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糖调节受损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 被引量:4
1
作者 栾艳艳 王燕 +2 位作者 曾敏霞 李艺 胡兵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评估血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探讨其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数转换值(HOMA-IR)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 目的采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评估血糖调节受损(IGR)患者的颈总动脉结构及功能改变,探讨其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对数转换值(HOMA-IR)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及弹性的相关性。方法对102例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其中IGR 57例(IGR组),45例糖耐量正常(NGT组)。使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分别获得两组患者颈动脉IMT、颈总动脉扩张性(CD)、单点脉搏波传播速度(PWVβ)和僵硬度(β)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其与血糖、HOMA-IR的相关性。结果与NGT组相比,IGR组颈总动脉弹性已发生改变,β、PWVβ增高,CD降低,而IMT无明显改变。IGR组的CD、β、PWVβ均与空腹血糖、负荷后血糖、HOMA-IR呈正相关。结论糖代谢异常早期已存在动脉弹性参数异常,并与血糖及HOMA-IR相关,表明高血糖及胰岛素抵抗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中有重要作用。高频超声射频数据处理技术为早期诊断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动脉病变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调节受损 颈总动脉 超声检查 内-中膜厚度 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调节受损者糖化白蛋白与心血管危险因子的相关性 被引量:1
2
作者 王连升 黄倩 +3 位作者 张力 汪萍 沈立松 沈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5-347,共3页
目的探讨血糖调节受损者糖化白蛋白(GA)与强预测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 ratio)的分布特征。方法受试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空腹GA、hsCRP、TC和HDL水平。按2005年中华... 目的探讨血糖调节受损者糖化白蛋白(GA)与强预测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TC/HDL ratio)的分布特征。方法受试者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同时检测空腹GA、hsCRP、TC和HDL水平。按2005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提出的血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将所有受试者分为5组:糖耐量正常组、血糖调节受损组(包括单独空腹血糖受损组、单独糖耐量异常组、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联合组)、糖尿病组,比较各组间GA、hsCRP、TC/HDL ratio和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的差异,并进一步分别按hsCRP、TC/HDL ratio四分位水平分组,分析各组GA水平的差异。结果血糖调节受损组及糖尿病组GA、hsCRP、TC/HDL ratio和OGTT血糖曲线下面积与糖耐量正常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GA水平随hsCRP水平和TC/HDL ratio上升而明显升高(P<0.01)。结论初诊糖尿病患者和血糖调节受损者GA水平随hsCRP水平和TC/HDL ratio的升高而上升,其对糖尿病患者远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白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血糖调节受损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GF-β1在空腹血糖调节受损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文文 杨炜 +4 位作者 邱明磊 蔡新雨 罗远湘 赵新荣 苏文成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6期743-746,共4页
比较IFG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中TGF-β1 mRNA表达;探讨TGF-β1在IFG阶段时对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60例(6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血糖浓度分为单... 比较IFG患者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及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眼LECs中TGF-β1 mRNA表达;探讨TGF-β1在IFG阶段时对白内障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60例(60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根据血糖浓度分为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21人(21只眼),IFG伴白内障组19人(19只眼),Ⅱ型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20人(20只眼),术中取晶状体前囊膜(LECs),提取总RNA,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样本LECs中TGF-β1 mRNA表达;凝胶成像并作半定量灰度分析。结果表示:IFG伴白内障患者及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组平均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FG伴白内障患者与糖尿病伴白内障患者LECs中TGF-β1的mRNA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可知,IFG患者TGF-β1表达水平异常,可能加速晶状体混浊,影响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1 LECS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糖尿病性白内障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风险评分与糖调节受损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曹卫华 李福玲 +2 位作者 郭英 惠宗光 李琰琳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8期1995-1997,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早期预报方法,评价糖尿病风险评分与糖调节受损(I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从潍坊市城区35岁~70岁人群中抽取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FPG≥5.6mmol/L... [目的]探讨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早期预报方法,评价糖尿病风险评分与糖调节受损(IGR)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整体抽样的方法从潍坊市城区35岁~70岁人群中抽取2000例作为研究对象,测定空腹血糖(FPG)、血脂;FPG≥5.6mmol/L者测定餐后2h血糖(2hPG);并用修正的芬兰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对糖调节受损人群进行评分。