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双水相体系分离血红蛋白(HB) 被引量:9
1
作者 谢云飞 常雅宁 +1 位作者 谢志镭 俞建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85-689,共5页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分离纯化盐析得到了血红蛋白(HB)样品,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温度等因素对HB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双水相系统的最佳分离条件为:wPEG400=20%,w(NH4)2SO4=20... 利用聚乙二醇(PEG)/硫酸铵双水相系统分离纯化盐析得到了血红蛋白(HB)样品,考察了PEG相对分子质量、PEG质量分数、(NH4)2SO4质量分数、pH、温度等因素对HB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PEG双水相系统的最佳分离条件为:wPEG400=20%,w(NH4)2SO4=20%,pH=7,温度为30℃。在此条件下HB分配系数可达到65,回收率可以达到89.5%,纯度达到8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水相体系 聚乙二醇/硫酸铵 分离 血红蛋白(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卟啉衍生物与血红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
作者 冯尚源 陈荣 +3 位作者 杨文琴 李永增 黄祖芳 廖小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2279-2282,共4页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血卟啉衍生物(HPD)与血红蛋白(Hb)结合反应的荧光猝灭光谱行为。证实由于非辐射能量转换机制,HPD对Hb有较强的荧光猝灭能力。根据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 采用荧光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研究了在不同温度下,血卟啉衍生物(HPD)与血红蛋白(Hb)结合反应的荧光猝灭光谱行为。证实由于非辐射能量转换机制,HPD对Hb有较强的荧光猝灭能力。根据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双倒数函数曲线,计算其结合常数在高温时要比低温时大,并获得相关结合常量和热力学参数。根据Fster能量传递原理计算出临界结合位点R0=3.2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卟啉衍生物(HPD) 血红蛋白(hb) 荧光光谱 猝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原训练对优秀女子赛艇运动员血红蛋白、血清睾酮、血尿素和身体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陈伟 马琳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5-99,共5页
目的与方法:以备战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辽宁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原(海拔2 000 m)训练对睾酮(T)、血红蛋白(Hb)、血尿素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一次高原训练周期中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及身体成分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研究。结果... 目的与方法:以备战第10届全国运动会的辽宁女子公开级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高原(海拔2 000 m)训练对睾酮(T)、血红蛋白(Hb)、血尿素等生化指标的影响,对一次高原训练周期中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及身体成分的变化进行规律性研究。结果:1)血红蛋白浓度呈递增趋势,下山后与上山前对比显著升高(P<0.01);2)整体晨起平均血尿素在刚上高原时维持在较高水平,浓度与负荷量变化一致,适应高原后血尿素变化保持平稳;3)血清睾酮变化受运动负荷影响较大,受高原环境本身的影响不大;4)在高原,运动员体重呈下降趋势,去脂体重和体脂百分比在高原变化不明显。结论:1)高原训练对于骨髓造血有一定的刺激作用;2)在高原缺氧和运动的双重刺激下,血浆T浓度降低,而血尿素浓度升高,继而导致体内蛋白质分解加速,使运动员体重特别是去脂体重呈下降趋势,故训练期间应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由此引起的运动能力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赛艇 女子 优秀运动员 高原训练 睾酮(T) 血红蛋白(hb) 体成分 血尿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是还原血红蛋白,还是脱氧血红蛋白? 被引量:1
4
作者 袁占金 《生物学教学》 1995年第7期49-49,共1页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还原血红蛋白”这一名词,并认为这就是“脱氧血红蛋白”,脱氧就是还原嘛!两者真的是一回事吗?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属结合蛋白质,辅基为铁卟啉,其中的二价铁离子(Fe<sup>2+</sup>)能和氧发... 在教学中,经常可以听到或看到”“还原血红蛋白”这一名词,并认为这就是“脱氧血红蛋白”,脱氧就是还原嘛!两者真的是一回事吗? 我们知道,血红蛋白属结合蛋白质,辅基为铁卟啉,其中的二价铁离子(Fe<sup>2+</sup>)能和氧发生可逆结合,但并不引起铁离子中电子的转移。也就是说,铁保持其价数不变(仍是两价)。因此,血红蛋白同O<sub>2</sub>的结合不是氧化作用,结合O<sub>2</sub> 的血红蛋白把氧释放也不是还原作用,结合和释放O<sub>2</sub>后的血红蛋白应分别称为氧含血红蛋白(HbO<sub>2</sub>)和脱氧血红蛋白(Hb),而不是氧化血红蛋白和还原血红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血红蛋白 还原血 血红蛋白(hb) 氧化血红蛋白 铁离子 结合蛋白 氧化作用 可逆结合 氧化一还原反应 还原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基因鉴定及畜血Hb降解技术 被引量:4
