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流式细胞术在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燕 王晓敏 +2 位作者 富玲 木拜尔 聂玉玲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2期468-471,共4页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诊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的临床意义。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浓度,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乙肝六项,甲肝及丙肝抗体... 本研究探讨流式细胞术检测在诊断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mmunorelated pancytopenia,IRP)的临床意义。5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入院后进行了血清铁蛋白(SF),叶酸(FA)及维生素B12浓度,免疫学检查,血小板抗体,乙肝六项,甲肝及丙肝抗体、溶血相关检查、骨髓涂片及染色体核型分析等常规检查。50例患者分为A组(未明确诊断组)和B组(明确诊断组),另设正常对照组(30名正常人)。A组:22例拟诊为IRP。B组:28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再生障碍性贫血7例、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10例、巨幼细胞性贫血9例。对照A组和B组均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骨髓造血干/祖细胞、有核红细胞、髓细胞结合的自身抗体,同时检测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比率。对正常对照组仅进行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比率检测。结果表明:A组22例拟诊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中20例骨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90.90%。抗体结合类型以IgG型最多见,其次为IgM型,IgA型较少;B组中2例骨髓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阳性,阳性率为7.14%。前者抗体检出率显著高于后者(p<0.01)。A组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高于B组及正常对照组(p<0.01),后两组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术进行骨髓造血细胞自身抗体及外周血总B淋巴细胞、CD5+B淋巴细胞的检测能为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为全血细胞减少症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多的检测手段,而且还有利于制定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式细胞 血细胞减少症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自身抗体 B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对比骨髓活检与涂片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林金盈 任咏薇 +1 位作者 曾维平 闭艺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228-230,共3页
为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 ,分析了 71例在我院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 ,所有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 ,切成 3μm厚切片 ,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了常规检查。结... 为了解骨髓涂片及活检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及其对疗效判断的价值 ,分析了 71例在我院住院的全血细胞减少症病人 ,所有骨髓活检标本经处理后塑料包埋 ,切成 3μm厚切片 ,HGF染色。骨髓涂片经瑞氏染色后进行了常规检查。结果表明 :骨髓活检增生度高于涂片 (u =3.0 96 6 ,P <0 .0 5 ) ;误诊率 ( 4 .76 % )低于涂片 ( 35 .71% ) ( χ2 =7.0 791,P <0 .0 5 ) ;9例治疗好转的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其骨髓活检恢复正常的时间平均比涂片正常时间早约 4周 ;而白血病的病人骨髓涂片提示缓解的时间要早于活检 ,多数第一次缓解的病人骨髓活检中仍可见到成堆或小片状分布的幼稚细胞。结论 :骨髓活检更能正确地反映骨髓组织的真实情况 ,在全血细胞减少症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活检 骨髓 涂片 血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邵宗鸿 付蓉 王化泉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7-590,共4页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免疫相关性 发病机制 COOMBS试验阳性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骨髓单个核细胞 外周血细胞减少 静脉丙种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树突状细胞亚群、数量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4
作者 滕广帅 付蓉 +16 位作者 刘惠 王红蕾 王一浩 阮二宝 瞿文 梁勇 王国锦 王晓明 刘鸿 吴玉红 宋嘉 王化泉 邢莉民 关晶 王珺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2-726,共5页
本研究旨在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数量,并探讨DC在IRP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IRP(37例初治、28例恢复)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Li... 本研究旨在检测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树突状细胞(DC)亚群和数量,并探讨DC在IRP发病中的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5例IRP(37例初治、28例恢复)患者及17名健康对照者外周血浆细胞样DC(plasmacytoid dendritic cells,pDC)(Lin-HLA-DR+CD123+细胞)、髓系DC(myeloid dendritic cell,mDC)(Lin-HLA-DR+CD11c+细胞)数量、亚群。