[结果]从2000例研究对象中共筛选出糖尿病病人85例,检出率为4.25%;IGR病人353例,患病率为17.65%;新纳入IGR组和IGR-1组糖尿病风险评分分别是9.7分±2.8分,10.6分±3.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尿病风险评分分值与病人FFG水平呈正相关(r=0.65,P〈0.001)。[结论]糖尿病风险评分表可作为大规模糖尿病高危人群筛查的评价方法且简便、经济、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血糖调节受损 预测 风险 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早期糖尿病筛查及转归的预测研究
5
作者 蔡金梅 顾刘宝 +2 位作者 赖滨 丁国宪 刘云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2-1675,共4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 目的:研究糖尿病早期筛查的意义,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及分泌功能,同时预测其发生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的转归情况,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指导。方法:通过对患者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计算其体质指数,同时行血脂检测,早期筛查糖尿病并评估其胰岛素敏感性。结果:糖耐量减低(IGT)组患者平均年龄低于糖尿病(DM)组(52.0±10.9vs65.1±14.3,P<0.05);与正常葡萄糖耐量(NGT)组患者相比,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组、IGT组患者及DM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ISI0,120)明显下降,胰岛素抵抗明显(NGT vs IFG:92.0±22.3vs69.1±22.0;NGT vs IGT:92.0±22.3vs64.7±13.1;NGT vs DM92.0±22.3vs28.5±8.2,P<0.05);IGT组患者较IFG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下降更明显(IFG vs IGT69.1±22.0vs64.7±13.1,P<0.05);胰岛素生成指数(IGI)IGT组明显高于IFG组(IFG vs IGT:1.69±0.80vs1.90±1.20,P<0.05);与NGT组相比,IFG组及DM组胰岛素早期相分泌(EPIR)明显降低(NGT vs IFG1stPH:243.9±173.5vs124.2±110.2,2ndPH:99.2±33.5vs62.6±37.4;NGT vs DM1stPH:243.9±173.5vs136.7±123.2,2ndPH:99.2±33.5vs38.8±33.3,P<0.05);且IGT组高于IFG组(IFG vs IGT1stPH:124.2±110.2vs200.4±186.3,P<0.05)。结论:IFG患者与IGT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的发病机制,部分患者在正常葡萄糖耐量(NGT)时已经存在β细胞功能受损,OGTT检查对于揭示胰岛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早期筛查糖尿病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对糖尿病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提供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服葡萄糖糖耐量试验 胰岛素敏感性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糖耐量减低 糖尿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瘦素与老年患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的相关性 被引量:6
6
作者 康雪冰 李元梅 刘月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2380-2382,共3页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与老年患者包括临床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类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相关联。方法: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T2DM组),IGT患者30例(IGT组),IFG患者30例(IFG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 目的:探讨瘦素是否与老年患者包括临床糖尿病(DM)、糖耐量减低(IGT)、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类型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等指标相关联。方法:选择临床2型糖尿病患者40例(T2DM组),IGT患者30例(IGT组),IFG患者30例(IFG组)和正常对照组30例,检测各组循环瘦素、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HbA1c)、C-肽等指标,用稳态模式(Homa Model)公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结果:T2DM组、IGT组和IFG组瘦素水平(μg)分别为4.27±1.82、4.15±1.96、4.19±1.9,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3±0.31;HOMA-IR数值分别为3.48±0.84、3.01±0.67、3.24±0.26,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23±0.42;FINs、FPG、C-肽、HbA1c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T2DM组、IGT组和IFG组在校正胰岛素抵抗后的胰岛细胞功能分别为178±49、165±59、170±52,低于正常对照组的346±54。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FPG、FINS、C-肽、HbA1c、瘦素水平是影响HOMA-I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老年患者循环瘦素水平的升高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瘦素 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调节受损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