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1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麦角硫因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改善血管性痴呆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研究
1
作者 刘青芳 韦有仕 +4 位作者 肖斐 周春香 刘群 袁慧 曹天然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56-2162,共7页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 背景麦角硫因与阿尔茨海默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有关,并具有神经保护的作用。但其是否能改善血管性痴呆(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暂不明晰,且其具体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麦角硫因通过激活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方法于2021年8月—2023年9月,选取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麦角硫因组、麦角硫因+NRF2抑制剂(ML385)组,每组12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采用双侧颈总动脉永久性结扎法建立VD大鼠模型,麦角硫因组于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持续4周;麦角硫因+ML385组在造模前2周开始每天腹腔注射麦角硫因2 mg/kg和ML38530 mg/kg,持续4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检测麦角硫因对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蛋白质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氧化应激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VD大鼠模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元数量减少,细胞萎缩,形态异常,细胞核深度染色,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中NRF2、HO-1和醌氧化还原酶1(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降低,丙二醛(MDA)水平增加(P<0.05),白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麦角硫因组大鼠逃避潜伏期缩短,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升高(P<0.05),海马组织病理程度减轻,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降低(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SOD、GSH-Px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降低(P<0.05);与麦角硫因组比较,麦角硫因+ML385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延长,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降低(P<0.05),海马组织损伤严重,脑组织神经元凋亡率增加(P<0.05),海马组织NRF2、HO-1和NQO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SOD、GSH-Px水平降低,MDA水平升高(P<0.05),IL-1β、TNF-α和IL-6水平升高(P<0.05)。结论麦角硫因通过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改善VD大鼠认知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反应 炎症损伤 麦角硫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敲除影响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平衡并加重脂多糖诱导的急性肺损伤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静 史佳 +2 位作者 关鑫 戈立秀 余剑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6-302,共7页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目的 评价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缺失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脏免疫细胞组成及炎症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选取C57BL/6野生型(WT)小鼠和同背景HO-1条件敲除(HO-1^(-/-))小鼠,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WT对照组、 LPS处理的WT组、 HO-1^(-/-)对照组和LPS处理的HO-1^(-/-)组。LPS处理的WT组和LPS处理的HO-1^(-/-)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LPS(15 mg/kg)建立ALI模型,WT对照组和HO-1^(-/-)对照组经尾静脉注射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造模12 h后,处死小鼠并收集各组肺组织。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PCR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L-1β)和IL-6 mRNA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CD45^(+)CD11b^(+)Ly6G^(+)Ly6C^(-))、总单核细胞(CD45^(+)CD11b^(+)Ly6C^(hi))、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CD45^(+)CD11b^(+)Ly6C^(hi)CCR2^(hi))、总巨噬细胞(CD45^(+)CD11b^(+)F4/80^(+))、 M1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86^(+))、 M2巨噬细胞亚群(CD45^(+)CD11b^(+)F4/80^(+)CD206^(+))、总T细胞(CD45^(+)CD3^(+))、 CD3^(+)CD4^(+)T细胞亚群、 CD3^(+)CD8^(+) T细胞亚群和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 CD45^(+)CD11b^(+)Gr1^(+))百分比。