结果显示,IRP初治组外周血pDC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的比例为(0.91±0.64)%,明显高于恢复组(0.39±0.11)%和正常对照组(0.29±0.13)%(均P<0.01),恢复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初治组、恢复组mDC占PBMNC的比例分别为(0.21±0.20)%、(0.34±0.21)%,与正常对照组(0.29±0.09)%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治组pDC/mDC比值为6.75±7.11,明显高于恢复组(1.55±0.93)和正常对照组(1.07±0.43,均P<0.01),恢复组与对照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别(P>0.05)。IRP组外周血p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负相关(r=-0.347,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606,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709,P<0.05),与血红蛋白(r=-0.381,P<0.01)和血小板水平(r=-0.343,P<0.01)均呈负相关;mDC占PBMNC的比例与Th1/Th2呈正相关(r=0.595,P<0.05),与血红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292,P<0.05);pDC/mDC与Th1/Th2水平呈负相关(r=-0.395,P<0.05),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表面抗体阳性率呈正相关(r=0.421,P<0.05),与CD5+B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423,P<0.05),与血红蛋白(r=-0.304,P<0.05)和血小板水平(r=-0.287,P<0.05)均呈负相关。结论:IRP患者外周血pDC数量增多,可能与IRP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树突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血生胶囊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45例 被引量:7
5
作者 梁立新 李来秀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8-559,共2页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补肾填精类中药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口服益血生胶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鹿血、紫河车、黄芪、党参、熟地黄、白术、何首乌等22味组成),并设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有... 目的:观察健脾生血、补肾填精类中药对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疗效。方法:治疗组45例采用口服益血生胶囊(阿胶、龟甲胶、鹿角胶、鹿血、紫河车、黄芪、党参、熟地黄、白术、何首乌等22味组成),并设对照组45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改善率100%;对照组有效率52%,改善率75%,两组相比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中医药治疗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全血细胞减少症有健脾生血、补肾填精、改善骨髓造血机制,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中医药治疗 急性白血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中药 复方 补益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血细胞减少症36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史占忠 宣宝和 王庆余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81-182,共2页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临床分析 鉴别诊断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的应用及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 被引量:6
7
作者 邴丽娟 付蓉 +13 位作者 刘惠 王红蕾 阮二宝 瞿文 梁勇 王国锦 王晓明 刘鸿 吴玉红 宋嘉 王化泉 邢莉民 李丽娟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05-509,共5页
本研究旨在应用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并探讨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实验组选取3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IRP 22例,意义未明血细胞减少患者(ICUS)8例〕骨髓上清液和15名缺铁性贫血对照者骨髓有核细胞孵... 本研究旨在应用骨髓间接Coombs试验方法,并探讨其对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的临床诊断意义。实验组选取30例全血细胞减少患者〔IRP 22例,意义未明血细胞减少患者(ICUS)8例〕骨髓上清液和15名缺铁性贫血对照者骨髓有核细胞孵育,对照组选取15名缺铁性贫血患者自身骨髓有核细胞与骨髓上清液孵育。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孵育45 min后骨髓造血细胞(CD15+、GlyCoA+和CD34+细胞)膜抗体阳性率,并与其临床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中(骨髓直接Coombs试验16例阳性,14例阴性),骨髓间接Coombs试验阳性者共16例,阳性率53.33%;其中8例ICUS患者中4例骨髓膜抗体出现阳性,阳性率50%。实验组CD15+IgM中位阳性率为0.34%,明显高于对照组0.20%(P<0.05);CD34+IgG、IgM中位阳性率分别为0.64%,0.21%,明显高于对照组0.00%(P<0.05)、0.00%(P<0.05);GlyCoA+IgG、IgM阳性率分别为(0.83±0.75)%,(2.12±1.98)%,明显高于对照组(0.47±0.43)%(P<0.05)、(0.68±0.64)%(P<0.01)。CD15+IgG、IgM阳性率分别与CD5+B细胞比例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他临床指标均无相关性;GlyCoA+IgG、IgM阳性率分别与患者入院时血红蛋白水平、网织红细胞百分率、骨髓红系比例及树突细胞亚群比例(DC1/DC2)呈明显负相关,与CD5+B细胞比例和间接胆红素水平呈显著正相关。结论:部分IRP及ICUS患者骨髓上清液中存在针对骨髓造血细胞的抗体(IgG或IgM),且阳性率的高低与疾病的进展呈一定相关性;部分抗体可作用于正常骨髓有核细胞膜蛋白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库姆试验 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症 骨髓细胞膜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 D-LOOP区多态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周秋帆 徐淑梅 +3 位作者 王化泉 邢莉民 付蓉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6-191,共6页
