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红铆钉菇多糖对小鼠S_(180)肉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唐超 王清吉 +1 位作者 葛蔚 王金叶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966-2967,共2页
[目的]研究血红铆钉菇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增强作用,以找到一种副作用小的抑制肿瘤新方法。[方法]以低、中、高不同剂量血红铆钉菇多糖及环磷酰胺[20 mg/(kg.d)]灌服小鼠,观察抑瘤效果。[结果]与空白组对照,低、中、高... [目的]研究血红铆钉菇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作用及免疫增强作用,以找到一种副作用小的抑制肿瘤新方法。[方法]以低、中、高不同剂量血红铆钉菇多糖及环磷酰胺[20 mg/(kg.d)]灌服小鼠,观察抑瘤效果。[结果]与空白组对照,低、中、高剂量血红铆钉菇多糖对小鼠S180肉瘤的抑制率分别为76.018%、24.216%、54.763%,低剂量组抑瘤率远高于环磷酰胺对照组(53.839%);低剂量组小鼠的脾指数与环磷酰胺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低剂量和中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与环磷酰胺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具有较明显地保护免疫器官的作用。[结论]低剂量血红铆钉菇多糖可以有效抑制小鼠S180肉瘤,具有较强的抑瘤活性,同时能够有效保护免疫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多糖 S180肉瘤 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中化学成分类型及多糖含量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华 卫敏 +1 位作者 薛龙龙 刘钟栋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68,共2页
利用中药材的系统预试验方法对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菇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多糖、内酯、香豆素、酚类、甾类、萜类和脂肪族化合物。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水提醇沉后的粗多... 利用中药材的系统预试验方法对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所含主要化学成分类型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该菇中含有氨基酸、蛋白质、多糖、内酯、香豆素、酚类、甾类、萜类和脂肪族化合物。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水提醇沉后的粗多糖得率为6.34%,多糖含量约为子实体干重的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化学成分 类型鉴定 多糖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氨基酸缺陷型菌株的紫外诱变选育 被引量:4
3
作者 勾丽莉 李莉 +3 位作者 周建树 孟庆国 关艳丽 赵洁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49-51,共3页
通过原生质体去细胞壁技术,以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为材料,利用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6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稳定性试验确认1株突变株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半胱氨... 通过原生质体去细胞壁技术,以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为材料,利用紫外线对其进行诱变处理,筛选出6株氨基酸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经稳定性试验确认1株突变株性状可以稳定遗传,利用生长谱法对缺陷型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该菌株为L-半胱氨酸缺陷型菌株,为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筛选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缺陷型 血红铆钉菇 紫外诱变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APD和ITS分子标记对血红铆钉菇菌株的鉴别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守现 刘宇 +5 位作者 张英春 许峰 赵爽 王兰青 耿小丽 孟莉莉 《食用菌学报》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14,共5页
以收集的3个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菌株和采集的4个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APD和ITS序列测定两种技术鉴定其是否为血红铆钉菇。RAPD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子实体样本间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三个菌株之间的差异大,... 以收集的3个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菌株和采集的4个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作为研究对象,运用RAPD和ITS序列测定两种技术鉴定其是否为血红铆钉菇。RAPD分析结果表明四个子实体样本间差异较小,亲缘关系较近;三个菌株之间的差异大,亲缘关系较远。ITS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同源序列比对结果表明4个子实体样品与已登录的血红铆钉菇菌株的相似度都大于99%,表明这4个样品是血红铆钉菇;而3个菌株与子实体样本间的同源性较小,分别与其它种类的ITS序列相似,表明这3个菌株不是血红铆钉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RAPD ITS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对土传病原菌抑菌性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栾庆书 金若忠 +1 位作者 云丽丽 苑辉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3-16,55,共5页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腐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 在24种培养基上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进行分离培养,对分离的菌种与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茄孢镰刀菌、链格孢、终极腐霉、根癌菌在PDA平板上进行对峙测试,结果对病原菌立枯丝核菌能够重寄生,对茄孢镰刀菌产生抑菌带,对链格孢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能够控制病原菌的繁殖器官形成。同时进行了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其培养滤液对病原细菌A.t产生抑菌圈,血红铆钉菇液体菌剂及其代谢物对病原细菌抑制作用比病原真菌强。室内盆栽试验表明,在灭菌土上血红铆钉菇对茄孢镰刀菌引起的猝倒病有一定防效,田间处理试验效果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土传病原菌 对峙培养 液体培养 抑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免疫调节蛋白基因克隆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重组表达 被引量:1
6