结果 与相应对照组相比,LPS处理的WT和HO-1^(-/-)小鼠,肺组织炎症损伤加重;TNF-α、 IL-1β和IL-6 mRNA水平增加;中性粒细胞、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DSC和总巨噬细胞比例显著增加;CD3^(+)、 CD3^(+)CD4^(+)和CD3^(+)CD8^(+) T细胞比例显著降低。静息状态下,与WT对照组小鼠相比,HO-1^(-/-)对照组小鼠肺脏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比例增加;CD3^(+)和CD3^(+)CD8^(+) T细胞比例降低。与LPS处理的WT小鼠相比,LPS处理的HO-1^(-/-)小鼠肺组织TNF-α和IL-1β mRNA表达水平更高,总单核细胞、促炎性单核细胞亚群、 M1巨噬细胞和M1/M2比值显著增加;CD3^(+)CD8^(+) T细胞百分比显著降低。结论 HO-1的缺失影响ALI小鼠肺脏免疫系统功能,加重LPS刺激后的炎症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急性肺损伤 中性粒细胞 单核细胞 巨噬细胞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斑马鱼低氧应激中的保护作用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艳丽 徐功玉 +5 位作者 肖金文 李志 赵浩斌 周青春 桂建芳 钟雪萍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3-49,共7页
实验探讨了低氧条件下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斑马鱼的保护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斑马鱼ho1 m RNA水平在斑马鱼胚胎和离体培养细胞ZF4中显著增加,而在成鱼的不同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反应。低氧处理24h后,斑马鱼脑、鳃和肝脏... 实验探讨了低氧条件下血红素加氧酶1(Ho1)对斑马鱼的保护作用。Real-time PCR结果显示,低氧条件下斑马鱼ho1 m RNA水平在斑马鱼胚胎和离体培养细胞ZF4中显著增加,而在成鱼的不同组织中呈现不同的反应。低氧处理24h后,斑马鱼脑、鳃和肝脏中ho1 m RNA表达量明显上升,而在心脏和肾脏中ho1 m RNA表达量显著降低。用锌原卟啉IX(Zn PPIX)抑制ZF4细胞ho1的表达,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抑制ho1表达可导致低氧条件下ZF4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利用Hoechst染色和caspase 3活性检测发现,在低氧条件下抑制ho1表达后ZF4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加,而Ho1的诱导剂可显著降低低氧条件下抑制组的细胞凋亡率。这些结果表明斑马鱼Ho1可能通过抗细胞凋亡发挥低氧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血红素加氧酶1 低氧 细胞活力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白藜芦醇抑制阿霉素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顾俊 胡伟 +2 位作者 宋芝萍 陈跃光 张大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75-880,共6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白藜芦醇(RES)抑制阿霉素(DOX)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DOX+RES组和DOX+RES+HO-1抑制剂锡原卟啉(Zn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经腹腔注射DOX(...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白藜芦醇(RES)抑制阿霉素(DOX)致心肌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 60只雄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OX组、DOX+RES组和DOX+RES+HO-1抑制剂锡原卟啉(ZnPP)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均采用经腹腔注射DOX(总剂量12 mg/kg)建立心肌损伤模型。苏木精-伊红(HE)染色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采用化学比色法测定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组织HO-1和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的活性;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心肌组织HO-1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ax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OX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1)。与DOX组比较,DOX+RES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及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降低(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1);与DOX+RES组比较,DOX+RES+ZnPP组小鼠的CK、LDH和Caspase-3活性、Bax蛋白表达和心肌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P<0.01),而HO-1活性及HO-1、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HO-1参与RES对DOX致心肌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心脏毒性 细胞凋亡 白藜芦醇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对猪瘟病毒复制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史子学 杨知 +4 位作者 曲会 李江南 朱妍 郭焕成 涂长春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5-248,271,共5页