5
作者 张滨 马美湖 万佳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72,共5页
从多年被畜禽血液污染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降解Hb能力强的自然菌株,并对其进行连续5代定向诱变。利用PCR扩增法和Neighbor-joining方法测定和分析了诱变菌种16S rD-NA序列,对筛选出的自然菌株及诱变菌株进行了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 从多年被畜禽血液污染的土样中分离筛选出一株降解Hb能力强的自然菌株,并对其进行连续5代定向诱变。利用PCR扩增法和Neighbor-joining方法测定和分析了诱变菌种16S rD-NA序列,对筛选出的自然菌株及诱变菌株进行了鉴定,为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探测到其分子结构具有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典型分子结构特征;SDS-PAGE凝胶电泳中发现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产蛋白酶对Hb降解的断裂位点发生了变化。对Hb降解产物及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结果表明:经连续5代诱变的短小芽孢杆菌(B.pumilus)对Hb降解能力比筛选出的自然菌株强,其蛋白酶活力比自然菌株提高了近3倍,Hb降解产物中的可溶性蛋白质质量分数、游离氨基酸质量浓度分别从3.69%、14.4 mg/dL提高到4.12%、24.6 mg/d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小芽孢杆菌 基因鉴定 血红蛋白(hb) 蛋白 游离氨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在老年慢性病贫血(AcD)中治疗效果的评价及疗效的预测 被引量:14
6
作者 袁颖 马慧 +4 位作者 孙璇 刘天舒 周宇红 王妍 胡予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24-728,共5页
目的在3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者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8周后测观察贫血改善情况,并筛选出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预测参数。方法32名... 目的在3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慢性病贫血(anemia of chronic disease,AcD)患者中,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治疗8周后测观察贫血改善情况,并筛选出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预测参数。方法32名AcD老年患者应用rhEPO治疗8周,8周内血红蛋白(hemoglobin,Hb)上升20g/L设为治疗有效。选用血清EPO水平、Hb、网状红细胞计数(reticulocyte count, Ret)、总铁结合力(total iron binding capacity,TIBC) 、血清铁(serum iron,SI)、血清铁蛋白(serum ferritin serum,SF)、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erum transferrin receptor, sTfR)作为观测指标,观察患者8周时血红球蛋白的改变并进一步统计分析其与各观测指标变化之间的关系。结果32例老年AcD患者应用rhEPO治疗8周后Hb升高,SI、LgSF下降,sTfR升高(P〈0.05)。20例患者8周时获得预期疗效,多元回归分析提示rhEPO治疗8周后Hb改变与LgEPO及基线sTfR水平呈负相关(P〈0.05)。根据设定的评价方法将32例患者分为rhEPO治疗有效组及治疗无效组,绘制sTfR及LgEPO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后者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AUC更大(AUC为0.81,P〈0.05,95%CI:0.627~0.993),并通过最大Youden指数寻找到最佳诊断点为EPO≤58mIU/mL。如患者EPO≤58mIU/mL,可预测其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rhEPO在老年慢性病贫血中可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EPO水平是具有较高临床意义的预测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血红蛋白(hb) 老年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性贫血中未成熟网织红细胞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0
7
作者 金艳慧 王明山 +1 位作者 郑加永 袁谦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7期1951-1953,共3页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在肾性贫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Gen.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病期(包括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5例、肾功能衰竭期49例)和50例... 目的:探讨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IRF)在肾性贫血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CoulterGen.S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13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不同病期(包括肾功能不全代偿期41例、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45例、肾功能衰竭期49例)和50例正常对照组的IRF、网织红细胞百分比(Ret%)、红细胞(RBC)计数和血红蛋白(Hb)含量,同时检测其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含量,并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RF在肾功能不全代偿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和肾功能衰竭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Ret%在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组和肾功能衰竭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P<0.05和P<0.01)。