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A对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评估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杨亚利 孔祥泉 +6 位作者 徐海波 熊茵 刘定西 于群 彭振军 常时新 戴文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 :提高对外周动脉狭窄的MRA征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方法 :对不同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的模型行 2DTOFMRA、MCA、CEMCA和 3DCEMRA检查 ,并与造影结果和真实值对照。结果 :2DTOFMRA、MCA、CEMCA和 3DCEMRA对明显狭窄 (69% )的分级准确... 目的 :提高对外周动脉狭窄的MRA征象的认识和分析能力。方法 :对不同狭窄程度和狭窄长度的模型行 2DTOFMRA、MCA、CEMCA和 3DCEMRA检查 ,并与造影结果和真实值对照。结果 :2DTOFMRA、MCA、CEMCA和 3DCEMRA对明显狭窄 (69% )的分级准确度分别为 3 6.4%、9.1%、18.2 %和 72 .7%。 3DCEMRA对明显狭窄 (≥ 5 0 % )的狭窄程度的评估优于其他MRA方法 (均P <0 .0 0 1) ,但与造影和真实值比仍有高估 (均P <0 .0 0 1)。对狭窄长度的评估 2DTOFMRA明显高估 (P <0 .0 0 1) ,3DCEMRA评估价值与造影和真实值相当 (均P >0 .0 5 )。结论 :3DCEMRA无论是图像质量、狭窄程度的评估还是狭窄长度的测量均有明显优势 ,但对狭窄程度的高估仍不可避免 ,需累积经验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A 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 磁共振血管造影 体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扫描在制定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手术方案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强 陈燕 段志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487-489,497,共4页
在20名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中,根据血管扫描结果接受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其中9例术前兼行常规血管造影,术中证实血管扫描的检查结果。血管扫描的准确性90%(18/20)。结果表明:血管扫描技术对决定血管造影及经皮腔内血管... 在20名血管旁路移植手术患者中,根据血管扫描结果接受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其中9例术前兼行常规血管造影,术中证实血管扫描的检查结果。血管扫描的准确性90%(18/20)。结果表明:血管扫描技术对决定血管造影及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angioplasty,PTA)穿刺入路具有重要价值,在部份病例可以代替血管旁路移植手术前的常规血管造影。血管扫描具有检查省时、图像直观、定位准确等特点,对临床医师在制定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的手术方案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管扫描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脉内血栓切除装置可作为颅内外大血管闭塞性疾病溶栓后的辅助治疗
3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672-672,共1页
关键词 血栓切除 血管闭塞性疾病 溶栓后 动脉内 辅助治疗 装置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颅内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侧支循环途径的MRA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赵云辉 马著彬 高新疆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2003年第10期1387-1389,共3页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途径。方法 经MRA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 4 0例 ,MRA上脑血管无异常表现 6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其MRA、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 目的 应用磁共振血管造影 (MRA)研究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侧支循环途径。方法 经MRA确诊的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者 4 0例 ,MRA上脑血管无异常表现 6 0例为对照组 ,分析其MRA、MRI表现和临床资料。结果 所有患者均有颈内动脉分叉以上狭窄或闭塞 ,病变血管 5 9支。疾病组中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同侧后交通动脉MRA出现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显示同侧后交通动脉增粗 2 8支 (4 7.5 % )。疾病组前交通动脉MRA出现率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 ;同侧软脑膜吻合支显示率为 4 7.5 % (2 8/ 5 9)。MRA上眼动脉、脉络膜前动脉、硬脑膜吻合支显示不良 ,对基底节区MMD血管显示好。结论 MRA无创、安全、整体性好 ,可从形态和功能上评价颈内动脉狭窄或闭塞后侧支循环的形成方式与程度 ,能为该病的诊断、治疗、预后提供较全面的评价 ,可列为首选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闭塞性疾病 颈内动脉 侧支循环途径 磁共振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支架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杨建勇 《放射学实践》 2003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探讨血管金属内支架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适应证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8例使用血管金属内支架治疗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病例 ,并对术后病人情况进行了随访。结果 :5例下腔静脉狭窄 ,支架置入后均获得了成功 ,术后 2例 (... 