本实验研究了猪血红素加氧酶1对猪瘟病毒(CSFV)在PK-15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应用siRNA干扰方法抑制PK-15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后再接种CSFV,细胞中CSFV基因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感染病毒细胞中和培养上清中CSFV滴度也显著... 本实验研究了猪血红素加氧酶1对猪瘟病毒(CSFV)在PK-15细胞中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应用siRNA干扰方法抑制PK-15细胞中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后再接种CSFV,细胞中CSFV基因组增殖与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感染病毒细胞中和培养上清中CSFV滴度也显著降低。本实验首次报道了干扰细胞中HO-1表达对CSFV细胞中增殖的影响,提出了CSFV与血红素加氧酶1新的相互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血红素加氧酶1 病毒/细胞相互作用 复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调节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的表达在慢性阻塞性疾病大鼠肺组织中的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梅芳 戴爱国 刘玉全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158-1164,共7页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催化血红素降解酶类中最易被诱导的一种,增加HO-1表达有抗氧化的细胞保护作用;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γ-GCS)是肺组织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通过免... 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是催化血红素降解酶类中最易被诱导的一种,增加HO-1表达有抗氧化的细胞保护作用;而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gamma-glutamyl cysteine synthetase,γ-GCS)是肺组织中最重要的抗氧化酶之一,通过免疫组化、免疫印迹、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技术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大鼠肺内HO-1、γ-GCS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并检测HO-1活性,同时利用HO-1诱导剂氯高铁血红素(hemin)和其活性抑制剂锡原卟啉(SnPP)对其进行干预,在整体水平探讨HO-1在COPD中对肺功能及γ-GCS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氯高铁血红素组肺功能较COPD组及SnPP组显著改善;氯高铁血红素组及SnPP组Ho-1 mRNA及其蛋白质的表达较COPD组升高;氯高铁血红素组HO-1的活性较COPD升高而Snpp组HO-1的活性较COPD组降低;氯高铁血红素组γ-GCS 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水平高于SnPP及COPD组;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O-1蛋白质表达水平和活性影响γ-GCS表达.结果表明,HO-1可通过诱导γ-GCS的表达在COPD中起保护作用;而HO-1可能通过酶活性依赖和非酶活性依赖两种途径上调γ-GCS基因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血红素加氧酶1 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烟烟雾提取物通过蛋白激酶C-核因子相关因子2调节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 被引量:1
7
作者 江刚 张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483-1488,共6页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CSE刺激雄性SD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使用PKC抑制剂RO318220和Nrf2 siRNA,将细胞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C(PKC)-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Nrf2)对香烟烟雾提取物(CSE)诱导的大鼠气道上皮细胞血红素加氧酶1(HO-1)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CSE刺激雄性SD大鼠气道上皮细胞,使用PKC抑制剂RO318220和Nrf2 siRNA,将细胞分为对照组、CSE 3 h组、RO318220组、Nrf2 siRNA组和RO318220+Nrf2 siRNA组,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HO-1、Nrf2和p-PKC蛋白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HO-1蛋白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HO-1 mRNA表达,免疫荧光法检测Nrf2蛋白定位,测定HO-1活性。结果:暴露CSE 3 h后,Nrf2蛋白主要表达在胞核,胞核蛋白表达增强,p-PKC蛋白、HO-1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HO-1活性增强。预先给予RO318220,PKC蛋白、Nrf2胞浆和胞核蛋白、HO-1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减弱,HO-1活性显著降低。预先用siRNA沉默Nrf2,胞浆和胞核的Nrf2蛋白表达均减弱,HO-1活性、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降低。RO318220联合Nrf2 siRNA处理后,PKC蛋白、Nrf2胞浆和胞核蛋白、HO-1 mRNA和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HO-1活性明显降低。结论:CSE通过PKC激活Nrf2,诱导Nrf2核转位,从而上调HO-1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烟烟雾提取物 红系衍生的核因子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鼠肝脏组织和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8
作者 李红霞 刘伯锋 +1 位作者 姚珍薇 邵勇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26-729,I0003,共5页