作者 林景卫 关山越 +5 位作者 钟鸣 陈丽静 李浩戈 张丽 范文丽 李天来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61-567,共7页
为研究血红铆钉菇中克隆的一种新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以及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高效重组表达,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一个新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cru,构建FIP-cru真核表达重组载体,... 为研究血红铆钉菇中克隆的一种新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以及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高效重组表达,采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基因组DNA中扩增得到一个新的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基因——FIP-cru,构建FIP-cru真核表达重组载体,并在毕赤酵母GS115中进行FIP-cru重组表达。利用硫酸铵沉淀、琼脂糖镍纳米磁珠纯化目的重组FIP-cru蛋白,采用SDSPAGE和Western blot验证重组FIP-cru表达情况。利用体外血细胞凝集实验与MTT法检测r FIP-cru生物学活性。结果表明:FIPcru属于真菌免疫调节蛋白家族,包含342 bp,编码113个氨基酸,经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FIP-cru与其他真菌免疫调节蛋白有较高的同源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表明FIP-cru在毕赤酵母GS115中正确重组表达,粗蛋白表达水平为148.5mg·L-1。纯化后的r FIP-cru可以在体外凝集小鼠和羊的血细胞而不凝集人血细胞,MTT法表明r FIP-cru可明显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FIP-cru为一种新型真菌免疫调节蛋白,毕赤酵母高效重组表达的r FIP-cru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真菌免疫调节蛋白 毕赤酵母GS115 重组蛋白 琼脂糖镍纳米磁珠 血细胞凝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婵娟 季曼 +1 位作者 杨翔华 王战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39-2641,共3页
[目的]优化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先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起始pH值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的培养... [目的]优化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的发酵条件。[方法]采用液体发酵培养血红铆钉菇菌丝体,先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培养时间和培养基起始pH值等因素对菌丝体产量的影响,然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适于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生产菌丝体的培养条件。[结果]血红铆钉菇菌丝体的最佳培养时间至少为6 d,液体种子接种量应在10%以上,培养基的pH值以8.5为最好,装液量为200ml/500 ml三角瓶对菌丝体的生长较为有利,最适转速控制在180 r/min。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液体发酵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9.0,装液量为200 ml/500 ml三角瓶,液体种子接种量为12.5%,培养时间为7 d,培养温度为28℃。在此条件下,菌丝体产量可达(9.320±0.151)g/L。[结论]该研究为获得最高产量的血红铆钉菇菌丝体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液体发酵 菌丝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勾丽莉 李莉 +3 位作者 周建树 孟庆国 韩冰 赵洁 《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9-21,共3页
釆用单因素法与正交试验法对血红铆钉菇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初步优化,筛选出其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组合为:菌龄3d,酶解时间3h,渗透压稳定剂0.6mol·L-1KCI,混合酶的浓度比1.5%溶壁酶+0.5%蜗牛酶,酶解温度34℃。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原生质体 正交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总黄酮工艺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聪 陈贵堂 +3 位作者 王海翔 杨志萍 程抒劼 綦国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7期1309-1311,共3页
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超声-乙醇法提取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中总黄酮的工艺。结果表明,血红铆钉菇中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70%乙醇,料液比1∶30(m/V),超声时间30 min,最佳工艺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5.91%。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 超声 总黄酮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栾庆书 《食用菌》 2002年第2期2-3,共2页
血红铆钉菇是菌根性食用菌 ,既能促进树木生长 ,又是人们不可多得的无公害的山珍佳肴。为了使血红铆钉菇的研究更加深入 ,从生物学、生态学、分离培养、拮抗作用、促生长作用等方面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 。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现状 食用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粗多糖理化性质及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庆华 师晓龙 +2 位作者 王明莹 高明华 特喜铁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10期79-79,90,共2页
为了研究血红铆钉菇粗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平板打洞法找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抑菌浓度。血红铆钉菇粗多糖易溶于水,其含有的醛糖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抑菌浓度分别为15... 为了研究血红铆钉菇粗多糖的理化性质及体外抑菌活性,采用平板打洞法找出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抑菌浓度。血红铆钉菇粗多糖易溶于水,其含有的醛糖对细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适抑菌浓度分别为15、20 mg/m L。抑菌活性随浓度增大而增强,对不同菌种的抑制能力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粗多糖 理化性质 抑菌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及其林下特殊生态位的探讨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旭 《辽宁林业科技》 2022年第1期54-57,共4页
