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患者面对不同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决策体验
1
作者 盛婉婷 杨小惠 +4 位作者 李祥云 王洁 周娜 曹秀珠 赵林芳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40-845,共6页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面对不同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决策体验,为构建其临床决策支持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8月就诊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且已置入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1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半... 目的 :探究肿瘤患者面对不同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决策体验,为构建其临床决策支持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3年4月—8月就诊于浙江省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且已置入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16例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Nvivo软件整理访谈资料,并采用Colaizzi 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肿瘤患者面对不同中心血管通路装置的决策体验归为3个主题群:(1)决策需求,包括知识与信息需求、与医护人员沟通需求及决策时间需求等;(2)决策支持,包括医疗资源支持、家庭与社会支持;(3)决策结局,包括肿瘤患者主动参与、医护患共同参与和肿瘤患者被动参与。结论 :肿瘤患者面对不同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决策过程中存在多方面的决策需求,且其决策参与程度存在差异,但现有的决策支持存在局限性,故医护人员应有意识地评估肿瘤患者期望参与中心血管通路装置决策的程度,并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以满足其决策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护理决策 体验 定性研究 肿瘤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刘硕 赵军燕 +5 位作者 乔远静 祝瑶瑶 于跃海 裴浩 朱清阳 王玉婷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426-1430,共5页
探讨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其应用形式以及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选择、减轻患者置管术中不适、尖端定位、健康教育、并发症监测及管理、置入后定期维护、操作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心静脉血管通路... 探讨数字健康技术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其应用形式以及在中心静脉血管通路选择、减轻患者置管术中不适、尖端定位、健康教育、并发症监测及管理、置入后定期维护、操作培训等场景的应用,以期为我国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留置及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技术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管理 护理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INS《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之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解读 被引量:2
3
作者 郭先娟 曹洁 +3 位作者 任凭 吕春 丁艳 高佩 《军事护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0-73,共4页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置入在输液治疗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血管通路装置的种类和应用逐渐丰富。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实践仍然是临床护... 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与置入在输液治疗中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随着医疗技术和护理实践的发展,血管通路装置的种类和应用逐渐丰富。然而,如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装置,及血管通路装置置入实践仍然是临床护理中的一大挑战。2024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Infusion Nurses Society,INS)发布的第9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其旨在优化血管通路的选择与置入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本文对血管通路装置的选择和置入(vascular access device selection and insertion)部分进行解读,分析其中血管通路装置选择与置入的具体指导原则,探讨第8版及第9版两个版本《标准》的修订之处,以期为临床静脉输液治疗工作提供最新的证据指导,优化输液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液治疗 实践标准 血管通路装置 静脉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年《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解读
4
作者 任凭 曹洁 +4 位作者 高佩 郭先娟 丁艳 吕春 陆小英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2497-2503,共7页
对美国输液护理学会2024年发布的第9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的内容进行解读,旨在帮助临床工作人员深入理解血管通路装置并发症相关领域的实践标准,并将其应用于临床,以减少并发症,为病人提供更安全、有效的护理。
关键词 输液治疗 实践标准 血管通路装置 并发症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成人患者静脉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选择的最佳证据总结
5