RBC、Hb水平均随着Cr和BUN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减低,互相间有较好的相关性(分别为r=-0.604和-0.627;r=-0.600和-0.628,P<0.01),而IRF、Ret%与Cr、BUN的变化无明显相关性。结论:IRF及其相关参数的检测,有助于了解肾病患者的骨髓增生程度和红系的生长情况。IRF在肾病早期时降低,肾病末期由于EPO等治疗后IRF升高,提示EPO等治疗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病 贫血 网状细胞 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指数 肾性贫血 慢性肾功能不全 血红蛋白(hb) 肾功能衰竭期 正常对照组 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青少年运动员运动性贫血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饶平 唐冬生 熊曼丽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1-52,共2页
对几所省级重点体校的 15 0名在训男女青少年运动员的血红蛋白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结果表明 :参加训练的青少年运动员因运动项目和性别的不同 ,在大运动量训练后其发生运动性贫血的程度各不相同。
关键词 运动员 青少年运动员 运动性贫血 血红蛋白值(hb) 大运动量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徐雪 赵砚丽 +3 位作者 金海龙 程会平 杨宾侠 王保国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7期553-555,共3页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率分别输入HES、RL60min。应用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 输液前及输液后1h采血测定: 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实验(P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结果 静脉输入大剂量HES后, 循环、纤溶功能基本稳定, HES组Hb、HCT、PLT、PAG (1)、APTT与输液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Hb、HCT、PLT、APT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较大剂量应用6% HAES-steril对内源性凝血因子的影响超过了血液稀释的限度, 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 纤溶功能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 血红蛋白(hb) 食道超声心动图 血小板聚集实验 内源性凝血因子 择期手术病人 外周血管阻力 凝血酶原时间 APTT 血细胞比容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用于脊柱手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真 崔建修 +1 位作者 周国斌 赵国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14期1561-1562,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D)用于脊柱手术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脊柱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25)和AHHD组(Ⅱ组n=25)。Ⅰ组仅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液,Ⅱ组输入乳酸林格液的同时在术前输入6%羟... 目的:探讨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技术(AHHD)用于脊柱手术病人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脊柱手术患者5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对照组(Ⅰ组n=25)和AHHD组(Ⅱ组n=25)。Ⅰ组仅常规输入乳酸林格液,Ⅱ组输入乳酸林格液的同时在术前输入6%羟乙基淀粉(15mL/kg)。术中持续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心电图(ECG)、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中心静脉压(CVP)、尿量。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术后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细胞比容(Hct)及血红蛋白(Hb)。分别于稀释前、稀释后、术毕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记录术中输液量、输血量。结果:Ⅰ组输异体血量平均为(712±163)mL,Ⅱ组为(325±106)mL,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Ⅱ组稀释后Hb、Hct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术后第1天和第7天两组同期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Ⅱ组PT显著延长(P<0.05),但仍在正常范围内。两组APTT在稀释前后无明显改变,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HHD用于脊柱手术可明显减少术中异体输血量,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临床观察 急性超容性血液稀释技术 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血红蛋白(hb)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6%羟乙基淀粉 脉搏血氧饱和度 乳酸林格液 P〉0.05 AHHD 平均动脉压 中心静脉压 血细胞比容 稀释前 稀释后 显著性 手术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法依泊汀对慢性肾衰竭透析前患者左心室肥大的影响