目的:建立肝内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ICP孕鼠肝脏组织及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从孕15d起,实验组孕鼠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孕酮和... 目的:建立肝内妊娠期胆汁淤积症(ICP)大鼠模型,检测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ICP孕鼠肝脏组织及胎鼠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ICP的发病机制。方法:40只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从孕15d起,实验组孕鼠每天后肢内侧皮下注射孕酮和雌二醇,对照组孕鼠注射精制植物油。至孕21d断头取血检测生化指标;取出母鼠肝脏及胎鼠脑组织,HE染色观察其病理组织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检测脑海马CA1区HO-1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孕鼠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氮酸氨基转移酶(ALT)和总胆汁酸(TBA)水平均明显升高(P<0.01)。病理组织学表现,实验组孕鼠部分肝细胞有颗粒变性和空泡变性,肝小叶结构正常;胎鼠脑组织疏松,空泡样变性明显,部分细胞溶解,甚至消失。对照组孕鼠肝脏和胎鼠脑组织无明显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及图像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胎鼠脑组织HO-1免疫着色强度减弱,HO-1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ICP胎鼠脑组织中HO-1表达下降,可能与ICP胎儿窘迫的不良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血红素加氧酶1 雌激素 孕激素 胎鼠脑组织 大鼠 S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氨对大鼠血清胆红素及肝组织血红素加氧酶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表达的影响
9
作者 王彦芳 阚全程 +2 位作者 余祖江 李朵璐 关克磊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489-492,共4页
目的:分析高血氨状态下大鼠胆红素水平、胆红素代谢相关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表达的变化及NF-κB通路的激活情况。方法:25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高血氨组15只,每天给予氯化铵灌胃2... 目的:分析高血氨状态下大鼠胆红素水平、胆红素代谢相关的血红素加氧酶1(HO-1)、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UGT1A1)表达的变化及NF-κB通路的激活情况。方法:25只成年健康雄性Wistar大鼠分为2组:高血氨组15只,每天给予氯化铵灌胃2次;对照组10只,同法灌胃生理盐水。每周心脏采血一次,应用ELISA检测血清总胆红素(TBIL)与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4周后处死大鼠,心脏灌流后取肝脏,免疫组化SP染色观察HO-1与NF-κB的表达,RT-PCR检测UGT1A1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高血氨组大鼠血清TBIL、DBIL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TBIL:F组间=201.524,F时间=446.552,P均<0.001;DBIL:F组间=131.864,F时间=455.413,P均<0.001)。高血氨组HO-1蛋白表达量(2250.31±620.43)较对照组的(156.66±10.28)上调(t=56.829,P<0.001),高血氨组NF-κB阳性细胞百分比为(0.248±0.052)%,较对照组的(0.072±0.033)%增加(t=62.347,P<0.001)。高血氨组UGT1A1mRNA的表达水平(0.611±0.152)高于对照组的(0.328±0.063)(t=6.449,P<0.001)。结论:血氨升高时TBIL和DBIL亦随之升高,HO-1和UGT1A1在组织中的表达增加,提示组织处于氧化应激状态,NF-κB通路被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氨 胆红素 氧化应激 血红素加氧酶1 尿苷二磷酸葡萄糖醛酸转移酶1A1 核因子-ΚB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表达调控序列的克隆及应用研究
10
作者 殷菲 林兵 +1 位作者 李文利 刘建辉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67-172,共6页
为了获得京尼平苷调节HO-1基因表达的直接证据,克隆了ho-1基因的表达调控序列,并将其构建到以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p-GL-3质粒上,通过转染HEK293细胞,对京尼平苷调控报告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京尼平苷能够剂量依赖的提高报告... 为了获得京尼平苷调节HO-1基因表达的直接证据,克隆了ho-1基因的表达调控序列,并将其构建到以荧光素酶为报告基因的p-GL-3质粒上,通过转染HEK293细胞,对京尼平苷调控报告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结果证实:京尼平苷能够剂量依赖的提高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提示京尼平苷诱导HO-1水平上调与增强其转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尼平苷 报告基因 血红素加氧酶1(HO-1)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GLP-1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新疆卡波氏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11
作者 周晓斐 曾妍 +4 位作者 仙玲玲 狄春红 于娜 何玲 杨磊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病因的相关性。方法用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简称RQ-PCR)方法检测7例KS组织中HO-1表达,同时分别以相应瘤旁正常组织和7例正常人正常组织作为对...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和卡波氏肉瘤(Kaposi’s Sarcoma,KS)病因的相关性。方法用Real Time Quantitative PCR(简称RQ-PCR)方法检测7例KS组织中HO-1表达,同时分别以相应瘤旁正常组织和7例正常人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组。首先抽提7例KS组织、7例瘤旁正常组织和7例正常人正常组织总RNA。以总RNA为模板,逆转录成总cDNA。以总cDNA或目的基因质粒为模板,在Smart Cycler全自动荧光定量PCR分析仪上同时扩增HO-1和GAPDH基因的标准曲线和检测样本中HO-1和GAPDH的表达。结果在KS组织中HO-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t=4.074,P<0.0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t=2.731,P<0.05),并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卡波氏肉瘤HO-1表达明显高于瘤旁正常组织和对照组,并且结果有统计学意义,说明HO-1在KS的发病中起到一定作用,具有重要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波氏肉瘤(KS) 血红素加氧酶1(HO-1) 实时荧光定量(RQ-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背根神经节血红素加氧酶1过表达缓解小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被引量:4
