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株野生血红栓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分析
1
作者 王南南 王付彬 +4 位作者 刘长安 王玉国 张琴 高秋荣 张连秋 《中国食用菌》 2024年第4期14-20,共7页
从曲阜孔林采集到1株野生担子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其菌丝,编号为YEF202102。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ITS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菌株YEF202102的形态特征与血红栓菌相符,与血红栓菌ITS序列相似度达到99%,并与其在系统发育树上... 从曲阜孔林采集到1株野生担子菌子实体,通过组织分离获得其菌丝,编号为YEF202102。进行了形态学特征分析、ITS测序及系统发育树构建,发现菌株YEF202102的形态特征与血红栓菌相符,与血红栓菌ITS序列相似度达到99%,并与其在系统发育树上聚在一支,自聚值为100%,鉴定为血红栓菌(Trametes Sanguinea)。为开发利用该野生资源,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究了菌株YEF202102在固体培养条件下各因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最适合菌株YEF202102菌丝生长的条件为麦芽糖20 g·L^(-1)、酵母粉2 g·L^(-1),pH 5.0,温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菌 分离 鉴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栓菌培养特性 被引量:11
2
作者 鲁铁 图力古尔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23-128,共6页
对血红栓菌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出血红栓菌固体基质上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值5、以蔗糖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并驯化栽培出了子实体;优化后血红栓菌摇瓶发酵条... 对血红栓菌生物学特性、驯化栽培和液体深层发酵培养进行了研究。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的方法,得出血红栓菌固体基质上最佳培养条件:温度35℃、初始pH值5、以蔗糖为碳源,以酵母粉为氮源,并驯化栽培出了子实体;优化后血红栓菌摇瓶发酵条件:最优培养基为54.46 g/L蔗糖,9.64 g/L酵母粉,4.40 g/L磷酸二氢钾;最优培养条件为温度20℃,500 mL三角瓶装液量200 mL,初始pH值为5,摇床转速180 r/min,接种量10%,培养11 d,达到最大产量(24.18 g/L)。发酵罐培养以54.46 g/L蔗糖,9.64 g/L酵母粉,4.40 g/L磷酸二氢钾为培养基,初始pH值为5,装液量为10 L罐体装6 L,在温度20℃,搅拌速度380 r/min,10%接种量的培养条件下,培养132 h达到最大值16.8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菌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液体发酵 发酵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栓菌驯化及代料栽培初报 被引量:3
3
作者 毛可红 吕国光 陈俏彪 《食药用菌》 2019年第5期320-321,共2页
对野生血红栓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提纯育成菌种,研究不同培养料对发菌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红栓菌为典型木腐型菌类,通过子实体分离易得到纯菌丝菌种,且容易进行驯化和人工代料栽培。以配方78%杂木屑、20%麸皮、1%白糖、1%石膏... 对野生血红栓菌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提纯育成菌种,研究不同培养料对发菌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血红栓菌为典型木腐型菌类,通过子实体分离易得到纯菌丝菌种,且容易进行驯化和人工代料栽培。以配方78%杂木屑、20%麸皮、1%白糖、1%石膏的培养料栽培,其发菌及产量表现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菌 栽培配方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栓菌对斑马鱼的毒性效应及有效成分研究
4
作者 毛可红 陈俏彪 《食药用菌》 2021年第5期440-443,共4页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血红栓菌急性毒性,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测定。以血红栓菌为样品组,牛樟芝为样品对照组,同时设溶剂对照组,设置9个药物浓度梯度,对野生型AB品系2-5 dpf斑马鱼进行水溶给药,以死亡率评价筛选药物浓度;有效成分检测...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血红栓菌急性毒性,并对其主要有效成分进行测定。以血红栓菌为样品组,牛樟芝为样品对照组,同时设溶剂对照组,设置9个药物浓度梯度,对野生型AB品系2-5 dpf斑马鱼进行水溶给药,以死亡率评价筛选药物浓度;有效成分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试验结果:血红栓菌的最大非致死剂量MNLD为200 g/kg,LD50为467 g/kg,未观察到斑马鱼相应的器官毒性,与牛樟芝的试验结果相似;测得血红栓菌的多糖含量为2.31%,三萜含量为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菌 斑马鱼 多糖 三萜 急性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血红栓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漆酶发酵条件与脱色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叶婷婷 张建芬 陈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0期104-108,115,共6页
本研究从杭州西溪湿地采集到一株白腐真菌的子实体,并分离其菌丝,编号为H-1。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菌株H-1与Trametes sanguinea的同源性最高,鉴定为血红栓菌Trametes sanguinea H-1。进一步研究在液态发酵条件下... 本研究从杭州西溪湿地采集到一株白腐真菌的子实体,并分离其菌丝,编号为H-1。结合形态学特征、ITS序列分析和进化树分析,菌株H-1与Trametes sanguinea的同源性最高,鉴定为血红栓菌Trametes sanguinea H-1。进一步研究在液态发酵条件下碳源、氮源、诱导剂和摇瓶装液量对T.sanguinea H-1胞外漆酶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小麦淀粉为碳源,酒石酸铵为氮源,硫酸铜为诱导剂,250 mL的摇瓶装液量为100 mL,血红栓菌H-1产漆酶的酶活力最高,其酶活力达到3527.8 U/L。native-PAGE分析,其漆酶可能大小约为45 kDa的单一蛋白。血红栓菌H-1漆酶对刚果红脱色率达到65.4%,对孔雀石绿脱色率达到47.5%,对亚甲基蓝的脱色率达到31.3%。本研究可为血红栓菌H-1在染料废水脱色的应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腐真 血红栓菌 漆酶 发酵条件 酶谱 脱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红栓菌液体发酵产漆酶培养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郭金英 赵翠敏 +2 位作者 张云龙 王宁宁 郑素月 《中国食用菌》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52-56,共5页
采用液体培养,考察碳源、氮源、Cu^2+及其他培养条件对血红栓菌产漆酶的影响。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血红栓菌菌株所产漆酶的酶活力。结果表明,以葡萄糖15 g·L^-1和蔗糖15 g·L^-1为碳源,蛋白胨... 采用液体培养,考察碳源、氮源、Cu^2+及其他培养条件对血红栓菌产漆酶的影响。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法测定血红栓菌菌株所产漆酶的酶活力。结果表明,以葡萄糖15 g·L^-1和蔗糖15 g·L^-1为碳源,蛋白胨2 g·L^-1和硝酸铵2 g·L^-1为氮源,CuSO42.0 mmol·L^-1,初始pH 5.0,30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100 mL,接种量8%,温度28℃,在此条件下,发酵液漆酶酶活为165.19 U·mL^-1,比优化前的53.80 U·mL^-1提高了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栓菌 漆酶 培养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