目的:研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多态性的意义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3例初治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对其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法对PCR扩增... 目的:研究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线粒体DNA(mtDNA)D-LOOP区多态性的意义及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提取43例初治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对其D-LOOP区序列进行PCR扩增,通过正反向直接测序法对PCR扩增产物基因序列进行检测,将检测结果与人线粒体DNA文库记录的剑桥序列以及mtDB数据库的Polmorphic Sites子数据库的相关数据库进行对比。结果:43例IRP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中共有110个变异位点,其中62个为多态位点(SNP),48个为突变位点,其中14个位点为数据库中未提及的新突变位点。在110个变异位点中共发现516个碱基改变,最主要的改变是410个碱基置换,常见的碱基置换为T/C(184/410)和A/G(113/410);110个变异位点中高频变异位点73和263,其变异率为43/43,位点311的变异率为32/43,位点310和16 224的变异率为27/43,16 519的变异率为25/43,位点489和16 362为24/43。对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相关性统计发现,以年龄18岁为界的35例成年组中淋巴细胞mtDNA D-LOOP区多态性与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CD15 IgM、GLYCoA^+细胞IgM、CD34^+细胞IgG、CD34^+细胞IgM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IRP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mtDNA D-LOOP区存在高频突变,且在成年组(年龄≥18岁)中与骨髓单个核细胞膜结合自身抗体显著相关,这可能是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发病机制中的重要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 线粒体DNA(mtDNA) D-LOOP区 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罗莫司治疗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王亚茹 马艳萍 秦小琪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667-1670,共4页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是对所有体液或细胞免疫异常导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的总称,其共同免疫机制决定了免疫抑制治疗的重要性。西罗莫司作为针对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的免疫抑制剂,通过调整Treg细胞诱导免疫耐受,在难治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中具有应用前景。本文主要就西罗莫司在原发性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治疗中的作用机制、应用进展及可能的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细胞减少症 西罗莫司 免疫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穿一步法抽吸-活检双标本对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
10
作者 李艳春 张文 +2 位作者 刘蓓 席亚明 张煦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38-241,共4页
探讨骨穿一步法,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观察对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意义.18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骨穿一步法取抽吸一活检双标本,同步观察其涂片和切片.取材合格的情况下,活检切片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 探讨骨穿一步法,骨髓穿刺涂片与骨髓活检切片同步观察对诊断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及鉴别诊断应用意义.180例全血细胞减少症患者采用骨穿一步法取抽吸一活检双标本,同步观察其涂片和切片.取材合格的情况下,活检切片对骨髓增生程度的判断优于穿刺涂片.病态造血组织学的检出率,活检切片高于穿刺涂片;病态造血形态学的检出率,穿刺涂片高于活检切片.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生的观察,活检切片明显优于穿刺涂片.骨穿一步法证明先抽吸后环钻取材,并不影响活检结果;穿刺涂片和活检切片同步分析比单一穿刺涂片形态学观察更有利于提高全血细胞减少症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穿刺涂片 骨髓活检切片 塑料包埋 血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两例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5
11
作者 常俊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9-202,共4页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6和2014-1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 目的探讨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09-26和2014-12-10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症的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在服用甲氨蝶呤后出现乏力、发热等全身症状,上腹部不适,食欲不振,口腔破溃,消化道出血等消化道症状,血细胞三系减少(粒细胞缺乏、血小板计数减少、红细胞计数减少),骨髓穿刺及活检示骨髓增生低下,血清甲氨蝶呤水平均较低,经停用甲氨蝶呤,亚叶酸钙解毒、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升白细胞、白介素11及血小板悬液升血小板、抗生素、营养支持治疗等处理后,2例患者血液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计数在1周后逐渐恢复正常,血小板计数在2周后恢复正常,1个月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基础肾功能下降、合并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等的患者及特殊遗传背景尤其是MTHFR