12
作者 邵寒雨 符元元 +3 位作者 王娟 赵林霞 高永静 张志军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05-112,共8页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分布及在DRG中过表达HO-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构建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分布及在DRG中过表达HO-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构建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检测机械性触诱发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中HO-1在神经元中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迹检测DRG中HO-1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RG中HO-1阳性神经元在SNI后数量显著减少;DRG中HO-1阳性神经元主要是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300μm2);连续5天腹腔注射原卟啉IX氯化钴(cobalt protoporphyrin-IX,CoPP)能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鞘内注射过表达HO-1的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能特异性浸染DRG神经元,并上调HO-1表达;同时能有效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此效应持续21天以上。结论:DRG中HO-1主要表达在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过表达DRG神经元中HO-1能有效缓解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背根神经节 神经元 神经病理性疼痛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缺氧损伤后血红素加氧酶1截短体(HO-1C△23)上调miR-125a-5p降低血脊髓屏障的通透性 被引量:3
13
作者 曲林 李刚 +1 位作者 毕云龙 曹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725-731,共7页
目的检测微小RNA 125a-5p (miR-125a-5p)在血红素加氧酶1截短体(HO-1C△23)调节缺氧损伤时血脊髓屏障(BSCB)中的作用。方法用HCMEC/D3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在TranswellTM小室构建体外BSCB模型,并用氯化钴制备BSCB缺氧模型。实验分为空白... 目的检测微小RNA 125a-5p (miR-125a-5p)在血红素加氧酶1截短体(HO-1C△23)调节缺氧损伤时血脊髓屏障(BSCB)中的作用。方法用HCMEC/D3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在TranswellTM小室构建体外BSCB模型,并用氯化钴制备BSCB缺氧模型。实验分为空白组、空载病毒组、HO-1C△23组(Lv-HO-1C△23)、miRNA阴性对照组(Lv-HO-1C△23联合miR-NC处理)、miRNA模拟物组(Lv-HO-1C△23联合miR-125a-5p mimics处理)和miRNA抑制物组(Lv-HO-1C△23联合miR-125a-5p inhibitor)。用反转录PCR和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miR-125a-5p和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和血管内皮钙黏附蛋白(VE-cadherin)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HO-1、ZO-1和occludin、VE-cadherin的蛋白水平;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溢出率评价体外BSCB的通透性。结果 HO-1C△23转染HCMEC/D3细胞的成功率约为70%,转染成功后HO-1C△23含量明显升高,且miR-125a-5p表达较空白组也明显上调。与空白组相比较,HO-1C△23组、miRNA阴性对照组和模拟物组ZO-1、occludin、V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增加,HRP溢出率降低,而miRNA抑制物组中ZO-1、occludin、V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HRP溢出率升高;与HO-1C△23组相比,miRNA模拟物组ZO-1、occludin、V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明显升高,HRP溢出率降低,而miRNA抑制物组ZO-1、occludin、VE-cadherin的mRNA和蛋白水平降低,HRP溢出率升高。结论在缺氧损伤条件下,HO-1C△23通过上调miR-125a-5p表达,促进连接与黏附相关基因的转录与翻译,降低BSCB的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脊髓屏障 血红素加氧酶1截短体(HO-1C△23) miR-125a-5p 脊髓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充17β-雌二醇对卵巢切除大鼠心脏中二肽基肽酶3和血红素加氧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久琼 王志明 +1 位作者 朱静 徐明娟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868-874,共7页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3(DPP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卵巢切除(OVX)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变化,探索DPP3在17β-雌二醇(E2)改善OVX大鼠心脏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以OVX手术绝经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补充E2治疗4周为主要干预。