。在租佃纠纷解决中,政权力量已经显现,展现... 减租是抗战时期中共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之一,这一政策从实践层面可分解为两个重要环节,即地主减租与佃户交租。在晋西北抗日根据地,减租并非一帆风顺,主佃双方围绕减租与交租展开激烈较量。在租佃纠纷解决中,政权力量已经显现,展现了中共与地主和佃户三者在此过程中关系"互动"的基本图景。同时,在租佃过程中宗族血缘认同渐趋浓重,既显示了宗族组织在传统乡村社会中的作用,又透视出它对中共政策的某种抵抗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西北抗日根据地 减租 交租 租佃纠纷 宗族血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客家文化对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5
作者 李方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7期384-387,共4页
对农业的重视是梅州经济发展的前提,梅州地区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时期,实行农业产业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能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则必然包括文化的转型。传统客家文化中存在的封建... 对农业的重视是梅州经济发展的前提,梅州地区正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升级时期,实行农业产业化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能提高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而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则必然包括文化的转型。传统客家文化中存在的封建的陈腐观念和落后的旧意识会阻碍现代农业的实现,影响梅州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过程。分析客家文化中血缘宗族制度、崇文重教和封建小农意识对梅州市农业产业化的影响,综合提出要发挥客家人开放包容、勇于变革的精神;把龙头企业变成"自己人";提高农民素质,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在"崇文重教"的基础上鼓励"崇商重企"等4个建议,为解决梅州市农业产业化发展瓶颈提供了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文化 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血缘宗族制度 小农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法律之儒家化探源
6
作者 刘群伟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89年第1期110-111,80,共3页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是指儒家将法家的同一性法律变为有差异性法律,使家族和阶级成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的过程。这是四十年前瞿同祖先生提出的著名论点。瞿先生通过描述中国古代数千年法律现象和法律事实,详尽地论述了...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是指儒家将法家的同一性法律变为有差异性法律,使家族和阶级成为中国古代法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特征的过程。这是四十年前瞿同祖先生提出的著名论点。瞿先生通过描述中国古代数千年法律现象和法律事实,详尽地论述了自己的论点,令人信服。但是,中国古代法律为什么会儒家化,汉以前一直处于被动状态的儒家思想为什么不但没被清除、淘汰,反而吞并了比自己优越的法家思想成为至尊,却一直是令人困惑不解的问题。诚然,儒家学者们利用了教育手段倡导自己学说,可为什么人们能甘受制约呢?本文试以文化人类学观点,从接受机制和文化机制互存的两而作一粗浅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化 中国古代法 强权 共生体 德治 血缘宗族 礼治 儒家思想 统治者 中华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