作者 耿可 王华芬 +3 位作者 俞超 高春华 黄昉芳 吴文丹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4-58,74,共6页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整合ICU成人患者静脉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选择的最佳证据。方法依据PIPOST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中ICU成人患者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适宜性选择的相关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 目的系统检索、评价并整合ICU成人患者静脉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选择的最佳证据。方法依据PIPOST确立循证问题,按照“6S”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相关数据库中ICU成人患者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适宜性选择的相关决策、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等。检索时间为2018年6月1日至2023年6月1日。由2名经过循证护理培训的研究者对纳入文献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提取。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3篇,证据总结1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随机对照试验2篇。共提取9个主题总结出34条最佳证据。结论ICU成人患者血管通路装置评估与选择的最佳证据总结可以为医护人员临床决策提供借鉴,但临床情境复杂多样,应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及其自身情况适当调整选择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患者 成年人 重症监护室 血管通路装置 评估 选择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孙黎 贺芳 +6 位作者 沙晓妍 黄文娟 周军 刘美仪 梁茜 顾莺 林艳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41-1146,共6页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 目的:构建基于循证的儿童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Central Venous AccessDevices,CVADs)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旨在促进证据临床转化,降低导管相关并发症,提高导管安全管理水平。方法:系统检索儿童CVADs置入、维护、拔除等方面文献,提取具体措施后,组织人员进行论证,并制定嵌入信息系统的方式,形成证据转化信息平台,并于2020年1月正式全面应用,比较使用前(2019年)、使用后(2020年—2023年)住院儿童CVADs并发症和非计划性拔管等结局指标情况。结果:应用平台后,住院儿童CVADs相关的并发症和非计划拔管率较应用前均有所下降(P<0.001)。结论: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实现了从置管、维护到拔除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高了护士对循证证据的依从性,实现了儿童健康教育同质化,降低了导管相关并发症;同时平台的应用能及时、客观地提供数据并预警,使各部门实现信息联通共享,提高了导管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更好地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儿童导管安全 信息平台 循证实践 智慧医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42所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使用及管理现状调查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改婷 孙秀梅 +2 位作者 刘志敏 雷琤 刘思文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调查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s)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河北省12所三级医院(126个科室)和30所二级医院(86个科室)使用CVADs的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有51和99个科... 目的调查医院中心血管通路装置(CVADs)使用及管理现状,为制定针对性的质量管理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自制问卷对河北省12所三级医院(126个科室)和30所二级医院(86个科室)使用CVADs的科室进行调查。结果二级和三级医院分别有51和99个科室使用PICC导管,22个和54个科室在PICC穿刺时能做到最大化无菌屏障,17个和58个科室在疑有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时处理正确,二级和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二级和三级医院在CVADs维护中使用专用维护包的科室有33个和44个,使用浓度>0.5%氯己定乙醇溶液作为皮肤消毒剂的科室有12个和9个,使用消毒棉片擦拭法消毒无针接头和导管接口的科室有9个和7个,不同等级医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使用袋装浓度>10 U/mL的肝素钠盐水作为封管液的科室分别有19个和27个;封管液储存超过2 h的科室有30个和27个,存在封管液多人共用现象的科室分别有21个和10个,不同等级医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河北省二、三级医院在CVADs的使用和管理上存在较多问题,发生中心导管相关性并发症的风险较大,应制定CVADs使用和管理制度,加强培训与督查,促进CVADs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通路装置 静脉治疗工具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中心导管相关性并发症 静脉治疗安全 现状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用血管通路装置在临床中的应用与护理
8
作者 黄建业 高贺通 姜建芳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936-936,共1页
关键词 癌症 药物疗法 血管通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选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季奕君 赵林芳 +1 位作者 陈思洁 钱颖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基于血液肿瘤患者使用血管通路需求大、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高的特点,对有关血液肿瘤患者血管通路装置的置管时机、置管部位、导管类型选择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为我国血液肿瘤患者更合理地应用血管通路装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 血液肿瘤 血管通路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静脉治疗 并发症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固定相关内容解读 被引量:5
10
作者 唐迎迎 端烨 +2 位作者 陈一丹 曹秀珠 赵林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96-1700,共5页
对美国静脉输液护士学会2021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粘性固定装置、集成固定装置、皮下固定装置和组织粘合剂的定义、适用范围、临床实践及应用效果评价相关内容进行解读,以期为护理人员实施导管固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静脉治疗 血管通路装置 导管固定装置 中心静脉导管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港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输液治疗实践标准》中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与维护解读 被引量:19
11
作者 顾婕 钱火红 +3 位作者 任凭 缪英霞 李月圆 曹洁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77-381,共5页
2021年美国输液护理学会颁布了最新版《输液治疗实践标准》,对其中血管通路装置的置入与维护内容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词 输液 标准 血管通路装置 置管 维护 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38