根据有无OVX和补充E... 目的观察二肽基肽酶3(DPP3)和血红素加氧酶1(HO-1)在卵巢切除(OVX)大鼠心脏中的表达变化,探索DPP3在17β-雌二醇(E2)改善OVX大鼠心脏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以OVX手术绝经大鼠为实验动物模型,补充E2治疗4周为主要干预。根据有无OVX和补充E2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被命名为假手术对照组(Sham)+溶剂(Veh)组、Sham+E2组、OVX+Veh组和OVX+E2组,每组5只大鼠。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质量与体重之比、平均动脉压、心率、左心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dp/dt_(max))和左心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dp/dt_(max)),采用ELISA检测心脏组织中氧化应激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DPP3和HO-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Veh组比较,OVX+Veh组大鼠的心脏质量与体重之比增高(P<0.05),平均动脉压升高(P<0.05),心率加快(P<0.05),dp/dt_(max)绝对值和-dp/dt_(max)绝对值均降低(P均<0.05);而E2补充治疗后OVX+E2组大鼠的心脏质量与体重之比下降,平均动脉压和心率均下降,dp/dt_(max)绝对值和-dp/dt_(max)绝对值均增加,与OVX+Veh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Sham+Veh组相比,OVX+Veh组大鼠心脏组织中抗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均降低(P均<0.05),活性氧和丙二醛水平均增加(P均<0.05),DPP3和H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均<0.05);而E2补充治疗4周后OVX诱导的这些效应均改善(P均<0.05)。结论DPP3和HO-1在OVX大鼠心脏组织中表达减少,而E2补充治疗可增加OVX大鼠心脏组织中DPP3和HO-1的表达,并能发挥心脏保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Β-雌二醇 二肽基肽酶3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性应激 卵巢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基因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卒中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曹立平 张治中 +6 位作者 白文 李芸 蔡必扬 张雨蒙 熊云云 刘新峰 徐格林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566-57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rs2071746(T-413A)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2月-2012年10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年龄≥60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 目的探讨血红素加氧酶1(HO-1)基因rs2071746(T-413A)位点多态性与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纳入2009年12月-2012年10月在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年龄≥60岁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按急性卒中治疗org10172试验(TOAST)分型对患者分类。采用改良多重连接酶反应技术进行基因分型。患者出院后3、6、12、24个月进行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血管性疾病导致的死亡、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及心肌梗死。结果①共有961例患者入组,TT型295例,TA型459例,AA型207。随访(15.0±7.4)个月,114例(11.9%)患者发生主要终点事件,其中TT型44例,TA型47例,AA型23例。@rs2071746位点A等位基因频率为45.4%。显性遗传模式显示,携带变异基因(AA+AT型)患者比非携带变异基因(TT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低[分别为10.5%(70/666)与14.9%(44/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67,95%C1:0.46~0.97,P=0.034)。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调整混杂因素后,携带rs2071746位点A基因是缺血性卒中预后的保护因素(HR=0.67,95%CI:0.45-0.99,P=0.043)。③对卒中亚型分析发现,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中,AA+AT基因型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较TT型患者低(HR=0.56,95%CI:0.33~0.94,P=0.028);其他亚型的基因型与终点事件发生率无相关性。结论HO-1基因rs2071746位点A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缺血性卒中及其大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患者预后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动脉粥样硬化 血红素加氧酶-1 多态性 单核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瓜蒌薤白桂枝汤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脂代谢及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艳 朱波 +2 位作者 乔克 苏仁意 许细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10期2732-2736,共5页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辨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脂代谢、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机制,为优化该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2月... 