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刘强和 左冬至 +4 位作者 耿宛平 雷迅 王雪梅 伍红良 刘芳贤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127-1130,共4页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行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取下鼻甲黏... 目的探讨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方法对52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行双侧翼管和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术前、以及术后6个月,取下鼻甲黏膜进行扫描电镜观察,并用糖精法测定鼻黏膜纤毛输送率。结果术前纤毛运动速度平均(5.69±2.65)mm/min,术后6个月纤毛运动速度平均(9.70±2.15)mm/min,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电镜观察术前、术后下鼻甲黏膜纤毛排列整齐。结论双侧翼管、筛前神经丛集区射频热凝术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和血管运动性鼻炎鼻黏膜纤毛形态无明显影响,但是影响鼻黏膜纤毛传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年变应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射频 翼管、筛前神经 鼻黏膜 纤毛输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过敏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左冬至 耿宛平 +1 位作者 刘强和 高延永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2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69例、血管运动性鼻炎28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术后6个月、1 a、3 a总有效率分别为10...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方法采用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鼻炎69例、血管运动性鼻炎28例。结果变应性鼻炎组术后6个月、1 a、3 a总有效率分别为100.00%、78.26%、55.07%,血管运动性鼻炎组分别为100.00%、92.86%、85.71%,两组3年总有效率相比,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翼管、筛前神经集区射频热凝治疗变应性和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短期疗效较好,血管运动性鼻炎的长期疗效优于变应性鼻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管神经 鼻内镜 射频 变应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勃 高爱民 《临床医药实践》 2012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微波凝固治疗,随访1年以上,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对比,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周,全部病例...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微波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3例血管运动性鼻炎患者在鼻内镜下采用微波治疗仪进行微波凝固治疗,随访1年以上,根据治疗前后症状分级记分和体征分级记分对比,对远期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1周,全部病例显效。1年后随访,显效61例(83.6%),有效9例(12.3%),无效3例(4.1%),总有效率95.9%。结论:鼻内镜下微波治疗是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运动性鼻炎 鼻内镜 微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杨酉 刘仲燕 张罗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4年第10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管运动性鼻炎25例,行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鼻阻力、鼻声反射、鼻腔及下气道NO的测量。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后1、2、3、4周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鼻用... 目的探讨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血管运动性鼻炎25例,行鼻部症状视觉模拟评分、鼻阻力、鼻声反射、鼻腔及下气道NO的测量。鼻用糠酸莫米松喷雾剂治疗,观察治疗后1、2、3、4周时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鼻用糠酸莫米松治疗后,除嗅觉减退外(t=-0.336,P=0.656),鼻堵(t=7.900,P=0.000)、喷嚏(t=13.129,P=0.000)、鼻痒(t=10.140,P=0.000)、流涕(t=11.8,P=0.000)症状较前好转;患者鼻NO(t=1.528,P=0.14)和下气道NO(t=1.755,P=0.092)表现为降低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鼻腔阻力(t=17.384,P=0.000)有明显改变;鼻声反射参数鼻腔容积(t=-2.915,P=0.008)、鼻腔最小横截面积(t=-4.179,P=0.000)亦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血管运动性鼻炎,短期鼻喷激素治疗就可达到较好的症状以及通气功能的改善,但这是鼻部炎症受控制表现的第一步,其改善并不等于气道黏膜炎症的彻底恢复,鼻腔NO仍未回归正常,仍有继续治疗的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血管运动 投药 鼻内 疼痛测定 声发射 鼻测量 一氧化氮 糠酸莫米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电灼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60例疗效观察
5
作者 付斌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28期144-144,共1页
关键词 微波 电灼术 血管运动性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烧灼筛前神经、翼管神经及部分下鼻甲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
6
作者 王铖 王鹏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2期69-69,共1页
关键词 血管运动性鼻炎 筛前神经 翼管神经 下鼻甲 烧灼 治疗 1995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盥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疗效
7
作者 李新征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17-219,共3页