12
作者 岳丽青 卢敬梅 +3 位作者 柴小桠 曾烂漫 周凤 张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1年第4期488-492,共5页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 目的:评价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在预防呼吸内科ICU患者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某三级甲等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在呼吸内科ICU留置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202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的患者为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针对性干预。比较两组患者CLABSI发生情况、PICC和CVC置管的感染情况及防控措施的执行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256例,9例发生CLABSI,CLABSI发生率为4.889例次/千导管日,例次感染率为4.02%。对照组CLABSI发生率为8.917例次/千导管日,干预组为1.894例次/千导管日。两组CLABSI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两组PIC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与CVC置管的CLABSI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结论:基于目标管理理论的干预策略可显著降低呼吸内科ICU患者CLABSI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不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目标管理理论 中心静脉血管通路装置 干预策略 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介入通路建立专家共识 被引量:9
13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 杨斌 +6 位作者 陈刘炜 卢昊 张桂运 张翔 方亦斌 陈左权 赵振伟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93-505,共13页
神经介入通路既是开放手术的入路,也是介入手术的基础,更是保证良好术野和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自神经介入技术应用以来,如何选择最佳入路及快速建立个体化的介入通路,一直是神经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介入治疗理念... 神经介入通路既是开放手术的入路,也是介入手术的基础,更是保证良好术野和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自神经介入技术应用以来,如何选择最佳入路及快速建立个体化的介入通路,一直是神经介入医师需要面对的富有挑战性的工作。随着介入治疗理念、技术和器材的不断革新,神经介入涵盖的疾病谱在逐步扩大,对通路建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路建立在冠状动脉介入领域已有了最高等级的循证医学证据,而在神经介入领域中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组织有关专家共同撰写共识,旨在为神经介入通路的建立提供参考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操作 血管障碍 血管通路装置 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中心近五年新增首次血液透析患者流行病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吴其顺 何建强 +3 位作者 王泰娜 夏炎 余姝 王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582-2588,共7页
背景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HD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如何提高透析质量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ESRD患者需长期透析,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因此深入了解H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是预防... 背景血液透析(HD)是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随着HD患者人数逐年增多,如何提高透析质量越来越为临床工作者所重视。ESRD患者需长期透析,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负担,因此深入了解HD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变化趋势是预防和治疗的关键。目的通过对新增首次HD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HD患者相关变化趋势,从而为进一步提高透析质量和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近五年2016—2020年江苏大学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662例新增首次HD患者的原发病资料,按照年份、性别、年龄、首次就诊原因、原发病、首次血管通路及长期血管通路选择、并发症、随访1年内患者死亡原因等因素探讨HD患者相关变化趋势。结果(1)新增首次HD患者共计662例,男女比例为1.38∶1。(2)新增首次HD患者中>40岁占90.03%,61~70岁患者占28.1%。(3)新增HD患者原发病前3位分别为糖尿病肾病(DKD)、慢性肾小球肾炎(CGN)和高血压肾病(HN);21~40岁HD患者原发病以CGN为主;41~70岁HD患者原发病以DKD为主;≥71岁HD患者原发病以DKD、HN为主。(4)首次血管通路中,非隧道导管(NTC)占76.9%(509/662);自体动静脉内瘘(AVF)占19.9%(132/662);入院后进一步选择AVF的患者占82.1%(256/312);带隧道和涤纶套的透析导管(TCC)置管占9.0%(28/312)。(5)常见并发症为肾性贫血100.0%(662/662)、肾性高血压77.0%(510/662)、消化道症状66.2%(438/662)、代谢性酸中毒50.2%(332/662)、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43.2%(286/662)。(6)随访1年内96.8%(641/662)患者存活,放弃与死亡患者年度占比减少;选择肾移植及改行腹膜透析患者年度占比略有波动;心脑血管事件是随访1年内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本中心2016—2020年新增首次HD患者以中老年为主,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DKD、CGN及HN是ESRD主要发病原因,且DKD、HN发病年龄较CGN大,NTC仍是初次透析的主要血管通路,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消化道症状、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及其他心血管事件是新增首次HD患者主要并发症。应加强患者的就医意识及对肾脏专科医师的继续教育,以期达到患者适时建立长期血管通路、适时透析治疗的目的。同时关注新增HD年龄偏高的男性DKD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积极采取干预措施,降低其死亡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疾病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血管通路装置 肾替代疗法 原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