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液原因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46
1
作者 童瑾 冯丽娟 +3 位作者 韩学惠 孙杉杉 余琪 赵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3年第21期46-47,共2页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 对31例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 30例患者渗液好转顺利完成治疗,1例患者拔管。提出PICC置管后穿刺点渗液与患者病情、营养状况及护士操作等因素有关,操作时应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慎重选择置管静脉,重视穿刺手法、扩皮技巧、送管速度,并进行标准维护,尽可能减少穿刺点渗液导致的不良后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改良丁格技术 血管超声引导 穿刺点渗液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肿瘤患儿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祁永芝 张浩 +2 位作者 白献红 马春霞 黄瑞英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3年第13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肿瘤患儿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应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65例肿瘤患儿作为观察组,以2010年应用常规穿刺法留置PICC导管的45例肿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肿瘤患儿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将2011年应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65例肿瘤患儿作为观察组,以2010年应用常规穿刺法留置PICC导管的45例肿瘤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低于对照组,但总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穿刺时间长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肿瘤患儿应用超声引导结合改良塞丁格穿刺法进行PICC置管,能提高置管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引导 改良丁格技术 肿瘤 儿科 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比较 被引量:25
3
作者 徐寅 李蓉梅 +2 位作者 傅荣 袁玲 周峥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期40-41,共2页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成功置入导丝后,纵切组90°扩皮即刀刃向上与皮肤垂直扩皮,横切组180°扩皮即刀刃与皮肤平行扩皮。结果纵切...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两种扩皮角度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成功置入导丝后,纵切组90°扩皮即刀刃向上与皮肤垂直扩皮,横切组180°扩皮即刀刃与皮肤平行扩皮。结果纵切组扩皮后即刻、置管后24h及7d出血量显著少于横切组,扩皮后疼痛程度显著轻于横切组(均P<0.01);纵切组一次送鞘成功率(100%)高于横切组(90.0%)。结论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扩皮时采用纵切法可有效减少扩皮后出血,减轻患者疼痛,提高一次送鞘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超声引导 丁格技术 扩皮 纵切 横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置入PICC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3
4
作者 马姗 马容莉 林静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9期89-91,共3页
阐述了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相关概念和起源,总结了国内外的研究情况,并提出超声引导和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的要求,以期为提高置管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做好导管维护等提供参考。
关键词 PICC 超声 改良丁格技术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技术行PICC置管效果观察 被引量:90
5
作者 鲍爱琴 闻曲 刘为红 《护理学杂志》 2010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结果对... 目的探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方法将130例行PICC置管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5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行PICC置管,观察组在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结果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一次置管成功率显著低于观察组,静脉炎、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P<0.01)。结论视锐5超声引导下使用改良塞丁格穿刺技术行PICC置管较常规置管具有准确定位靶向血管,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组织损伤,减少并发症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置管 PICC 视锐5超声引导 改良丁格穿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雷静 黄剑平 +3 位作者 黄玉葵 王玉球 文芳 周静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11-613,共3页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肱静脉PICC置管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有PICC置管适应证且无置管禁忌证的住院病人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92例;两组均通过B超引导联合MST置入PICC导管,观察组选择经肱静... [目的]探讨B超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MST)在肱静脉PICC置管中的安全性、可行性。[方法]选择有PICC置管适应证且无置管禁忌证的住院病人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88例,对照组92例;两组均通过B超引导联合MST置入PICC导管,观察组选择经肱静脉置入导管,对照组选择经贵要静脉置入导管,观察两组病人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体位舒适度、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1次置管成功率、置管体位舒适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超引导联合MST经肱静脉置入PICC导管1次置管成功率高,置管体位较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超声引导 丁格技术 肱静脉 贵要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被引量:7
7
作者 李琳 刘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1282-1284,共3页
目的对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临床建立静脉通路困难,探讨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83例均为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且使... 目的对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临床建立静脉通路困难,探讨血管超声与改良赛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的置管方法。方法选择183例均为上肢无肉眼可视静脉的患者,且使用传统置管方法、改良赛丁格技术置管法不能置入PICC,采用便携式血管超声与改良塞丁格技术结合应用于PICC。结果 183例患者中180例置管成功,3例失败,成功率达98.36%,无一例导管异位,每例患者置管后连续观察3个导管留置日,均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结论此技术解决了传统置管方法受血管条件限制的局限性,大大提高了PICC置管成功率,减少了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改良丁格技术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钝性分离法在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46
8
作者 李蓉梅 袁玲 周玉洁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9期63-64,共2页
目的探讨钝性分离法穿刺点扩皮减少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渗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鞘直接扩张穿刺点的钝性分离法,对照... 目的探讨钝性分离法穿刺点扩皮减少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穿刺点渗血、渗液的效果。方法将100例超声引导下改良赛丁格技术PICC置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血管鞘直接扩张穿刺点的钝性分离法,对照组采用扩皮刀纵向扩皮法。结果两组一次性扩皮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24h穿刺点出血量、穿刺点渗液及7d内维护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采用血管鞘直接扩张穿刺点的钝性分离法,可减少患者PICC置管后出血量及穿刺点渗液,减少置管后的维护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 超声引导 改良丁格技术 钝性分离 并发症 穿刺点出血 穿刺点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方式改进 被引量:18
9
作者 刘春丽 孟爱凤 +6 位作者 施如春 陈传英 江定飚 茅静 金陶 刘腊根 刘建红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47-49,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上臂输液港,即血管超声下穿刺成功后送入0.018英寸导丝,插入5Fr微插管鞘,退扩张器及微导...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在乳腺癌患者上臂输液港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3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引导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上臂输液港,即血管超声下穿刺成功后送入0.018英寸导丝,插入5Fr微插管鞘,退扩张器及微导丝,送入含支撑导丝(0.035英寸)的5Fr导管,并行导丝引导腔内心电图定位确定导管长度,制作囊袋放入港体,缝合皮肤并固定。观察植港操作时间、成功率及植港即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患者上臂输液港植港成功率为95.89%,植入操作时间为15~45(25.46±6.22)min。患者植港术中疼痛评分为(1.63±0.74)分,术后24h为(2.94±0.67)分,仅有1例误穿神经。结论采用超声联合改良塞丁格技术植入输液港,在保证成功植入的同时,可缩短操作时间,改善患者疼痛程度,且有效预防植港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静脉治疗 化疗 输液港 改良丁格技术 腔内心电图 超声 疼痛 神经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方法临床应用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0
10
作者 周芬 陈阳 王希楠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2016年第23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需要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 目的探讨三种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置管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7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收治的需要PICC置管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分为传统的PICC置管组、改良塞丁格技术的盲穿组、血管超声引导下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组,每组各30例,分析并比较三组患者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置管期间的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置管使用的时间等。结果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的一次性置管成功率、穿刺点局部渗血、静脉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及置管时间等均优于传统的PICC置管组和改良的塞丁格技术盲穿组(均P<0.05)。结论血管超声引导下的结合改良塞丁格技术的PICC置管极大地提高了一次性穿刺的成功率、减少了局部组织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在预防机械性静脉炎和静脉血栓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缩短了置管使用的时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是临床上目前值得推广应用的一种PICC置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血管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 临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