目的 :探讨血管金属内支架在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中的适应证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研究了 8例使用血管金属内支架治疗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病例 ,并对术后病人情况进行了随访。结果 :5例下腔静脉狭窄 ,支架置入后均获得了成功 ,术后 2例 ( 2 /5 )分别存活了 2 2个月和 8个月 ,另 3例短期内死于其它原因 ;2例门静脉狭窄 ,1例 ( 1/2 )支架置入后存活了 3个月 ,1例术后 2周死亡 ;1例肝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患者术后短期内死亡。结论 :血管内支架放置术是一种处理肝移植后血管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它适用于肝移植后血管扭曲、旋转引起的血管狭窄 ,如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下腔静脉狭窄。血管内支架在治疗肝移植术后肝动脉狭窄并发症中应谨慎选择。其它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手术后 并发症 内支架 血管闭塞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吻合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宋庆伟 杨广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15-517,共3页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 近年来,随着血管扩张性疾病和血管闭塞性疾病以及血管损伤等发病率的逐渐增加,对血管移植、血管缝合与修补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血管及微血管的吻合技术,直接关系到血管远端的组织器官能否存活,在血管外科及显微外科等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着显微外科的不断发展,对血管吻合技术的要求在不断提高,不仅要有良好的即时通畅率,还要有更好的远期通畅率和抗牵拉张力等。本文拟就血管吻合的传统缝合方法和非缝合方法等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损伤 吻合方法 血管吻合技术 血管闭塞性疾病 血管扩张性疾病 显微外科 缝合方法 血管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例小儿烟雾病的护理 被引量:2
7
作者 施旭红 郑桂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7年第4期931-932,共2页
关键词 烟雾病 血管闭塞性疾病 护理 临床表现不典型 小儿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孔径3T低剂量下肢动脉MRA的临床研究
8
作者 李丹 邓克学 林江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333-1336,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大孔径3 T磁共振、低剂量对比剂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可行性。方法 MRA各血管段的病变程度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评估。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由1名医师完成。通过Kappa值判断两名医师评估MRA血管狭窄程度的... 目的探讨使用大孔径3 T磁共振、低剂量对比剂行下肢动脉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可行性。方法 MRA各血管段的病变程度由两名放射科医师分别评估。数字剪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由1名医师完成。通过Kappa值判断两名医师评估MRA血管狭窄程度的一致性,用Spearman相关系数(Rs)判断MRA和DSA显示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结果两名医师对病变血管狭窄程度的评估具有极佳的一致性。DSA与MRA图像评估结果具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大孔径3 T磁共振中,使用低剂量对比剂可进行高分辨率的下肢动脉MRA成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动脉血管闭塞性疾病 磁共振血管成像 并行采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的临床应用现状
9
作者 冯健怡 李自成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1096-1098,共3页
血管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多年的研究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开始。内皮功能障碍扮演了重要的始发角色。血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危险因素出现的早期即损伤了血管内皮,使原本正常的血管内皮出现了功能障... 血管内皮为衬贴于血管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多年的研究证明在动脉粥样硬化进程的开始。内皮功能障碍扮演了重要的始发角色。血脂代谢异常、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等危险因素出现的早期即损伤了血管内皮,使原本正常的血管内皮出现了功能障碍,启动了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到了晚期出现临床上的脑栓塞、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等严重疾病。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肱动脉内皮功能。可以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极早期检测出内皮功能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 肱动脉内皮功能 临床应用 外周血管闭塞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内皮功能障碍 单层扁平上皮 血管内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存在配伍禁忌 被引量:2
10
作者 谷丽娜 黄小翠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年第16期11-11,共1页
夫西地酸钠为白色疏松块状物或粉末,具有抗菌性,而参芎葡萄糖注射液为浅黄色至棕黄色澄明液体,适用于闭塞性脑血管疾病。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静脉滴注注射用夫西地酸钠与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时,输液管中会出现白色浑浊物。
关键词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静脉滴注注射用 夫西地酸钠 配伍禁忌 闭塞性血管疾病 液存 临床工作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