目的:探究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辨治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脂代谢、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探讨瓜蒌薤白桂枝汤治疗老年冠心病的疗效机制,为优化该治疗方案奠定基础。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10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组顺序编号,奇数纳入对照组,偶数纳入观察组,每组52例。2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常规诊疗指南予以综合治疗,研究在此基础上再予以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辨治。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个月。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代谢如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口服耐糖量(OGTT)、血浆血红素加氧酶1(HO-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流动力学如心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舒张末压(LVEDP)、血管顺应性(AC)变化。比较2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率及药物不良反应和治疗后临床疗效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OGT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血浆HO-1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MP-9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SV、CO、CI、AC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D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收集到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瓜蒌薤白桂枝汤加减辨治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脂代谢水平,提升患者血流动力学功能,提升HO-1,降低MMP-9,降低心血管不良事件率,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冠心病 瓜蒌薤白桂枝汤 加减辨治 血红素加氧酶1 血流动力学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儿童继发性噬血细胞综合征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颖超 李壮壮 +2 位作者 朱桂英 殷楚云 王龙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2期3944-3949,共6页
背景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的增殖性疾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造成部分患儿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更为特异性的指标,但国内外关于此类的报道较少... 背景噬血细胞综合征(HPS)是一种病情严重、病死率较高的增殖性疾病,缺乏特异性的诊断指标,造成部分患儿诊断与治疗不及时,危及生命。血红素加氧酶1(HO-1)是近年来发现的有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更为特异性的指标,但国内外关于此类的报道较少,寻找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进一步确定其诊断价值显得尤为重要。目的探讨血清HO-1水平在HP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病房收治的86例继发性HPS患儿(HPS组)及排除HPS诊断的66例感染患儿(感染组),以同期门诊体检的79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收集受试者性别、年龄、病因、实验室检查;HPS组、感染组与对照组就诊当日及HPS组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O-1水平,HPS组、感染组与对照组就诊当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HO-1 mRNA表达水平。HPS组患儿随访1年,根据预后分为生存63例,死亡23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O-1和铁蛋白对HPS的诊断价值,比较不同预后HPS患儿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 HPS组患儿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自然杀伤(NK)细胞百分比、纤维蛋白原(FIB)低于感染组,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铁蛋白水平高于感染组(P<0.05)。对照组、感染组、HPS组血清HO-1、HO-1 mRNA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感染组、HPS组血清HO-1、HO-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HPS组血清HO-1、HO-1m RNA表达水平高于感染组(P<0.05)。HPS患儿治疗前、治疗后2周、4周、8周血清HO-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S患儿血清HO-1水平与铁蛋白呈正相关(rs=0.661,P<0.001)。血清HO-1诊断HP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铁蛋白(Z=1.68,P=0.046);血清HO-1联合铁蛋白诊断HPS的ROC曲线下面积大于血清HO-1和铁蛋白(Z=1.81,P=0.035;Z=1.98,P=0.023)。死亡HPS患儿CRP、LDH、铁蛋白、HO-1水平较生存HPS患儿升高,PLT较生存HPS患儿降低(P<0.05)。结论 HPS患儿血清HO-1水平明显高于其他感染患儿,与血清铁蛋白水平高度相关,联合检测血清HO-1和铁蛋白水平更具有诊断价值,可能作为儿童HPS早期诊断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新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嗜血细胞性 血红素加氧酶1 预后 诊断 灵敏度 特异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素加氧酶1在肺动脉高压中拮抗转化生长因子β血管重构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曲素萍 牛丽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2-654,共3页