血红铆钉菇是生长于中国东北林区的一种大型食药用菌,分类学上属于铆钉菇科色钉菇属,厚壁囊状体是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作为外生菌根真菌,在欧洲与欧洲赤松共生,在中国常与乳牛肝菌共见于油松林下。作为林下经济资源,该菌口味鲜美且有... 血红铆钉菇是生长于中国东北林区的一种大型食药用菌,分类学上属于铆钉菇科色钉菇属,厚壁囊状体是该种的主要鉴别特征。作为外生菌根真菌,在欧洲与欧洲赤松共生,在中国常与乳牛肝菌共见于油松林下。作为林下经济资源,该菌口味鲜美且有营养价值,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但随着近年环境条件变化及人为干扰的增加,其林下子实体发生量出现逐年减少的现象。野外调查与显微观察均发现血红铆钉菇的发生与乳牛肝菌密切相关,易受环境因素与人为干扰影响且子实体形成所需条件更加苛刻,其林下特殊生态位使这一野生菌的研究更加复杂。未来从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对三者间关系以及环境相关的子实体发生机制进行进一步研究,有助于为林下人工促繁的实现提供科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下经济资源 血红铆钉菇 外生菌根真菌 生态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子的不同侵染程度对血红铆钉菇质地、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微 孙丽斌 +6 位作者 辛广 张博 张晓玉 宫雪 温晓雯 孟宪军 张佰清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249-256,共8页
目的:研究没有被虫子侵染(GW)、被少量虫子侵染(GS,侵染面积小于50%)和被大量虫子侵染(GL,侵染面积大于50%)的血红铆钉菇的质地、营养和风味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质构仪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子舌感官评价测定虫子侵染对血红铆钉菇质... 目的:研究没有被虫子侵染(GW)、被少量虫子侵染(GS,侵染面积小于50%)和被大量虫子侵染(GL,侵染面积大于50%)的血红铆钉菇的质地、营养和风味成分。方法:分别采用质构仪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电子舌感官评价测定虫子侵染对血红铆钉菇质地、营养及风味成分的影响。结果:GW的硬度和咀嚼性值最高,分别为(1.65±0.24)N和(3.50±0.85)m J。GL的水分含量最高为(819.92±4.03)g/kg,GW的最低为(810.80±3.48)g/kg。GS在3种蘑菇中脂肪含量最低,蛋白质含量最高,分别为(2.58±0.16)g/kg和(0.64±0.05)g/kg。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类似物表示为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的和。GL和GS中MSG类似物含量高于GW。GL显示最高的MSG类似物含量为(33.37±0.08)mg/100 g,是GW的1.72倍,GS的1.51倍。GL的风味核苷酸含量最高为(22.54±1.43)mg/100 g,GS的含量最低为(8.75±0.20)mg/100 g。GL的等鲜浓度值最高,以MSG计,为(9.10±0.39)mg/g。结论:评价虫子侵染血红铆钉菇对其质构、营养和风味成分的影响不能仅从单一角度进行分析,而应客观地从以下3个角度来分析:首先从风味成分的角度来看,GL的味道最佳,其次从营养角度来看,GS营养价值最高,最后从质构分析的角度来看,GW的品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虫子侵染 质构剖析 营养 风味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和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祝鹤鸣 吴艳玲 +4 位作者 李雪 姚大雷 张昌浩 崔炯谟 李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15期6651-6653,共3页
[目的]探讨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影响,筛选出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抗肝纤维化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利用天然药物化学方法提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 [目的]探讨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肝星状细胞LX-2增殖的影响,筛选出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抗肝纤维化和抗肿瘤作用的活性部位。[方法]利用天然药物化学方法提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水和粗多糖提取物,应用MTT法观察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肝星状细胞LX-2和人肝癌细胞Hep G2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结果]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均对人肝星状细胞LX-2和人肝癌细胞Hep G2具有抑制增殖作用,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均可改变LX-2细胞和Hep G2细胞的形态。[结论]石油醚、二氯甲烷和乙酸乙酯提取物是血红铆钉菇子实体抗肝纤维化和抗肿瘤作用的主要活性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 MTT法 活性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多糖超声微波联合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岳峥嵘 赵博 +2 位作者 张国财 吕明帅 张方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65-171,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以多糖得率为衡量指标,确定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水提法和超声提取法所得多糖的抗氧化... 本文主要研究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最佳工艺条件及其抗氧化活性。通过单因素结合响应面试验,以多糖得率为衡量指标,确定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并与传统水提法和超声提取法所得多糖的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探究3种提取方法对多糖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提取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8 min、微波时间6 min、微波温度92℃、液料比29∶1 mL/g,得率为8.69%±0.19%,与传统水提法相比,得率提高12.89%,时间缩短88.33%;与超声提取法相比,得率提高8.63%,时间缩短30.00%;不同提取方法对·OH、DPPH·、ABTS^+·、O2^-·清除能力以及总还原力具有显著影响(P<0.05),3种提取方法所得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由强至弱依次为: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超声提取法>传统水提法。因此,采用超声微波联合提取法可明显提高血红铆钉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超声微波联合提取 多糖 抗氧化活性 响应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诱变对血红铆钉菇菌丝纤维素酶活性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李天芝 李莉 +1 位作者 周健树 孟庆国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0-52,共3页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诱变血红铆钉菇菌丝体。从诱变菌株中挑取生长较好的菌丝体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第5代诱变菌株和对照株菌丝体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未经紫外诱变的血红铆钉菇菌丝发酵液纤维素酶活性为34.13U·g-1,而诱变4min... 用不同剂量的紫外线诱变血红铆钉菇菌丝体。从诱变菌株中挑取生长较好的菌丝体进行传代培养,测定第5代诱变菌株和对照株菌丝体的纤维素酶活性。结果表明,未经紫外诱变的血红铆钉菇菌丝发酵液纤维素酶活性为34.13U·g-1,而诱变4min后纤维素酶活性为51.02U·g-1,诱变8min后的酶活为46.80U·g-1。紫外诱变对血红铆钉菇菌丝纤维素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菌丝体 紫外诱变 纤维素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不同极性萃取部位的总酚含量及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欢 唐敏 +2 位作者 王淑敏 陈长宝 李玉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1-136,共6页
