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6 位作者
谭立明
余建林
吴洋
蒋永清
陈娟娟
李华
余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8,84,共6页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3例RA患者根据双能X线检测的骨密度(BMD)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检测各组受试者RF、anti-CCP、CRP、ESR及骨代谢六项等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各指标水平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①RA患者血清RF、anti-CCP、CRP及ESR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显著升高;②骨质疏松和骨量减低组CRP、ESR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两项骨代谢指标水平较RA骨量正常组显著升高,且OP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116(1.013-1.230)、1.775(1.191-2.645)、4.356(1.741-10.898)和9.448(1.040-85.802)。结论 RA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炎症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可作为判断RA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对RA患者疾病发展和病程进行监测,并进行及时的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血细胞沉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巯甲丙脯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
作者
李露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9-60,共2页
自1985年始用巯甲丙脯酸(Captopri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15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4~63岁,平均51.27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5年,病情均有6个以上关节疼痛,3个以上关节有肿胀,晨僵均在45分...
自1985年始用巯甲丙脯酸(Captopri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15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4~63岁,平均51.27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5年,病情均有6个以上关节疼痛,3个以上关节有肿胀,晨僵均在45分钟以上,血细胞沉降率(ESR)均】30mm/小时,C反应蛋白(CRP)均为阳性。治疗方法本组患者治疗前均长期应用激素、炎痛喜康、消炎痛或雷公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巯甲丙脯酸
血细胞沉降率
炎痛喜康
雷公藤
关节疼痛
消炎痛
单胺氧化酶
免疫抑制作用
类风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
30
1
作者
曾婷婷
田永建
谭立明
余建林
吴洋
蒋永清
陈娟娟
李华
余乐
机构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省检验医学重点实验室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
出处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74-78,8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60382)
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60157)
南昌大学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
文摘
目的类风湿关节炎(RA)是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见原因,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比较RA患者血清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anti-CCP)、C-反应蛋白(CRP)、血细胞沉降率(ESR)及骨代谢六项指标水平,探讨RA患者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方法 133例RA患者根据双能X线检测的骨密度(BMD)结果分为骨质疏松组、骨量减低组和骨量正常组,检测各组受试者RF、anti-CCP、CRP、ESR及骨代谢六项等指标,分析比较各组受试者各指标水平差异,并比较各组患者糖皮质激素用药情况,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上述指标与RA患者骨质疏松的关系。结果①RA患者血清RF、anti-CCP、CRP及ESR水平相较于正常人群显著升高;②骨质疏松和骨量减低组CRP、ESR及骨碱性磷酸酶(BALP)、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两项骨代谢指标水平较RA骨量正常组显著升高,且OP组糖皮质激素使用率明显高于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使用糖皮质激素是RA患者发生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分别为1.116(1.013-1.230)、1.775(1.191-2.645)、4.356(1.741-10.898)和9.448(1.040-85.802)。结论 RA患者血清自身抗体、炎症指标及骨代谢指标水平存在不同程度异常,患者年龄、病程、疾病活动度及糖皮质激素使用情况可作为判断RA患者骨质疏松风险的参考指标,有助于指导临床对RA患者疾病发展和病程进行监测,并进行及时的合理治疗。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骨质疏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多肽抗体
血细胞沉降率
Keywords
rheumatoid arthritis
osteoporosis
rheumatoid factor
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
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
分类号
R446.6 [医药卫生—诊断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巯甲丙脯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2
作者
李露言
机构
金陵医院心血管科
出处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年第1期59-60,共2页
文摘
自1985年始用巯甲丙脯酸(Captopril)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5例,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病例资料 15例均为女性,年龄为24~63岁,平均51.27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5年,病情均有6个以上关节疼痛,3个以上关节有肿胀,晨僵均在45分钟以上,血细胞沉降率(ESR)均】30mm/小时,C反应蛋白(CRP)均为阳性。治疗方法本组患者治疗前均长期应用激素、炎痛喜康、消炎痛或雷公藤等。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巯甲丙脯酸
血细胞沉降率
炎痛喜康
雷公藤
关节疼痛
消炎痛
单胺氧化酶
免疫抑制作用
类风湿因子
分类号
R [医药卫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类风湿关节炎骨质疏松危险因素分析
曾婷婷
田永建
谭立明
余建林
吴洋
蒋永清
陈娟娟
李华
余乐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巯甲丙脯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李露言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8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