随着血红素加氧酶1和转化生长因子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两种活性物质的特性逐渐被了解,血红素加氧酶1能通过抗炎、抗免疫、抗增殖等作用参与体内器官及组织的保护作用;而转化生长因子β可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方... 随着血红素加氧酶1和转化生长因子β研究的不断深入,这两种活性物质的特性逐渐被了解,血红素加氧酶1能通过抗炎、抗免疫、抗增殖等作用参与体内器官及组织的保护作用;而转化生长因子β可由多种免疫细胞产生,在肺动脉高压血管重构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素加氧酶-1 转化生长因子Β 白细胞介素10 肌细胞 平滑肌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5aR2缺失小鼠中白细胞介素10、血红素加氧酶1和AKT活化增强与保护小鼠免于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导的炎症和纤维化的作用相关
19
作者 李肖肖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39-1939,共1页
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导致快速补体激活、急性肾损伤和进行性肾纤维化。目前我们对于C5aR1和C5aR2补体受体在IRI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Thorenz等在导致肾纤维化的肾IRI模型中将C5aR1-/-和C5aR2-/-小鼠与... 严重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IRI)导致快速补体激活、急性肾损伤和进行性肾纤维化。目前我们对于C5aR1和C5aR2补体受体在IRI中的作用仍知之甚少。Thorenz等在导致肾纤维化的肾IRI模型中将C5aR1-/-和C5aR2-/-小鼠与野生型小鼠进行比较;检测IRI后1、7和21 d不同小鼠品系中C5a受体表达、肾形态、炎症和纤维化;通过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估肾灌注;用高含量抗体微阵列和Western blotting评估蛋白质丰度和磷酸化。他们发现,IRI后C5aR1和C5aR2在野生型小鼠受损的肾小管中表达增加,甚至在浸润的白细胞中更多。IRI后C5aR1-/-和C5aR2-/-小鼠产生较少的IRI诱导的炎症并显示出比野生型小鼠更好的肾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0 缺血再灌注损伤 肾纤维化 小鼠免 血红素加氧酶1 炎症 AKT ISCHEMI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血红素加氧酶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早期小鼠视网膜爆震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20
作者 杨露露 柳云恩 陈颖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1-1026,共6页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早期小鼠视网膜爆震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鼠接受爆震冲击处理。去... 目的探讨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加氧酶1(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对早期小鼠视网膜爆震伤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取雄性C57BL/6小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对照组小鼠常规饲养,模型组小鼠接受爆震冲击处理。去除建模过程中5只死亡小鼠,最终纳入对照组16只小鼠、6 h模型组19只小鼠、48 h模型组20只小鼠。分别于建模后6 h、48 h腹腔注射200 g·L^(-1)戊巴比妥钠过量麻醉处死小鼠,解剖取材。对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进行HE染色,计数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并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SOD2蛋白、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蛋白、黑色素瘤分化相关基因5(MDA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疏松,细胞排列紊乱,神经节细胞层、内核层及外核层出现核浓缩和空泡现象;RGC数减少(P<0.05),RNFL厚度增加(P<0.05);48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细胞排列更为杂乱疏松,RGC数明显减少(P<0.05),RNFL进一步增厚(P<0.05),并伴有新生血管生成。与对照组[(7.85±1.16)%]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升高至(16.78±1.38)%;48 h模型组进一步升高至(20.01±1.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4.67±0.98)%、(4.15±1.11)%]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HO-1蛋白、SOD2蛋白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升高至(7.95±1.27)%和(6.14±0.90)%;48 h模型组继续升高,分别为(12.34±1.48)%、(10.25±1.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6 h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Nrf2蛋白、HO-1蛋白、SOD2蛋白、iNOS蛋白、MDA5蛋白相对表达量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48 h模型组进一步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Nrf2/HO-1信号通路介导的氧化应激反应参与早期视网膜爆震伤的发生,其作用机制与上调SOD2蛋白、MDA5蛋白、iNOS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爆震伤 核因子E2相关因子2 血红素加氧酶1 氧化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