为考察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4种萃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选用DPPH法、ABT... 为考察血红铆钉菇(Chroogomphus rutilus)子实体的抗氧化活性,利用有机溶剂萃取法萃取得到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不同极性萃取部位,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对4种萃取物的总酚含量进行测定;选用DPPH法、ABTS法、FRAP法以及卵黄蛋白脂质过氧化法对4种萃取物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结果表明:4种萃取物中,多酚提取率从高到低为正丁醇、乙酸乙酯、石油醚、水。在相同浓度条件下,与相同浓度的阳性对照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相比,1000μg/mL石油醚萃取物,250、500、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500、1000μg/mL正丁醇萃取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较高;15.625μg/mL石油醚和正丁醇萃取物对Fe3+的还原能力与相同浓度BHT相比差异不显著;15.625μg/mL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和水4种萃取物,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与相同浓度的BHT相比差异不显著;1000μg/mL石油醚、正丁醇萃取物,250、500、1000μg/mL乙酸乙酯萃取物抑制蛋白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与相同浓度BHT相比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自由基 多酚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多糖提取工艺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佳 管燕莲 +5 位作者 陈扣群 肖文 井佳丽 曹成悦 陈贵堂 綦国红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5期3952-3954,3957,共4页
以蒸馏水为浸提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血红铆钉菇子(Gomphidius rutilus)实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采用... 以蒸馏水为浸提液,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对血红铆钉菇子(Gomphidius rutilus)实体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个因素对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依次是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液料比。采用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获得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是提取温度97℃,液料比50∶1(V∶m,m L∶g),提取时间2.3 h。在此条件下,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多糖的理论提取率为14.51%,与实测值(14.42%)的吻合度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Gomphidius rutilus) 响应面法 多糖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的分布与生长发育调查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温照红 李飞 +1 位作者 杨晓英 周云龙 《食用菌》 2011年第4期12-13,共2页
2010年8月对北京小龙门林场血红铆钉菇的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观察了该菇的生长发育过程及其规律,为该菇的利用与保护及其人工栽培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生境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铆钉菇子实体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石油醚萃取物抗肿瘤活性组分筛选
20
作者 都君 张红 陈屏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10期197-201,共5页
为了分析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并对其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通过硅胶柱层析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分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 为了分析血红铆钉菇子实体的化学成分并对其石油醚萃取物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试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通过硅胶柱层析对石油醚萃取物进行组分分离,采用CCK-8法测定各组分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和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从血红铆钉菇子实体中共鉴定出60个化合物,占提取物总量的96.074%。主要以烷烃类、醛酮类、酯类、脂肪酸类为主,分别占13.503%、17.317%、17.777%、25.738%。石油醚萃取物经硅胶柱层析分离共得8个组分(A、B、C、D、E、F、G、H),其中组分(A、B、C、H)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有增殖抑制作用,组分(A、B、C、F、H)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有增殖抑制作用,并均呈浓度依赖性。组分(A、B、C、H)对人肺癌细胞(NCI-H460)的IC50分别为790.46、842.05、876.12、1 479.55μg/mL,组分(A、B、C、F、H)对人胃癌细胞(SGC-7901)的IC50分别为619.29、465.45、1 137.88、1 096.11、754.48μg/mL。说明通过对血红铆钉菇子实体GC-MS分析及抗肿瘤活性筛选,石油醚萃取物组分(A、B、C、F、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能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铆钉菇 气相色谱-质谱 细胞增殖 脂肪酸 硅胶柱色谱 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