C677T患者容易出现甲氨蝶呤的骨髓毒性,其表现为严重的口腔黏膜破溃及血细胞三系减少,血清甲氨蝶呤水平可不高,血液净化治疗效果不佳,及时停药,应用解毒剂,预防及处理感染、全身营养支持治疗等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类风湿关节炎 血细胞减少症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治疗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相关机制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谷昊 吴润晖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36-1840,共5页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非骨髓造血异常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在一线治疗无效情况下,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雷帕霉素具有明确的抑制mTOR靶蛋白机制,可以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其诱导特定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从而对各类...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是常见的非骨髓造血异常所致的血细胞减少性疾病,在一线治疗无效情况下,患者生存质量大幅降低。雷帕霉素具有明确的抑制mTOR靶蛋白机制,可以上调调节性T细胞及其诱导特定细胞凋亡,通过调节淋巴细胞亚群从而对各类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治疗方面取得一定疗效。因此,本文就雷帕霉素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ITP)、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utoimmune hemolytic anemia,AIHA)、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及自身免疫性淋巴细胞增生综合症(autoimmune lymphoproliferative syndrome,ALPS)等免疫相关血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介导血细胞减少症 雷帕霉素 调节性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质载体家族及Kruppel样因子12相关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预后及治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症 被引量:1
13
作者 梅儒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618-618,共1页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年1月报道】题:溶质载体家族及Kruppel样因子12相关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预后及治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症(作者Mei R等)溶质载体参与养分吸收、离子转运... 【据《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16年1月报道】题:溶质载体家族及Kruppel样因子12相关基因多态性可影响中国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预后及治疗引起的血细胞减少症(作者Mei R等)溶质载体参与养分吸收、离子转运及废物排出。据文献报道在超过400种溶质载体家族基因中,有约1/3与人类疾病密切相关,但其中与肝脏疾病的关系尚未被透彻研究。而Kruppel样因子12则被发现可影响血红蛋白的b链结构。因此,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肝病科的梅儒齐等做了相关研究,致力于探索溶质载体家族相关基因多态性及Kruppel样因子1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丙型肝炎自发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丙型肝炎 Kruppel 血细胞减少症 基因多态性 离子转运 人类疾病 肝脏疾病 中国北方汉族 链结构 文献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干扰素治疗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迟秀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468-468,共1页
背景:干扰素(IFN)-α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较为常见,并可能受剂量影响。我们对一组确定为基因型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队列进行了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 背景:干扰素(IFN)-α相关的血细胞减少症较为常见,并可能受剂量影响。我们对一组确定为基因型1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研究队列进行了基因组关联研究,寻找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相关的血小板减少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白细胞减少症的遗传因素。方法:参加IDEAL研究(共3070名)中1604名患者进行遗传学检测。试验入选标准包括:血小板计数≥8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1500/m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干扰素 丙型肝炎患者 血细胞减少症 全基因组 治疗相关性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中性粒细胞减少 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龄胸腔积液合并全血细胞减少1例的护理
15
作者 钟晓丽 朱张国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7期2781-2782,共2页
全血细胞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病症,而胸腔积液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则相对少见,除胸水可引起病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可引起心源性呼吸困难,慢性贫血也可引起循环性呼吸困难[1],另外还可表现感染和出血,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科200... 全血细胞减少症为临床常见病症,而胸腔积液合并全血细胞减少症在临床上则相对少见,除胸水可引起病人肺源性呼吸困难,心力衰竭可引起心源性呼吸困难,慢性贫血也可引起循环性呼吸困难[1],另外还可表现感染和出血,增加了护理的难度.我科2006年9月收治了1例以全血细胞减少为首发表现的胸腔积液高龄患者,病人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还出现咯血症状,病人和家属心理负担极大,经过近1个月的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患者顺利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减少症 精心护理 胸腔积液 肺源性呼吸困难 心源性呼吸困难 常见病 心力衰竭 慢性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装修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病例分析报告