11
作者 袁敏 邹建洲 +4 位作者 滕杰 方艺 吉俊 钟一红 丁小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评价慢性肾衰竭透析前患者使用阿法依泊汀(epoetinalfa,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12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治疗组71例,EPO10000U,每周1次,皮下注射,血红蛋白(Hb)升高至110g/L... 目的评价慢性肾衰竭透析前患者使用阿法依泊汀(epoetinalfa,EPO,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左心室肥大(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LVH)的影响。方法120例肾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治疗组71例,EPO10000U,每周1次,皮下注射,血红蛋白(Hb)升高至110g/L或红细胞压积(Hct)升至35%后,改为隔周1次;对照组49例,不使用EPO。两组同时补充铁剂和叶酸。观察期为1年,观察期间每个月复查肾功能、血常规、血压和心率,每3个月作1次心动超声图检查。结果治疗组贫血明显得到纠正,Hb(g/L)和Hct(%)分别由78.4±2.1和25.6±1.0升至109.1±2.3和38.4±1.3(P<0.05);对照组Hb(g/L)和Hct(%)分别由80.2±2.3和27.8±2.2降至76.5±1.2和24.4±2.5(P<0.05),两组同期相比有显著差异。对肾功能和血压的影响两组同期相比无显著差异。在观察期末超声心动图显示,治疗组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由(53.1±3.7)mm降至(49.5±2.4)mm;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由(34.9±2.7)mm降至(32.5±2.7)mm;室间隔厚度(IVST)由(11.1±0.9)mm降至(10.3±1.3)mm;左室后壁厚度(LVPWT)由(11.8±1.3)mm降至(10.7±0.7)mm;左房径(LAD)由(40.2±4.1)mm降至(37.7±2.5)mm(P<0.05);而对照组LVH继续加重,LVEDD由(52.1±2.9)mm升至(56.7±3.1)mm;LVESD由(34.5±2.6)mm升至(36.7±3.4)mm;IVST由(10.8±1.2)mm升至(12.6±1.7)mm;LVPWT由(11.5±1.7)mm升至(13.7±1.2)mm;LAD由(39.6±4.1)mm升至(43.2±3.0)mm(P<0.05)。两组同期相比有显著差异(6,12个月)。结论透析前使用EPO能改善左心室肥厚,而且不会加重肾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肥大 慢性肾衰竭 阿法依泊汀 透析前 患者 血红蛋白(hb) 促红细胞生成素 左室后壁厚度 肾功能不全 红细胞压积 心动超声图 超声心动图 室间隔厚度 左心室肥厚 肾功能损伤 EPO 治疗组 对照组 alfa 皮下注射 补充铁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红细胞压积假性升高的探讨
12
作者 张玉蓉 张丽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47-348,共2页
目的:探讨在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红细胞压积(H C T)时,高胆固醇血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1486例体检者的H C T、血红蛋白(H b)和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分组比较。结果:9组中,TC“合适”与“边缘范... 目的:探讨在用全自动血球仪测定红细胞压积(H C T)时,高胆固醇血症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和生化分析仪检测1486例体检者的H C T、血红蛋白(H b)和血清总胆固醇(TC),进行分组比较。结果:9组中,TC“合适”与“边缘范围”水平的H C T值在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TC“增高”水平的H C T都偏高,但只有H b较低组升高显著(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对H b较低组的H C T影响较大,而对H b较高组的H C T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血细胞比容 红细胞压积 假性升高 血红蛋白(hb) 全自动血球分析仪 血清总胆固醇 测定结果 分析仪检测 H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营养合剂治疗运动性贫血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8
13
作者 张春林 《中国体育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20-21,35,共3页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贫血临界值,即女子血红蛋白值(Hb)< 120 g/L,男子Hb< 130 g/L,作为诊断运动性贫血的标准。运用自制中药营养合剂在各训期间对福建省女子自行车队的运动员进行服用并跟踪观... 本文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贫血临界值,即女子血红蛋白值(Hb)< 120 g/L,男子Hb< 130 g/L,作为诊断运动性贫血的标准。运用自制中药营养合剂在各训期间对福建省女子自行车队的运动员进行服用并跟踪观察,通过本所化验室在服药前、后进行的Hb 值的测验结果发现,在服用本药期间,在不增加食品营养的情况下,不论是贫血或非贫血运动员的Hb 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贫血运动员的效果更为明显。对不同服药阶段的检测值进行比较发现,其疗效稳定,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性贫血 营养合剂 中药 血红蛋白(h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