目的:探讨鼻腔盥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2组(n=45),分别接受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及与3%高渗盐水鼻腔盥洗联合... 目的:探讨鼻腔盥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例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90例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例随机分为2组(n=45),分别接受鼻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及与3%高渗盐水鼻腔盥洗联合治疗(观察组),比较2组病例治疗3个月后鼻部症状差异,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进行疼痛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盥洗液中感觉神经肽P(Neuropeptide substance P,SP)、黏蛋白5B(Mucoprotein 5B,MUC5B)水平,同时随访3个月采用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n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RQLQ)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鼻部症状、疼痛程度、SP水平、MUC5B水平、RQLQ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腔盥洗联合鼻用糖皮质激素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盥洗 鼻用糖皮质激素 血管运动性鼻炎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与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8
作者 陈建军 孔维佳 +3 位作者 项济生 舒宏 施秋梅 檀慧芳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7-141,共5页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 目的探讨临床上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及非感染性非变应性鼻炎(noninfectious,nonallergic rhinitis,NINA)在年龄、性别分布、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的特性及差异情况。方法对2003年10月~2005年10月首次确诊为AR及NINA患者的年龄、性别和发作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AR最高发年龄段在10~19岁,而NINA最高发年龄段在30~39岁。AR发病性别比例,在10~19岁前男性高于女性,20岁以后女性高于男性;NINA发病患者数各年龄段无明显性别差异。61.6% AR起病年龄在20岁以前,男性起病年龄多早于女性;66.5%的NINA在20岁以后出现症状,起病高峰年龄为20~29岁。本地区AR发病高峰季节为7~11月,NINA无明显季节差异。结论AR与NINA在年龄分布、性别、起病年龄和发病季节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 季节 鼻炎 血管运动 发病年龄 别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年性鼻炎Nd∶YAG激光治疗观察
9
作者 郭廷波 黄继峰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89-190,共2页
采用Nd∶YAG激光照射筛前神经鼻中隔支,筛前神经外侧支及下鼻中下端游离线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和常年变应性鼻炎共416例,其中血管运动性鼻炎316例,有效285例,无效60例,有效率90%,变应性鼻炎100例,有效40... 采用Nd∶YAG激光照射筛前神经鼻中隔支,筛前神经外侧支及下鼻中下端游离线治疗血管运动性鼻炎和常年变应性鼻炎共416例,其中血管运动性鼻炎316例,有效285例,无效60例,有效率90%,变应性鼻炎100例,有效40例,无效60例,有效率40%。结果表明,Nd∶YAG激光照射筛前神经,对血管运动性鼻炎疗效好,对变应性鼻炎疗效差。并对作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YAG激光 血管运动性鼻炎 常年变应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手术对高反应性鼻病的治疗作用(附48例报告)
10
作者 许军 史波宁 《浙江临床医学》 2008年第8期1076-1077,共2页
关键词 高反应鼻病 鼻中隔手术 治疗作用 变态反应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气道高反应 鼻中隔偏曲 生理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五脏理论针灸辨治鼻鼽 被引量:7
11
作者 谭克平 姚旭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第3期49-52,共4页
《素问·脉解》中首次提出"鼻鼽",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可归属为此范畴,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均密切相关。临床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疗效颇佳。辨证... 《素问·脉解》中首次提出"鼻鼽",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等可归属为此范畴,与"心、肝、脾、肺、肾"五脏功能失调均密切相关。临床采用中药、针灸等治疗,疗效颇佳。辨证当先从八纲辨表里、寒热、虚实,再辨病性,最后辨脏腑病症或脏腑兼病症。临床多见素体不足之虚证、寒证,亦可见外邪初犯之表证、热证、实证;外邪多责于春之风邪、秋之燥邪和冬之寒邪,气虚、阳虚、津亏者多见;五脏以肺、脾、肾为主,与心、肝亦相关。临床治疗补虚为要、泻实为辅。针灸应基于五脏相关理论,益气升阳穴加局部取穴辨证加减,明辨缓急,分期论治;重用灸法,扶正祛邪;针刺调神,形神兼治;穴位埋线,长效刺激。气血冲和、形神俱安,邪乃无处可犯,病当自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鼽 变应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五脏 八纲 补虚 泻实 针灸疗法 分期论治 穴位埋线 理论探析 治疗思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科学、鼻疾病
12
《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 CAS 2002年第3期180-182,共3页
0211202 二氧化磷激光外科治疗变应性鼻炎病人局部细胞因子基因表达的分布/Takeno S//Laryngoscope.-2000,110(11).-1968~1974 医科图0211203 血管运动性鼻炎病人的自身神经系统评估/Jaradeh S S//Laryngoscope.-2000,110(11).-1828~1831
关键词 医科 鼻窦炎 内窥镜 鼻窦外科 变应鼻炎 血管运动性鼻炎 基因表达 外科治疗 病人 免疫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后妇人鼻鼽治验两则
13
作者 邓丽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12年第5期24-24,共1页
鼻鼽是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鼻塞等为特征的一种常见、多发性鼻病,又称鼽嚏。与西医的过敏性鼻炎、嗜酸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等病相关。笔者运用中药治疗产后妇人鼻鼽2例,疗效甚好,介绍如下。
关键词 鼻鼽 妇人 产后 嗜酸细胞增多 血管运动性鼻炎 治验 非变应鼻炎 过敏鼻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