16
作者 邹志勇 何东 +1 位作者 黄颖媛 黄跃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z1期27-28,共2页
通过对1例住宅装修中甲醛超标引起户主女儿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分析,评价甲醛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简述室内空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 甲醛 室内空气污染 血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17细胞及与免疫相关性血液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丽静 瞿文 邵宗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766-1770,共5页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 Th17细胞是一种新发现的T细胞亚群,可特异性分泌IL-17。RORγt和STAT3是Th17细胞的特异性转录因子。近年来已发现,Th17细胞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比例增高且功能亢进。本文简要综述了Th17细胞及与再生障碍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和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几种免疫相关性血液病的发生及疾病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17细胞 再生障碍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免疫相关性血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暨相关继续教育项目会议征文通知
18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91-1091,共1页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将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讨论本... 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主办,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协办的'中华医学会第十五次全国红细胞疾病(贫血)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10月23日至25日在湖北省武汉市召开。会议将举办国家继续教育学习班,讨论本学科前沿问题,重点突出国内外近年来在红细胞疾病领域中临床和科研方面的工作。届时将邀请国内外著名血液病专家进行专题报告,并通过论文交流、病例讨论等形式进行学术讨论。现将征文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医学会 学术会议 湖北省武汉市 论文交流 学科前沿 血细胞减少症 专题报告 投稿地址 日至 病理生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因子促进了强剂量化学疗法在治疗某些癌症中的应用
19
作者 王旭宁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1991年第5期18-18,共1页
最初设想的集落刺激因子(CSF)的各种用途,除了作为佐剂提高化学疗法的成功率以外,在临床试验中都得到了肯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至少有一种CSF,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促进高强度化学疗法,因而提高某些癌症患者... 最初设想的集落刺激因子(CSF)的各种用途,除了作为佐剂提高化学疗法的成功率以外,在临床试验中都得到了肯定.现在,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至少有一种CSF,即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可促进高强度化学疗法,因而提高某些癌症患者的存活率.临床试验的结果尚未公布,但是强剂量疗法与GM-CSF处理相结合这一途径已在试点研究中得到了试验,结果很多患者的肿瘤完全消退而且不再复发.多机构随机研究即将开始并在2~3个月后公布.同时,新墨西哥大学癌症中心主任James Neidhart正在积极研究CSF的这种用途,他总结出如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疗法 生长因子 临床试验 新墨西哥大学 随机研究 集落刺激因子 试点研究 乳腺痛 骨髓移植 血细胞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4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张国材 郑冬 +4 位作者 李娟 罗绍凯 彭爱华 童秀珍 洪文德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B06期150-152,共3页
[目的]探讨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hythematosus,SLE)的血液学特点。[方 法]对45例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的血液学异常多种多样,其中以自身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 [目的]探讨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hythematosus,SLE)的血液学特点。[方 法]对45例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现的SLE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首发的血液学异常多种多样,其中以自身免疫性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1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9例),白细胞减少(7例)为多见,分别占24%、20%及16%;其次为免疫 性全血细胞减少症(5例),Evan's综合征(4例)和血栓形成(3例),分别为11%、9%和6.791,;较少见的自有纯红细胞再生障 碍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各2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和纯巨核细胞减少性血小板减性紫癜各1例,分别各占4%与2%。 [结论]以血液学异常为首发表的SLE并非少见,其可经数月,数年甚至10余年后才出现SLE的典型表现,应引起临床医生的 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学异常 首发表现 SLE 系统性红斑狼疮 血细胞减少症 血液学特点 血小板减少 目的 典型 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